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深圳资讯>>城事资讯>>正文

Meta画的大饼,是科技界最本格的理想

作为著名的科技黑洞,VR以及衍生的AR、MR等XR型设备,可以写成长长的失败史,从结果来说,几十年无数人的折腾,没有真正的让XR产品像PC、手机一下大规模普及,成为市场的刚需。

但它却是最本格的科幻叙事,得益于包括《雪崩》《克莱因壶》《头号玩家》等不同时代科幻艺术作品的渲染,人们几乎坚定认为,虚拟现实和XR将是下一代的互联网和计算设备形态。

显然Meta也是这么认为的,随着他们在Connect大会上带来千呼万唤Orion,“又一个” XR领域的“iPhone时刻”被放在了台面,供所有业内人士以及科技爱好者进行审视。

在所有投入XR产品的厂商中,Meta确实是准备得最充分的那一个。VR和AR的设备、虚拟世界(游戏)、社交、AI大模型都砸下了巨大的金钱与精力,并且产生了阶段性的成果。随着Apple的Vison Pro和Google的Android XR加入竞争,或许这个流行的科幻概念,真的正在实现。

技术收购都很争气

2019年9月,当时还没改名Meta的Facebook,开始收购一家名为CTRL Labs 的纽约初创公司,该公司正在开发一种腕带,通过读取用户手臂内的电信号来跟踪用户的手指。它的工作原理是检测通过用户手腕传递到手指的电信号。根据信号变化,手臂的肌腱和肌肉可以确定它们的位置。

今天我们知道,它变成了EMG 腕带输入设备,让使用者的手臂可以舒适地放在身边,而无需在眼镜摄像头的视野范围内。

2020年3月,Facebook和AR microLED 的制造商Plessey达成协议,后者授予Facebook 其IP独家许可权。在此之前有传言,苹果有意收购Plessey。

相比于 Snap Spectacles以及HoloLens使用的LCoS技术,microLED显示器更小、更节能,但同时造价也更加昂贵。这也是如今microLED变成了Orion比Spectacles更薄的重要原因之一。

2024年9月17日,EssilorLuxottica,也就是Ray-Ban的母公司,和Meta官宣了长期的合作,从2019年合作以来,双方已经合作Ray-Ban Meta眼镜,其中去年秋天产生的二代产品出货量已经超过100万副。

在The Verge对马克·扎克伯格的最新采访中,小扎也明确表示接下来不排除以入股等方式进一步投资EssilorLuxottica。他提到,除了带来光学技术上的进步之外,EssilorLuxottica还带来了关键的时尚层面的意义,由于眼镜是给人带的,时尚的造型将给销售带来更多机会。

类似的技术和营销能力收购、整合,在Meta的版图中还有很多,至少看起来,整合的效果不错,虽然碳化硅和全彩microLED等技术的应用依然是降本和量产的巨大阻碍,但至少通过收购和自研,Meta形成的比较完善的技术储备。

图片来源:Meta官网

对比已经量产的Vision Pro,二者市场定位有显著的不同。大胆预测后者更多的主打生产力的概念,类似于Mac,切下包括一部分程序员、音乐人、视频工作者的工作场景,并且依托苹果在影视音上的资源,提供轻娱乐。

而Orion和Quest,曾经就是通过更好的娱乐体验打出爆款,更重视娱乐的他们,更可能通过社交互动与游戏,吸引用户在设备上花费更多的时间。对此,除了Meta本就掌握的社交媒体之外,其游戏储备也足够丰富。

成为第一方游戏公司

考虑到PC普及历史上,游戏曾经扮演了极其关键的角色,出于这种路径依赖,将XR视为下一代主流计算机设备的Meta,没有落下对于游戏的投入。

2019年11月,Facebook宣布了对Beat Games的收购,这家位于捷克布拉格公司,将加入Oculus Studios,成为布拉格的一家独立运营工作室。而此前,他们开发了《节奏光剑》这个带动上百万人体验VR的游戏产品。

仅仅几个月之后,2020年2月,Facebook又收购了Sanzaru Games,他们已经为 Oculus Platform 创作了四款游戏,其中最知名的作品是《阿斯加德之怒》。这个IP的两款作品,在Metacritic上的评分分别为88分和86分,是最优秀的VR游戏之一。

除此之外,Meta旗下还有多家游戏工作室正在运行,这回 Quest 3S 随机赠送的VR版《蝙蝠侠:阿卡姆之影》由Camouflaj开发,他们在2022年底被Meta收购,此前曾经开发《钢铁侠VR》游戏。而另一家工作室Armature Studio则为Meta平台完成了VR版《生化危机4》的开发,他们共同构筑了VR上3A游戏阵容。

图片来源:Meta官网

蓝海市场的游戏也没有落下,Armature Studio曾经开发的《Sports Scramble》可以视为VR领域的《马里奥运动会》,另一家工作室Within则开发了VR健身类的应用《Supernatural》。

在收购的同时,Meta也没落下自己努力,为了旗下Horizon Worlds服务,Meta自己在23年8月成立了第一方的游戏工作室Ouro Interactive,意图为这个活跃用户尚不足20万的服务增加新的吸引力。

2023年GDC上,Meta曾经宣布,Quest Store上的应用总数已超过500款,其中有40款的收入达到1000万美元级别。可以说是最健康的VR游戏平台。

但不意味着Meta没有挑战,挑战来自两个方面:

其一,游戏生态的运营带来了很高的成本,这些成本已经让Meta感到有些吃力,于是裁员也没落下。今年8月,Meta就关闭了旗下Ready At Dawn工作室。此前Ready At Dawn曾经推出PSP版的《战神》系列游戏和主机上的《教团:1886》等游戏,并开发了VR游戏《Echo》系列作品。除了他们,另一家Meta第一方工作室Downpour Interactive的创始人Dante Buckley离职,元宇宙创作平台Unit 2 Games也事实上停摆,都体现出Meta的运营压力。

其二,Meta目前更受期待的硬件产品来自AR眼镜,尽管VR游戏和AR游戏之间,交互设计上共通,但AR侧重在现实世界里增加内容,VR则注重全虚拟环境,因此二者在技术实现、应用场景和用户体验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Meta在VR游戏里的玩法和技术储备,是否能够复用在广泛的XR设备之中,仍然是一个未知数。

PC游戏的繁荣,很大程度上来自于Oculus前CTO约翰·卡马克及其开发的《毁灭战士》与《雷神之锤》系列,从概率上来说,现在的Meta是最有可能赌中VR时代这个杀手级游戏的厂商之一,再凭借着自身社交网络的基础,“元宇宙”虽然看起来遥远,却未必是一句空话。

用开源生态做大蛋糕

目前Meta最出名的两个开源产品,正是大模型Llama,以及VR的操作系统Horizon OS。

扎克伯格曾经发布长文来阐释为什么让Llama开源,首先从大义上说,当今大多数领先的科技公司和科学研究都是建立在开源软件之上,他列举了开源的Linux和闭源的Unix之间的例子,表示今天Linux 成为了云计算和运行大多数移动设备的操作系统的行业标准基础。其次从更细节的、Meta为什么这么做,有三方面原因:

如果Meta是唯一使用Llama的公司,那么这个系统没法形成生态。

AI的开发远没有见顶,不断进步,因此不会有一个大模型能够垄断市场。

Meta不把对大模型的访问当成自己的商业模式。

这意味着Llama采取着跟随战略,不求人无我有,但该有的都有。在Meta Connect 2024上补齐了多模态的能力,同时发布了更轻量级的 1B 和 3B 端侧模型。通过开源,吸引更多开发者参与到自己的生态之中。

图片来源:Meta官网

今年早些时候,Horizon OS同样宣布开源,并且宣布了ROG、联想和Xbox作为深度的合作伙伴,目的也是扩大自身生态的受众面,俗称“把蛋糕做大”。

这是目前最尴尬的地方,Meta虽然凭借着Instagram和Whatapp拥有海量的用户,但其本质上,依然是一个超级应用开发者,没有硬件设备的入口,也不像微软掌握了操作系统的话语权,很多时候也依然要向苹果或者Google“交税”,对于开发者的吸引力、对合作伙伴的控制力、生态系统的完整度是较弱的,蛋糕比较小。

所以Meta有比苹果、Google更大决心,去占领“下一代泛用性计算设备”的高地。从扎克伯格接受The Verge网站和Acquired播客的采访中,可以清晰的感觉到,他从未将Meta的XR设备视为诸如“游戏机”或者“工作台”这种专用的设备,而是像PC和手机一样,能够解决广泛的问题。

他希望几年之后,人们出门,可以带着眼镜,却不带手机。这种“泛用性”,苹果的iPhone、微软的Windows、Google的Android,都以一种生态的方式实现过,但Meta从未有过。

这个理想太大,而且好不容易打好地基,AVP和Android XR现在隐约已经有来摘桃子的趋势。

但换个角度想,苹果和Google入局,可能是帮着Meta完成了市场教育,让用户有动力从老生态里迁移过来。而且因为Meta没有历史包袱,如果真的有一天,虚拟现实进入到“实现”的快车道,那么Meta没有诸如“眼镜卖得好影响了手机销量怎么办”的友商问题,只需一路狂奔。



温馨提示:微信搜索公众号【深圳之窗】,关注后在对话框内回复【资讯】即可获取深圳的各种资讯内容,包含深圳入户,深圳天气,深圳交通,深圳人文,同时,扫描关注文下企微号,可以了解深圳近期的各种福利活动优惠等信息



版权与免责声明:

感谢您访问我们的网站。请在阅读本免责声明之前注意以下内容:

1.该文章主要收集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2.本网站的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形式的建议或指导。用户应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信息的风险。

3.该文章主要来源于互联网,如发现本网站上的文章涉及侵权问题时,建议您立即联系本网站的站长或管理员进行删除处理。

相关推荐

债基单月大缩水4500亿,谁在巨额赎回?

Oct 7, 2024

从张大奕到周扬青,网红女装店为何纷纷倒在了双十一前?

Oct 7, 2024

港股、中概股集体沸腾,有望带动新股市场升温

Oct 7, 2024

野球帝之后,又一顶流厂牌解散

Oct 7, 2024

国货美妆,没有大牌命?

Oct 7, 2024

这届00后,开始为爱做“扎男”

Oct 7, 2024

开店狂人叶国富的一场豪赌

Oct 6, 2024

疯狂小杨哥是怎么同时得罪所有人的?

Oct 6, 2024

富豪败光家产,曾拿下4.6亿豪宅,法拍时就剩下一瓶雪碧?

Oct 6,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