近日,一则关于长租公寓拖欠房东租金,导致房东断电的新闻引发广泛关注。这一事件不仅影响了承租这些房源租客的日常生活,更再次将聚光灯投射到了“长租公寓”这个民生微利行业。
第一梯队长租公寓品牌拖欠房租背后
据第一财经等媒体报道,某第一梯队长租公寓品牌在深圳的多个门店因拖欠房东租金,导致租客在炎热的夏季遭受不定时的断电困扰,严重影响了租客的正常生活。一些租客不得不在高温下忍受没有空调的生活,甚至有的人因为无法忍受而选择搬离,尽管这意味着放弃押金。
这一现象背后,值得我们深思的是:为何身处第一梯队的公寓品牌也会无法支付房东租金?
根本原因在于长租公寓投资端“算不过账”的商业模式。集中式公寓基本商业模式是通过与房东签订长期租赁合同,再将房屋转租给租客,从中赚取租金差价。因为国内房地产市场的租售比普遍偏低,这个模式难以形成稳定持续的盈利。
在顺风顺雨,行业整体大丰收的时候,这个模式还有赚头。资深二房东晟君透露,10年前,低收高租的模式还不错,但现在根本“算不过来账”,因为市场行情已经发生了变化。
一旦市场环境发生变化,比如租客流失、租金走低,集中式公寓商业模式的盈利能力就会受到极大挑战。
而当前正处于这样的环境之中。
宏观经济形势承压的大环境下,住房租金整体呈下跌趋势。
据数据统计,今年上半年全国重点50城住宅平均租金累计下跌0.9%;7 月, 50城住宅平均租金同比下跌 1.77%,跌幅较 6 月扩大 0.17 个百分点。这还只是平均,链家内部数据统计,今年的上海市租金同比下滑10-20%左右。
“租不上价”成为住房租赁市场的普遍感知。已在行业多年的A君告诉迈点:“能找到稳定的租客已经很不容易了。”
“涨租难”“留客难”已成为每一家长租公寓品牌面临的盈利生死战。
另一方面,长租公寓正被保租房等“围追堵截”。
根据规划,“十四五”期间全国计划筹集建设保障性租赁住房870万套。截至今年上半年,全国已累计筹集建设保障性租赁住房660万套(仅今年上半年就建设筹集112.8万套)。
这些保租房以及大量由卖转租的二手房使得租赁市场竞争白热化。不少从业者惊呼,“今年租客不够用了”。
面对租金下滑和空置率上升的双重压力,机敏的二房东已经选择连夜跑路,因为做一天亏一天。
长租公寓品牌也面临同样的困境。接下来,付不起房租的事情可能会越来越多。
如何平稳度过行业阵痛期
这并非个例,而是住房租赁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过程中需共同面对的问题。
迈点采访发现,已有住房租赁企业在积极行动:
1、急剧瘦身
大家都将“降本”摆在第一位。迈点梳理发现,大致通过3个路径进行。
第一个是清退亏损项目。A君透露目前集团只做盈利的项目,亏损的项目在对比违约金后,都及时止损了。“两害取其轻,不砍掉,可能活不过今天。”
第二个是缩编。B君表示目前集团直接取消了中台部门,项目运营人员也以外包等灵活用工方式降低成本。
第三个是降低运营成本。长租公寓的运营收本一直居高不下,按照目前一线城市的租金回报率计算,租赁住房的运营收入很难覆盖运营成本。基于盈利红线,长租公寓项目的社群运营等活动现在已经能省则省。
2、灵活找钱
在节流的同时,长租公寓品牌也在想办法开源。A君告诉迈点目前积极对接基金等资金方,希望通过优质项目获得支持。
3、多渠道营销获客
“赶紧把房子租出去”是每个公寓人的头等大事。不论是B端大企业客源还是C端租客,长租公寓品牌都在多元铺设渠道对接,以提高获客能力。
温馨提示:微信搜索公众号【深圳之窗】,关注后在对话框内回复【资讯】即可获取深圳的各种资讯内容,包含深圳入户,深圳天气,深圳交通,深圳人文,同时,扫描关注文下企微号,可以了解深圳近期的各种福利活动优惠等信息
版权与免责声明:
感谢您访问我们的网站。请在阅读本免责声明之前注意以下内容:
1.该文章主要收集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2.本网站的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形式的建议或指导。用户应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信息的风险。
3.该文章主要来源于互联网,如发现本网站上的文章涉及侵权问题时,建议您立即联系本网站的站长或管理员进行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