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深圳资讯>>城事资讯>>正文

民宿业隐藏的摄像头和它那公开的难题

安装在石家庄华强广场某民宿内的摄像头,给本就不景气的民宿行业又蒙上了一层阴影。

简单来说,有网友发布视频称,在石家庄某民宿内发现了针孔摄像头,在这过程中还与民宿业主发生了肢体冲突。甚至在派出所门口,有部分民宿业主对视频发布者采取围堵和对车辆轮胎放气的方式进行阻拦。

实话讲,最近一段时间民宿业好像也没有什么好消息。行业内盛传的是关于“年轻人不为民宿买单”的焦虑、成都泰华公寓“住改商”泛滥的争议,还有整个市场旺季遇冷,网上流转着越来越多的民宿转让信息。

和北方的天气一样,民宿业也进入了秋天。

01 民宿业刮起飓风

半个月前,#年轻人为何不再为民宿买单#的话题登上热搜,民宿遇冷,已经成为了今年暑期旅游市场的一大特征。

民宿业的这股冷空气与地域无关,上述话题下媒体如此报道:从发达的滨海到偏远的西部地区,从江南水乡到北方旷野,时常听到民宿经营者的一声声叹息。

入住率下滑,在暑期之前就有迹可循。

行业数据显示,民宿行业2024年五一假期的平均入住率为64.1%,略低于2023年的65.7%;同时,平均房价显著下降了17.1%,从499.4元降至414.1元;RevPAR与去年相比下降了19.1%。

冷空气不仅仅在经营层面,舆论上,民宿行业的口碑也在日益下滑。

就拿近日来说,位于成都的泰华公寓,几十名业主投诉“住改商”泛滥带来的种种困扰,近一半的住宅都被用作商业用途,大量住宅被改做民宿,由此引发了安全隐患和扰民问题。

还有网友在石家庄华强广场的民宿房间内发现了隐藏摄像头。在报警后,该网友还遭到了民宿老板和其他人的围堵,期间发生了推搡和辱骂。

图片来源 | 东方网

还有频频报道的货不对板,“两居室”变身“小单间+储藏室”,临近假期“涨价”引发“砍单”等。

广州市消委会曾发布案例显示,有消费者反映在平台上预订民宿时,平台展示的照片中,温泉别墅等设施看起来豪华整洁,综合评分也较高。但入住后却发现,所谓的温泉别墅与其在平台上的展示完全不符,卫生和硬件设施条件差,房间到处都是灰尘污渍……

种种情况都在表明,民宿行业的监管仍然存在很大的空白,无证经营、安全隐患、隐私侵犯、价格欺诈、扰民问题等乱象时有发生。

将上述各种情况拆分来看,或许都可以说是个例,但当所有的现象密集出现,那就像蝴蝶扇动了翅膀,最终引得整个民宿行业刮起了飓风,这股强大的飓风不仅将消费者拒之门外,也吹散了不少民宿从业者。

在民宿租赁转让平台上,近几个月基本上每隔两三天就会有民宿转让的消息发布。

这当中有上海迪士尼附近的高端民宿,也有新疆伊犁的精品民宿。往南,三亚亚龙湾3000平米4栋楼50间客房的民宿以268万元的价格寻求转让;往北有北京环球影城附近200平米7间客房低价转让或出租。

02 没有人能打败你,除了你自己

在种种负面消息接踵而至的情况下,外界开始讨论是谁打败了民宿。

有观点说是酒店,原因归结在数据上。

与民宿的旺季入住率下滑相对应的,各大酒店集团也在遭遇核心经营指标的下滑。

也有观点提到了旅游市场的变化及不确定性,例如当下人们更倾向于选择短途旅行,再如季节变化、经济波动等,影响民宿的入住率。

但是,酒店的扩张每年都在,旅游市场也在时时发生变化。在过去,民宿人们可从未在乎这些细枝末节的影响,纷纷涌入这一赛道,整个行业一直都在高歌猛进。

数据显示,近年来,中国民宿行业的市场规模持续扩大,展现出显著的增长态势。

2017年中国民宿市场的整体规模约为145亿元,2017年至2019年,行业年均增长率接近20%。2020年行业受创出现萎缩后,2021年又开始迅速回暖,市场规模反弹至约300亿元。到2023年,中国民宿行业的市场规模预计将超过400亿元。

结合上文,显然,打败民宿的还是民宿自己,从行业的角度来看,民宿行业有些顽疾已经显现。

首先就是供大于求,这是行业规模快速扩张的必然结果。以大理为例,整个大理的酒店和民宿数量已逼近 9000 家。以今年 7 月大理的客流量来计算,平均分配到每家民宿的客人数量还不到 10 人。

这种情况下,单体民宿的入住率自然无法保障。仅是大理就是如此,放大到整个行业,呈现的情况自然无需多言。

其次是产品同质化。有报告就提出,民宿行业的产品同质化问题已成为制约其创新与发展的主要障碍,许多经营者缺乏创新能力和独特的品牌定位,往往选择低成本的装修,简单复制其他成功案例的模式,导致大量民宿在设计风格、服务内容甚至房屋布局上高度雷同。

再次是经营管理不规范。有民宿经营者就提到,多民宿是由自家的房子改造的,而这当中有一些民宿生意不好,导致其更不想打理。而新一代的年轻人对环境和服务等方面是有要求的。

图片 来源 | 1039调查团

实际上,民宿行业多由私人屋主经营,这些屋主往往没有经过专业的酒店管理训练,因此他们在经营民宿时通常是基于个人的直觉和经验,而不是依靠一套完善的管理知识和技能。这种非专业化的管理模式很容易造成服务质量的波动和运营上的混乱,最终影响了住宿者的体验。

最后,最为关键的是,大部分经营者们“卷”错了方向。没有做业务和服务的创新,而是聚焦在了“卷”价格。在供大于求的情况下,民宿们都开始打起了“价格战”。

三亚西岛的民宿经营者就曾提到,西岛的民宿数量从2021年的十几家激增到了现在的150多家。激烈的竞争导致的价格战无可避免,去年的暑期还能保持三四百元一晚的房价,而今年却不得不降到两百元左右,甚至更低。

在任何一个行业,价格战的下一步,必然是相互整合,民宿行业亦是如此。上文中提到的频发的转让信息,或许就是一个信号。

03 民宿业还会有好消息吗?

可以看到,不少地方都在针对民宿“做文章”。

就拿最近几天来说,安徽省庐江县成立了民宿健康发展领导小组,制定了一系列政策,规范和帮助民宿发展;

长沙市相关部门发布了“跟着民宿去旅行”自驾旅游线路,覆盖了长沙市区及周边的多个高质量民宿点;

大理市发布民宿管理办法,从源头上对全市旅游民宿行业进行规范。

可以看出,在不少地区,民宿行业承载着当地经济发展的期望。

当然,当前仍有一些民宿品牌有着自己的成功之道,例如民宿品牌隐居乡里,对经营模式进行创新,通过对闲置农宅重新设计装修,打造特色民宿,在此基础上,对乡村特产、文化等特色内容也有涉及,从而建立乡村度假运营业务平台。

还有河南洛阳的洛见·汉服·观影民宿酒店,创造性地将“汉服”融入到民宿的经营中去,店里采购了400套汉服,免费供客人选用,“妆造”则单独收费,但比市面价格有着显著优惠。

图片来源 | 洛阳融媒

上述二者分别代表了模式和服务的创新,但总归到底,都是将民宿当做了消费者体验当地习俗、文化等内容的中转站,将“体验”做成了盈利密码。

如果众多民宿人能够在政策的规范、指引下,侧重在地文化的体验创新,或许民宿业仍然会传来好消息。



温馨提示:微信搜索公众号【深圳之窗】,关注后在对话框内回复【资讯】即可获取深圳的各种资讯内容,包含深圳入户,深圳天气,深圳交通,深圳人文,同时,扫描关注文下企微号,可以了解深圳近期的各种福利活动优惠等信息



版权与免责声明:

感谢您访问我们的网站。请在阅读本免责声明之前注意以下内容:

1.该文章主要收集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2.本网站的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形式的建议或指导。用户应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信息的风险。

3.该文章主要来源于互联网,如发现本网站上的文章涉及侵权问题时,建议您立即联系本网站的站长或管理员进行删除处理。

相关推荐

95、00后国庆整顿婚礼,“三无婚礼”成为年轻新风尚

Oct 8, 2024

沈联涛:布雷顿森林体系还适合21世纪吗?

Oct 8, 2024

宋紫薇确认从理想离职 下一步计划进军AI智能硬件赛道

Oct 8, 2024

国庆假期,消失的网红城市

Oct 8, 2024

497亿,一个网红美妆宣布退市

Oct 8, 2024

停,别再动不动就吹牛「百万年薪」了

Oct 8, 2024

发太多电子邮件将加剧全球变暖?少发真能拯救地球吗?

Oct 8, 2024

存储芯片,再被看衰

Oct 8, 2024

微信鸿蒙原生版今日开始内测邀请

Oct 8,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