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资讯
车展观察:内卷,现在进行时
2024-9-8 22:40:02

导语:“内卷”考验的不只有资金,还包括技术、营销、供应链等多个维度。

2024年6月,有媒体线下调查发现,宝马i3在经销商处的最低成交价已接近官方指导价的一半。报道一出,迅速登上网络信息平台热搜榜的前列。

然而,刚因“车价腰斩”登上热搜不到一个月,宝马又因“退出价格战”登顶热搜榜。

7月中旬,有消息称,宝马在华销售政策将发生调整,不再跟着价格战的节奏走,要开始降量保价了。宝马中国随后对此回应称,该公司下半年的重点是关注业务质量,支持经销商稳扎稳打。

在宝马退出价格战之后,不少合资汽车品牌产品在终端的折扣也悄悄回升了。

当一些人以为中国的车市内卷将会随着合资车企退出价格战而走向停歇之时,7月的车市销量成绩单来了。

2024年7月的销量数据显示,新能源汽车在中国车市的占比达到51.1%,首次实现整月销量对燃油车的反超。与此同时,宝马在华销量大幅下滑,同环比跌幅均达到了两位数。奔驰、奥迪等车企也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跌。

从8月前三周的销量来看,宝马在这个月的销量跌幅恐怕比7月还要来的夸张。

宝马用实践证明,当下的中国汽车市场,价格稍有向上就会引起销量就下滑。要说车市“内卷”走向结束,显然还稍微早了点。

面对当下的持续内卷市场状况,企业究竟该如何是好?在2024年8月底开幕的成都车展上,各家车企正在通过言论和实际动作给出他们的答案。

内卷,仍将持续‍‍

就在2024成都车展前的小鹏MONA M03上市发布会上,小鹏汽车董事长、CEO何小鹏谈到车市内卷话题时表示,未来的中国汽车市场将只剩7家主流车企。

发布会后的媒体沟通环节,何小鹏进一步讲到,他认为“血腥的竞争”起码会持续到2026年或2027年,燃油车在之后两年的下滑幅度可能比2024年还要猛烈。在他看来,有些看起来很贵的燃油车实际成本并不高,他们有足够的能力继续向下。

极氪智能科技副总裁朱凌在2024成都车展与媒体交流时表示,新能源汽车市场现在之所以会有“内卷”,本质原因还是同质化产品过多,没有多少溢价空间。

当时间走进2024年,中国汽车产业的“内卷”,甚至到了“卷”老板的地步。越来越车企大佬开始走向前台,通过短视频、直播的形式帮助公司赚取流量。在朱凌看来,这将是行业的新常态,让车企更直接地跟消费者沟通,是一个良性的循环。

在谈到车企“卷”的本质逻辑时,朱凌表示,“消费者要受益”是卷的最根本的目的;行业得到发展,带动技术的进步,是卷的意义。所以,如果结果消费者不受益或者消费者权益受到损害,行业并没有在往正确的方向走,这种“卷”就是无效的、负面的卷。

长安马自达汽车销售分公司执行副总经理吴旭曦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承认,2023年至今,“内卷和价格战”都是汽车市场的关键词。在这种白热化的市场竞争环境下,他认为,新能源汽车市场要回归用户的本质需求:品质、舒适和安全。

大运集团董事长远勤山则有不同的意见。在他看来,虽然卷价格和卷技术都重要,“但如果说更重要的,必须是技术。当下的汽车技术已经满足了很多消费者之前想不到的需求,比如车门自动开关等。与此同时,补能速度、电池寿命等很多消费者担忧的事情,都是需要通过技术的手段去解决。

智己汽车联席CEO刘涛虽然也认可“卷”技术的方向,但严重“卷”的方向有所不同。

在此前的汽车智能化竞争中,更多车企把精力放在智能座舱、语音控制、智能屏幕交互等方面。刘涛强调,汽车跟手机不太一样,汽车是载着人在高速公路飞驰的。一款真正好的电动车,车的本质属性仍然没有被改变。所以他大胆地预测:汽车未来在智能创新方面的重点将是底盘。

“智慧汽车是智慧生命体,如果底盘上面不够智能,这就意味着它只有眼睛跟大脑智能,而小脑有点落后,这还不能说是‘智慧生命体’。”刘涛表示,所以他把数字底盘看做汽车智能变革的最后一块拼图。

应战,重点不一‍‍

虽然大家都看到了市场“内卷”,但基于对市场未来发展方向有不同看法,所以各家车企的侧重点也有所差异。

由于对市场长期持续处于内卷中的预判,小鹏汽车将MONA M03的价格区间定在了11.98万~15.58万元,并且仅推出三种配置。

“我们认为2025年汽车市场竞争还会继续加剧,所以这次把价格一步打到位,之后就不会再调价了。这样既能在明年直面白热化竞争,也更能在之后对老车主有交代。”小鹏汽车MONA系列产品负责人杨光在2024成都车展期间与媒体交流时表示。

虽然价格出人意料地低,但小鹏MONA M03仍然有一定的毛利。这主要是来自与大众汽车共享供应链带来的成本优势。

在谈到低价对品牌形象的影响时,杨光称,只要能够为用户提供同级别中最优秀的产品,并且能满足核心目标用户的需求,就不会反噬品牌形象,整体上量还会对品牌有所助益。

内卷的时代,消费者可选择的空间更多,耐心也就更少。小鹏G6的交付周期最长时达到了16周。基于上述经验,小鹏MONAM03基于精简的SKU和小鹏肇庆工厂成熟的生产体系,将交付周期控制在4~6周。随着产线效率的提升,该车的交付周期还将继续缩短。

在新能源汽车市场,长安马自达则通过寻找差异化进行优势重塑。吴旭曦表示,作为合资车企,长安马自达拥有成熟的设计、制造、品控体系和严苛的安全标准,还有“人马一体”的底盘调校能力。同时,长安马自达还是首家引入增程动力合资车企,进一步提升与其他合资对手的差异化优势。

刘涛则认为,在“内卷”的汽车市场中,智己汽车也拥有两大“法宝”:一是背靠的上汽集团,二是技术降本。

汽车是一种高价值商品,对于供应链有着极高的需求。上汽集团为智己汽车带来了非常强的价值链背书,让其在同样的销量规模下拥有更强的成本优势。此外,在刘涛看来,智己汽车可以用1颗Orin X芯片实现媲美友商2颗甚至4颗的智能驾驶能力,这也是非常重要的降本优势。

捷途品牌则将重点放在了更精准地把握用户需求上。捷途品牌事业部营销中心总经理张纯伟表示,捷途品牌推出了“直面用户工程”。目前,捷途事业部所有员工都在“直联”用户,包括张纯伟自己。

捷途汽车总计直联了大概19万客户。张纯伟微信里就有来自全国各地的80多位客户。这些客户有任何意见,都会随时发信息给他。捷途汽车所有的产品,都是通过与用户多轮共创最终开发出来的。用户共创,让他们打造爆款的概率大幅提升,从而减少了大量浪费。

结语

宝马等合资车企“退出价格战”,是帮助经销商短期内缓解经营压力的重要举措,但绝不是长期赢得市场竞争的灵丹妙药。

这场车市“内卷”,并不会因为宝马等车企的退出而结束。“内卷”,依然是未来一段时间车企必须要面对的挑战。

虽然大家对于“内卷”的看法有所不同,所采取的行动也有所区隔,但最终反应在终端的表现就是:“更强的配置”和“更低的价格”。

即便是已成为市场绝对“一哥”的比亚迪也逃不过这一逻辑。在2024成都车展上市的2024款比亚迪宋L EV就大幅提升了产品配置,顶配和次顶配车型还增加了DiPilot 100“天神之眼”高阶智驾系统,但价格相对2024款同版本车型下调了0.4万~1万元不等。

车企们需要明白的是,简单的决策背后,还有有大量工作要做,“降价增配”也需要足够实力。这种对实力的考验并不仅限于资金,还包括技术、营销、供应链等多个维度。

面对这场“内卷”持久战,先看看自己手里的筹码。



温馨提示:微信搜索公众号【深圳之窗】,关注后在对话框内回复【资讯】即可获取深圳的各种资讯内容,包含深圳入户,深圳天气,深圳交通,深圳人文,同时,扫描关注文下企微号,可以了解深圳近期的各种福利活动优惠等信息



版权与免责声明:

感谢您访问我们的网站。请在阅读本免责声明之前注意以下内容:

1.该文章主要收集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2.本网站的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形式的建议或指导。用户应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信息的风险。

3.该文章主要来源于互联网,如发现本网站上的文章涉及侵权问题时,建议您立即联系本网站的站长或管理员进行删除处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