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深圳资讯>>城事资讯>>正文

作为打工人,我凭什么给老板换位思考?

如今的互联网上,越是情绪化的内容,传播越广。

部分老板喜欢看一些热血鸡汤,看到谷歌前CEO说谷歌失败是因为员工福利太好,纷纷点赞转发,生怕员工看不见。

部分员工喜欢看阶级斗争,一旦掏出键盘,也是血脉喷张,每个上司老板=资本家=应该挂路灯……你让我换位思考,我为什么要便宜资本家(和资本家的狗)?

但事实上换位思考这件事,受益的未必只有老板/上司。

当然,我向来不建议基层员工,跳过3-4级汇报层,直接站在站在老板角度思考问题,你也不具备那么多的信息量。

但是,站在上司的角度思考问题,对我们来说,可能不仅是「便宜了上司」,也可能对我们自己的职业发展有所帮助。

讲一个真实案例,我自己做社交媒体,起步于2010年。

当时的契机是微博的爆火,很多企业开始意识到社交媒体能够影响消费者。

我当时在一家猎头公司,一直给老板吹风,我们需要把微博做起来。

老板不答应,猎头依然是B2B行业的企业,我们的主要客户是企业,企业HR哪有空天天上微博,关注一家猎头公司的微博?

那会儿B2C企业登录微博的都不多,直接面向消费者的企业都没看懂微博,何况咱B2B企业呢。

老板希望把有限的精力集中到企业客户端,这是可以理解的。

我是有私心的,我对社交媒体有着天然的喜爱,自己在微博上也出过一些爆火的微博,充分满足了虚荣心。

给公司做微博也算是给我个人发展做个铺垫,低成本试错,怎么都不亏。

硬上我也试过,PPT讲了几页就被阻止了——老板原话是「你们要创业,可以离职去做」。

这话其实很重了,碰了壁之后,我开始思考曲线救国。

2010年那会儿中国移动互联网已经在腾飞边缘,4万亿下去,中国成为最早摆脱金融海啸的市场,外企看好中国,民企也生机勃勃。

猎头的生意是好做的,然而客户有了,但候选人的资源,我司却严重不足。

老板着急,让我出个方案。

我向来知道老板喜欢线下活动,于是抛出了一个全年多少场线下活动的方案,但PPT结尾,我也顺带提到了线下方案的可能带来的种种问题。

其中最重要的一个难点是,活动做完后,候选人都掌握在每个猎头手里。如果猎头跳槽了,咱投下去的资源就白瞎了。我们需要有一个线上的手段,打造公司的影响力,汇总这些候选人——我就没差把微博拍桌上了……

然后,就是等待。

大概隔了1个多月吧,有一天,老板冲进了我们的办公室,对我们团队说:「我想了很久,我觉得我们团队应该把公司微博做起来。」

01 不是必选项

首先,介于我常年徘徊在「良心HR」和「资本家的狗」两个极端之间,我还是强调一下,给上司换位思考,并不是职场必选项。

人生是旷野,不是轨道。

每个人都有自己想过的人生,也应该有对应的职业规划。

有人希望躺平,别给我升职加薪,我干好手头这些事情,够了。

有人希望能升职带团队,承担更大的责任。

这是个人选择不同,无可争辩。

打份工而已,没人能强迫你站在老板角度思考,给你发工资的老板做不到,远隔千里码字的我也做不到。

毕竟你赚的也不是老板的钱,为啥要操老板的心?

对的,以上声明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防止老板们把我这篇文章转给下属,给下属增添新的KPI/OKR。

权利义务不对等,只会让员工反感。

这一点,外国的资本家早就想通了。

早年,我就看到过LinkedIn上这样的观点分享:

I don‘t expect my employee to work as hard as I do. It is NOT their business.我不指望我的员工像我这样努力工作。这不是他们的生意/事业。

在中国,我们老祖宗也有同样的智慧。

四大名著著名职场小说《西游记》里就有这样的桥段。

孙悟空在狮驼岭一战化身小钻风,给其他小妖怪讲道理的时候,并没有大忽悠,而是设身处地站在了小妖精的角度,给他们上了一堂股权课:

列位,那唐僧的肉也不多几斤,也分不到我处,我们替他顶这个缸怎的!不如我们各自散一散罢。

小妖精们一听明白了。

妖多肉少。

唐僧肉是吃不上的,但作为小妖,领盒饭的风险极高。

狮驼岭始终是三大王的狮驼岭,没有货真价实的股权,我为啥为大王分忧?

于是小妖们就各自跑路了。

(西游记里有很多有趣的职场细节,如果大家感兴趣的话,我可以瞎说几期西游记的职场)

02 如果你有想法

但如果你进入职场有几年了,不再是职场新人。

同时,你对自己职业发展有些想法,对升职加薪有想法,目标是在保持健康的前提下,希望赚到更多的收入。

那么,我的建议是:

不要跳过3-4个层级去站在老板的角度思考问题,你先从你直线经理的角度思考问题。

理由有三:

你希望升职,至少看看在你上司的位置上,他面临怎样的挑战,需要完成怎样的任务;

你希望赚更多钱,那么就需要有在更高层次,更广范围内解决问题的能力,你需要看看你的直线领导是怎么解决问题的;

通过站在直线领导的角度思考问题,你们可能有机会达成「命运共同体」,你帮他完成OKR,他帮你实现职业发展。

(什么是命运共同体,我卖个关子,在文末分享我的观点)

关注领导的业绩目标

在一家正常的公司,晋升、涨薪等所有的激励机制还是围绕着业绩的——无论是谁,都得拿结果说话。

那么,你在这种正常的公司里,希望成长,也需要关注业绩指标——不仅仅是你自己的指标。

你的指标是自上而下一层层拆解下来的,你需要至少理解到,你的领导需要完成什么样的指标。

如果你是30+的打工人,可能还需要更进一步,去了解一下你上司的上司,他的业务目标是什么,他是通过怎样的拆解方式去完成业绩目标。

定期花时间思考4个问题:

领导的业务目标/任务是什么?

领导拆解完成目标的思路是什么?

在落地自己的思路时,他最关注的利益是什么(动力)?他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什么(阻力)?

我如果在日常工作,支持领导完成他的业绩?——增加动力,减少阻力

如果以上这些问题,你就非常清楚,且也有成熟的解决方案,那么很可能你已经有能力承担更大的责任了。

但也需要考虑,有时候阻力和挑战并不仅仅来源于市场,有时候也来源于内部的竞争。

再补充一个自己的 案例 (划掉,教训)。

还是这位老板。

早年,因为我英语还不错,我负责对接很多亚太市场部的领导,以及他们在中国的部分业务,有时候他们为了业绩好看,会来争抢中国市场的资源。

我当时年轻,并不知道这些,总想着努力做事就好,不管是谁的需求都接。

结果不但不讨好,还会被上司批评。

但如今回来想想,也能理解直线领导的苦衷和当时我挨过的骂了。领导不是批评我能力不行,而是怨我忽略了他的业务需求,而只专注于亚太团队的需求。

说到底,提拔我,给我机会,帮助我成长的一直是我的Leader,但我却不分主次,把精力放在了与他有业务之争的对手那里。

他肯定难以接受。

帮助领导去影响他的领导

过去我总觉得,把老板安排给我们的工作做好,并管理好领导的预期,就是「向上管理」。

但30岁过后,我逐渐发现其实真正的「向上管理」,是帮助你的领导去影响他的领导。

年过30岁的我们,应该是团队的专家,或者骨干,完全有这个能力做到这一点。

但很多时候,我们并没有站在上司身边,帮助他一起影响公司内的关键决策者——大概率就是领导的领导。

还是拿我自己做反面案例。

2018年的时候加入了一个互联网创业团队,我的领导在业内很资深,但我们同岁,我一直担心自己冲得太前面,会让领导感到危机,

所以尽量把露脸的机会让给他。我以为这样才是最好的配合。

但最终项目因为互联网寒冬而被迫结束。

我和领导复盘,我坦诚告诉他,我最大的遗憾是:

没有最大限度地帮助他影响投资人,推进我们的项目进度;

没有让投资人感觉到团队的价值,团队的成绩。

有些时候,业务线被裁撤,被合并,不是因为团队本身没有价值,而是我们没把价值完全展现在管理层面前。

这一点不仅是团队领导的责任,也是团队里资深骨干和专家的责任。

我们拿着相对来说的高薪,甚至期权,没有从领导的思维出发,让自己的领导孤身一人在团队外奋战,是缺乏风险意识的表现,也是对自己职业前程的不负责。

我们要和我们的领导们站在一起,帮助他去影响他的上司。一方面,为了让团队更好活下去;另一方面,更好了解领导所面对的挑战,也能帮助我们自身成长。

跟对领导

职场,是互(交)帮(换)互(利)助(益)的地方。

我们帮上司完成业绩,他实现职业突破,然后反过来上司帮我们升职加薪。

这是过往20多年来,正常公司(反复强调正常公司)的职场规则。如果你有机会去采访一下资深的前辈和上司,他们的职场成功来源于哪里?

你大概率会听到一句:跟对了上司。

只要你不是创业者,在职场上,取得成功的他们,大概率也是跟对了人,才有了职业突破。

如果有些领导,破坏了互(交)帮(换)互(利)助(益)的职场规则,你帮他出力,他拿你出气;或者这些领导待你不薄,但为人价值观令你不齿,那你是可以换领导的。

以上换位思考的逻辑,基于领导也要善于换位思考。

你为他创造价值,真心帮他的时候,他也应该真心帮助你。否则单方向的付出,就是舔狗行为。

03 写在最后

最后说点不中听的话。

我之前在文章里分享一个概念:「应然」和「实然」。

「应然」是社会应该是怎么运转的;

「实然」是指社会实际是怎么运转的。

举个例子,作为一个曾经的热血青年,我一直认为努力工作,努力提升自己的技能,做出好的项目,就能赢得上司的赏识。

这是「应然」。

但实际上呢,只埋头做自己的工作,未必能够真正得到上司的赏识;有些时候,PPT做得精彩,故事讲得好,反而能赢得上司的赏识,得到更多更好的机会。

这是「实然」。

不公平,对吗?

不少基层的打工人,希望追求绝对公平,比如:

挣多少钱,干多少活,多干就要加钱;

上司提拔自己亲信,分给我的事情没有价值;

我做的工作更重要,加班更多,为什么升职加薪没有轮到我

这些都是应然,什么是实然?

一个正常公司的正常思维的领导,愿意把机会和利益给到自己的「命运共同体」

情感上:相互亏欠,充分信任;

利益上: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他把任务交给你,绝对放心你能完成好任务;

他把升职加薪的机会给到你,也不用担心,你会接机去外面拿个更好的offer跑路。

此外,他也不用担心,一旦公司动了他,你会毫不犹豫背刺他,接班他的工作。

所以你会发现,在一家公司里,销售和市场之间可能会有争执,但也有可能形成利益同盟;但销售和销售之间,利益冲突,大概率是无法实现命运共同体的。

找到我们自己的命运共同体,对于我们在公司里的生存,甚至行业里的发展都至关重要。

当然,这个命运共同体可以是上司,可以是同事,也可以是下属。



温馨提示:微信搜索公众号【深圳之窗】,关注后在对话框内回复【资讯】即可获取深圳的各种资讯内容,包含深圳入户,深圳天气,深圳交通,深圳人文,同时,扫描关注文下企微号,可以了解深圳近期的各种福利活动优惠等信息



版权与免责声明:

感谢您访问我们的网站。请在阅读本免责声明之前注意以下内容:

1.该文章主要收集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2.本网站的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形式的建议或指导。用户应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信息的风险。

3.该文章主要来源于互联网,如发现本网站上的文章涉及侵权问题时,建议您立即联系本网站的站长或管理员进行删除处理。

相关推荐

亏损的美团,终将缺席AI

Oct 6, 2024

端到端能带来新春天?深扒分裂的无人驾驶行业

Oct 6, 2024

如何为求职者提供更好的应聘体验?

Oct 6, 2024

《日光之城》开播,这一次国剧带领观众看见真实的西藏

Oct 6, 2024

中国金店,开进东南亚

Oct 6, 2024

邮轮,中产出境游的新标配

Oct 6, 2024

越贵越火,“给玩偶过家家”的年轻人,养活了十亿生意

Oct 6, 2024

在美国破产,在中国收割县城贵妇

Oct 6, 2024

这家7.5万亿股份行辟谣了,但业绩翻身恐太难

Oct 6,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