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深圳资讯>>城事资讯>>正文

美光,举起左手

近日,美光公布了2024财年业绩。在2024财年,美光营收增长超过 60%,公司毛利率扩大超过30%,并在数据中心和汽车领域创下了营收纪录。

财报显示,在人工智能带来的存储芯片需求激增推动下,美光科技在第四财季营收取得十多年来最大涨幅,同时对下一财季的业绩预测也超出了华尔街的预期。受此消息推动,美光科技股价盘后大涨超14%。

就在昨日,美光科技还发文表示,将坚定不移地继续投资陕西与中国。

01 美光公布财报,业绩出乎意料

美光公布了2024 财年第四财季和全2024 财年业绩。美光在过去的一个财季的业绩加速增长,本财季的业绩又碾压华尔街预期,体现了人工智能(AI)热潮下高带宽内存(HBM)的强劲需求。

具体来看美光财报:

营业收入:四季度营收为77.5亿美元,同比增长93.3%。2024财报全年收入为 251.1 亿美元,同比增幅达 61.59%。

营业利润:四季度调整后营业利润为17.45亿美元,一年前同期亏损12.08亿美元,分析师预期15.8亿美元,上一财季同比扭亏为盈至9.41亿美元。

毛利率:四季度按GAAP计算,毛利率为35.3%,较上一财季提升 8.4 个百分点。2024财报全年毛利润为 56.13 亿美元,毛利率 22.35%。

从财报的数据来看,无论是营收还是盈利,美光四季度的业绩均较前一财季加速增长,并且增长水平超过华尔街预期。分析师预期四季度美光营收增长91%,美光还高出一筹,增速达93%。

02 美光因何增长?

美光将业绩的增长归功于两方面,一是数据中心 DRAM 产品需求的增长;二是超过 10 亿美元的数据中心SSD销售额推动的创纪录的 NAND 收入。

从产品来看,美光DRAM方面,2024 财年营收为 176 亿美元,占总营收的 70%,其中第四季度营收为 53 亿美元。DRAM 营收环比增长 14%,平均销售价格 (ASP) 上涨了 15% 左右。高带宽存储器(HBM)订单为美光增加了新的收入来源。其2024年和2025年的HBM产品已经售罄。

NAND闪存方面,2024 财年收入 72 亿美元,占总收入的 29%。第四季度 NAND 收入达到 24 亿美元,环比增长 15%,出货量和平均售价均呈高个位数增长。美光四季度的NAND产品收入创下了历史新高。四季度数据中心SSD的营收突破10亿美元,创单季最高纪录,2024财年的数据中心SSD营收较一年前增长两倍多。

此前,摩根士丹利发表了一份看空HBM的报告。对时下火热的HBM市场持悲观态度。该机构直接指出,HBM市场存在供过于求的风险。大摩在报告中写到:“行业不会永远处于夏季,寒冬总会到来。”

对于整体HBM市场的前景,美光的观点显然与摩根士丹利的观点相矛盾。美光预计 HBM 总可用市场 (TAM) 将从 2023 年的约 40 亿美元增长到 2025 年的 250 亿美元以上。美光首席商务官 Sumit Sadana 表示:“HBM、高容量内存和数据中心闪存,这三个产品类别到 2025 年都将带来数十亿美元的收入。”

对于下一季度的营收,美光保持乐观预期,预计其第一财季营收将达到 87 亿美元,高于分析师平均预期的 83.2 亿美元。美光首席执行官Sanjay Mehrotra在声明中表示:“强劲的人工智能需求推动了我们数据中心DRAM产品的强劲增长,步入2025财年,我们处于美光历史上的最佳竞争地位。”

03 2024年,美光在坐过山车

盈利超出预期且前景乐观,这对投资者来说是一个惊喜。

因为近几个月来美光的市场情绪一直不太乐观。长期以来,美光投资者的股市走势就像过山车一样。实际上,这三个月以来,美光的股价已经暴跌了41%。

美光的日子,也是最近才好起来的。

2023财年,美光公布的财报可谓是“凄凄惨惨戚戚”。美光本身就是“传统产品回暖+HBM增量”的双重逻辑。

去年存储周期下行,个人电脑和智能手机的需求都崩塌了,这两者都是美光最大的终端市场。客户端大量的库存加重了这一问题。2023财年美光营收在155亿美元,净亏损58亿美元,净利润率为-37%,亏损严重,甚至毛利率也是负数。

在2024财年的第一季度,美光的营收收入47亿美元,净利润率为-21%,亏损收窄,毛利率有所改善,约为1%。

到了二季度,由于DRAM和NAND Flash的需求和价格同步上升。美光推出的大容量SSD产品领先业界,加上Server品牌商订单同步上升。美光已经开始大幅度改善,营收达到了58亿美元。财报还显示产品涨价推动了美光的整体毛利率提升了19个百分点,成功结束了连续五个季度的亏损局面,实现了扭亏为盈。

努力总是有回报的,这句朴实的观点在美光身上也适用。在HBM方面,为了努力保证自家的技术领先,改善自己在HBM市场中的被动地位,今年7月,美光选择了直接跳过第四代HBM即HBM3,直接升级到了第五代。从美光披露的公司HBM产能来看,公司2023年末产能3k/m,2024年末产能20k/m。

三季度的营收持续增长,总营收为68.1亿美元,同比增长81.6%,毛利润18.3亿美元,同比增长374.2%,净利润3.32亿美元,同比增长117.5%,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贡献了71%的营收,闪存设备(NAND)则贡献了27%的收入。

传统周期回暖和HBM的增量提升带来了美光的业绩上涨。

传统产品方面:随着下游产品触底后的拉货以及存储厂商的产能控制,DRAM和NAND的出货量和价格都迎来了上升,进而推动传统产品的业绩回升。美光摆脱了个人电脑和智能手机需求放缓的困境,设备出货量现在又开始增长。

HBM方面:在AI服务器需求的带动下,海豚投研认为HBM有望给公司带来10亿美元左右的年度收入。

尽管美光股价在过去三个月中下跌了 32%,但在今天的走势之前,今年迄今为止仍上涨了 12%。Synovus Trust高级投资组合经理Daniel Morgan他认为美光的业绩可能成为整个行业的催化剂。

Morgan表示:“最糟糕的时期已经过去,AI叙事为未来几个季度创造了超额表现的潜力。如果美光能够证实这种兴奋背后有实实在在的东西,那将提振整AI行业。这是市场渴望的东西。”

目前来看,美光在DRAM、NAND领域持续发力。1β DRAM 和 G8(232 层 NAND 技术)及 G9 NAND 节点已大批量生产。预计到 2025 财年,它们将成为美光产品组合中越来越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采用 EUV 光刻技术的 1γ DRAM 试生产进展顺利,计划于 2025 年实现量产。

HBM方面,本季度美光开始出货可量产的 HBM3E 12-h 36GB 单元,供 AI 生态系统认证。相比竞争对手的 HBM3E 8 高 24GB 解决方案,功耗降低 20%,DRAM 容量高 50%。预计 2025 年初扩大其产量,增加 12-hi 组合在全年出货量中的占比。

美光的工厂进展也有新的消息。爱达荷州新制造工厂建设持续推进,纽约工厂的许可程序也在与州和联邦机构合作办理中,即预计在2026年至2029年之间投产。

在印度,装配和测试工厂正在建设,该工厂规划中包括两期项目,其中洁净室面积达 500000 平方英尺(约 46450 平方米)的一期项目定于今年底投运,二期将于本十年下半叶启动。

同时,美光在中国的发展也十分亮眼。西安作为美光全球最大的封装测试和集成模块生产基地,已连续 17 年位居陕西省进出口总额首位。美光在中国的运营版图还包括北京、上海和深圳。

前文提到,美光表示将坚定不移地继续投资陕西与中国。去年 6 月,美光宣布在西安追加投资 43 亿元人民币,加建新厂房、引入全新产线,拓展 DRAM 封装和测试能力。今年 3 月,西安的封装和测试新厂房破土动工,美光将在此建立首个封装和测试制造可持续发展卓越中心。

从美光的资本支出与未来规划来看,2024 财年,美光投资 81 亿美元资本支出。2025 财年资本支出预计大幅增加,占收入的 35% 左右,主要集中在支持 HBM 生产、设施建设、后端运营和研发计划上。美光还收购了台湾的一家 LCD 工厂,将其改建为 DRAM 生产测试工厂。不过,爱达荷州和纽约州的设施建设虽着眼于长期需求前景,但在 2025 和 2026 财年不会对供应做出贡献。

04 悲喜不相通

存储三大巨头,悲喜并不相通。

美光已经公布业绩,如前文提到,业绩喜人、超越预期。SK 海力士也在昨天公布开始量产12层HBM3E,年内将向客户供货。与上一代相比,这款新品中的单一DRAM芯片薄40%,维持同等整体厚度的同时,容量却提高了50%。SK海力士的这一动作也给市场带来了唱多的信心,产品发布后公司股价大涨8.7%。

与之不同的是,三星仍旧处于冰封期。在早期三星HBM发展第一阶段就晚于SK海力士半年,之后今年7月更是直接更换开发团队,专门组建团队,瞄准HBM4。而最近,三星最新的HBM没有什么新的消息,而且三星仍然深陷罢工潮,三星集团市值两个月蒸发近130万亿韩元,跌破600万亿。

三星股价的表现已大幅跑输竞争对手SK海力士和美光。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三星不是一家纯粹的内存芯片公司,但这也反映出HBM进展较慢的影响。存储三大巨头的命运走向在当下呈现出巨大差异,也正是存储行业充满魅力与挑战之处。



温馨提示:微信搜索公众号【深圳之窗】,关注后在对话框内回复【资讯】即可获取深圳的各种资讯内容,包含深圳入户,深圳天气,深圳交通,深圳人文,同时,扫描关注文下企微号,可以了解深圳近期的各种福利活动优惠等信息



版权与免责声明:

感谢您访问我们的网站。请在阅读本免责声明之前注意以下内容:

1.该文章主要收集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2.本网站的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形式的建议或指导。用户应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信息的风险。

3.该文章主要来源于互联网,如发现本网站上的文章涉及侵权问题时,建议您立即联系本网站的站长或管理员进行删除处理。

相关推荐

全球第四大车企CEO,危险了

Oct 5, 2024

OpenAI死里逃生?加州AI法案刚刚被毙,LeCun李飞飞吴恩达狂喜

Oct 5, 2024

增程式车型逆市成市场新宠,为啥新能源车企都要做增程式?

Oct 5, 2024

苹果EarPods或停产,耳机市场格局迎来大变

Oct 5, 2024

“求求还我妈生奶茶”,被轻乳茶包围的打工人怀念上了“八宝粥时代”?

Oct 5, 2024

飞天茅台价格持续下跌,贵州茅台怎么了?

Oct 5, 2024

招聘多个海外岗位,美ONE也要出海了?

Oct 5, 2024

寻求突破,国内电竞第一股星竞威武要做游戏发行

Oct 5, 2024

服装设计,AI重生

Oct 5,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