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资讯
周鸿祎:2025年将是智能体之年 企业将大量使用和部署
Dec 21, 2024 4:36:01 PM

快科技12月21日消息,近两年AI发展迅速,但目前种种迹象表明,一些AI巨头寄予厚望的AGI 之路似乎已经遭遇瓶颈,寻找其他发展路径正成为业界共识。

360集团创始人周鸿祎在《财经》年度对话2024上发表演讲称,目前AGI的发展面正临挑战,而智能体和专业大模型的应用将推动大模型技术的落地。

周鸿祎表示:“AGI至少一百亿美金买显卡,刚训出一个模型,明天友商又训出一个更好的,就像西西弗斯推石头一样,停不下来。”

作为大模型应用之路的坚定支持者,他不止一次强调,卷算力、卷数据,向万亿参数发展的AGI是全球少数巨头的游戏,更多企业的机会在应用之路。

放弃打造全能大模型的执念,让一个大模型干一件事,向场景化、应用化、专业化、垂直化方向发展,才有机会引发工业革命,赋能百行千业。

周鸿祎总结出大模型发展的七大趋势:

第一, AGI 的发展减缓,全面超越人类的人工智能在逻辑上不成立;

第二,大模型“慢思考”成为发展新范式;

第三,越做越专,除少数科技巨头,大多数公司都专注于做专业大模型;

第四,越做越小,轻量化成为趋势,更容易部署和应用在硬件上;

第五,能力越来越强,模型的学习效果和泛化能力越来越好;

第六,成本越来越低,有助于促进应用生态繁荣;

第七,智能体 AI Agents 推动大模型落地,数字员工成为新的生产力。

周鸿祎尤为强调智能体的重要性,他认为,2025年将是智能体之年,企业将大量使用和部署智能体,智能体能够将大模型包装成可以实际工作的数字员工,解决企业中的具体问题。

大模型的发展使过去无法通过软件完成的任务,如保险公司的报销报告处理等都可由机器人完成,而是智能体的交付能够代替人类员工完成工作。

这代表服务市场的价值创造方式发生了根本变化,从人力使用工具创造价值转变为AI直接创造价值。

周鸿祎认为,做专业化大模型不需要大模型的能力很全面,大模型要落地应用,要在企业内部的业务流程,或者是对外的服务产品体系上,从领导的需求到基层员工的需求里面去找卡点和堵点,即“过去我想干,但是我技术干不了的事情”。

一个标志是能提高10倍的体验,即“提高10倍的效率或降低10倍的成本,减少10倍的人力”。

温馨提示:微信搜索公众号【深圳之窗】,关注后在对话框内回复【资讯】即可获取深圳的各种资讯内容,包含深圳入户,深圳天气,深圳交通,深圳人文,同时,扫描关注文下企微号,可以了解深圳近期的各种福利活动优惠等信息



版权与免责声明:

感谢您访问我们的网站。请在阅读本免责声明之前注意以下内容:

1.该文章主要收集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2.本网站的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形式的建议或指导。用户应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信息的风险。

3.该文章主要来源于互联网,如发现本网站上的文章涉及侵权问题时,建议您立即联系本网站的站长或管理员进行删除处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