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深圳资讯>>城事资讯>>正文

村里电车变多了

7月,全国乘用车市场零售172万辆,其中新能源乘用车零售达87.8万辆,单月零售渗透率首次超过50%。这意味着,在选购新车时,买新能源车已经成为多数人的选择。

下一步新能源车要卖到哪里,是对车企们的灵魂拷问。以蔚小理为代表的新势力给出了答案,集体下沉,瞄准三四线及以下市场。但新能源要下乡,时机是否已经成熟?

2023年春节,每人Auto曾刊发《村里没有「电动爹」》,来记录电动车在下沉市场的普及情况。彼时,买一辆特斯拉Model 3被村民视作大冤种,甚至成为小夫妻频频吵架的导火索。一年半时间过去,在新能源渗透率超过50%的大背景下,我们重新观察了一次县城、乡镇乃至农村的电动车生态,试图了解下沉市场是否发生了一些改变。

村里的年轻人,爱上买电车

这个十一长假,姚清回到四川农村老家,明显感到一些微妙的变化正在发生。

虽然节假日高速路一如既往地堵,但作为一个多次自驾回家的电动车主,她做计划越来越有经验了。比如要避开假期第一天、最后一天的高峰期,以免路上堵到电量被耗净;还要想好去哪个服务区充电,电量如果实在撑不住,别执着于服务区,一定要就近找到出口下高速,尽快补能,“千万别心存侥幸”。9月28日清晨姚清提早出发,一路顺利到了家。

变化来自于村里的亲戚们,两年前春节,姚清第一次把特斯拉Model 3从广州开回家,刚把车停好,就收到了亲戚的一连串提醒,“电车辐射大,对人体有害,快卖掉”。一时间让她哭笑不得。现在,面对亲戚们的问题,她应对有方:介绍特斯拉要加上前缀“进口品牌,二十多万”,问界要强调“这是华为的车”,蔚小理“要努力往大城市年轻人的选择上靠”。

年轻点的同辈们抛来的问题更实际一些,明显对电车有过一定了解。“是不是一路回来不敢开空调、座椅通风/加热?”还有人来打听续航,和她讨论电车品牌,言语间“流露出买电车的想法”。

到家第二天,姚清开车去村子附近的县城充电,她发现城区又新建了2处公共充电桩,都在加油站旁。来充电的人群也发生了变化。以往进出充电站的,除了她,就只有绿色的出租车,普通私家车来充电的“一辆都没见过”。但这一次,姚清遇到几辆理想,“挂着本地车牌,车主看上去刚迈入中年”。她判断,县城有了越来越多的新能源车。

王雨辰就是县城里最先吃螃蟹的人,他力排众议买了一辆特斯拉Model Y。

今年上半年,他从私立学校考上了县高中的编制,正式成为体制内员工,在周围人眼里,“算上了岸”。未来几乎不会再有大的波澜,人生目标明确,成家立业,一步步进阶职称,王雨辰觉得是时候买一辆车了。

对他而言,买什么车并不是自己说了算,刚毕业两年,积蓄不多,买车的大半费用需要父母资助。在县城,选车通常要参考身边人,王雨辰的父亲挑中了奇瑞,因为“大家都在开”。朋友聚会时,大家又建议,“要么买丰田,要么买大众”,预算够的话“就直接BBA”。

他试探性地说要不买辆电车?饭桌上安静了,过了一会儿,有朋友困惑地问,“你看身边有谁买电车吗?”

王雨辰生活的这个县,位于四川西南部,总共有22万人口,其中6万居住在城区,其余16万分布在10个乡镇。和多数县城类似,这里没有空间容纳蓬勃发展的新产业,相对更封闭些。视线跃过低矮的套房,远处是层叠的群山遮蔽,阻碍了年轻人外出的脚步,也挡住了新鲜事物涌入。生活在这里的人,接触到的只是方寸间的观念。

王雨辰想买电车的念头,源于大学同学,他们大部分定居在成都。那是座喜欢出行的城市,周末没人愿意待在家里,大家更习惯开着车去近郊露营。在公园、茶馆门口,朋友圈po出的照片,如果有车,“清一色都是特斯拉”。

成都的朋友们告诉他,电车省钱、好开。时间长了,他也有些心动。他仔细给爸爸算了笔账,从成都出发到家,大概600公里,往返一趟要烧“500块的油”,但是开电车“100元都不到”。

真正让王雨辰下决心的是特斯拉的销量。7月初特斯拉推出5年0息优惠,单是Model Y就销售了4.6万辆,同比猛增53.6%,那几乎是特斯拉卖得最好的一个月,远超他的中年领导们青睐的大众、丰田。他将此理解为一种年轻的生命力,最终说动了爸爸。

▲ 王雨辰的特斯拉Model Y。图 / 受访者供图

在那些离一线城市更近的农村,电车早已不是新鲜事。

程依依买电车的过程极为丝滑,从打算买车到下定比亚迪元PLUS,整个过程只花了7天。提车时她“刚考完科四,驾照都还没拿到”。

不知什么时候起,程依依身边的同事换车时都不约而同地选择电车,领导刚调来的时候开宝马5系,今年增购了比亚迪元,“受不了油费太贵”。

程依依与父母同住在河北农村, 她一早就想好,买车主要满足日常通勤需要,不太自驾出远门,“想不出不买电车的理由”。

程依依家里有个大大的院子,几乎能够容纳所有尺寸的车,安装家充桩自然不在话下。通常,她设置好每晚11点错峰充电,电费只要0.3元/度,充满电只要大约15元。程依依每天的通勤距离仅10公里左右,电车充满一次,“能用一星期”。

程依依能明显感受到,村里买电车的人越来越多。提车时她预约了服务人员上门安充电桩,按照排期,她需要等1个多月。巧的是同一时间,同村有人排到了安装服务,服务人员顺带帮程依依也安好了。

除了新潮、省用车成本,下沉市场电车普及,也离不开政策助推。光是今年,针对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建设及新能源下乡的文件就超过了10项,各省市也拿出真金白银,补贴给消费者。

村里人与电车的艰难奔赴

宏观层面的数字,进一步佐证了下沉市场对新能源车的改观。公安部统计的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12月底,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2041万辆,其中纯电动汽车1552万辆。在乡村地区,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已从4%跃升至17%。

城乡之间已没有明显的分界。一个县区的交通移动图景通常是这样的。有居民在乡下学校、政府单位工作,在城区居住;有条件的村民,也流动到城里购置房产。因此,每天有大量的人往返在农村通往县城的路上,繁忙时,甚至和大城市一样会堵车,用车规模足够大。

作为一名年轻的乡村老师,程依依形容自己“只要有机会,基本每天都会去一趟县城”。她每天下午5点下班,相比大城市的打工人,她有大把属于自己的时间,乡镇生活枯燥,年轻人少,只有去县城,才能体会到她喜欢的生活方式,喝杯奶茶、看场电影、逛逛商场。

10多公里的距离,其实两轮电动车也可以代步。但一降温,迎着冷风寒霜骑车,冻僵之后,全身发痒,想买车的念头自然而生。程依依总结,“很多同事对车的需求大,有一定预算,比起买房,会优先买车。”

但相比于油车,只要加上油就只管开,王雨辰越来越意识到,开电车的体验要提升,更依赖整体用车生态。实际场景里,他遇到了事先没考虑到的问题。

县城生活常与乡村交融在一起,用车场景不仅要考虑通勤,还要包括周边村落。王雨辰的外婆住在村里,每周他都要回村里探望。最近,他开着特斯拉Model Y下乡,没走多远,就遇到一段路在翻修,工人们将河边运来的泥沙铺在路面上,还没来得及封好水泥。

他打着方向盘,刚趟进这段路,沙砾碎石就弹得底部铁皮叮当作响,他猛然意识到“这车底盘怎么那么低?”几乎要贴着地面行驶了。一想到特斯拉的电池包是装在底盘正下方的,刮蹭可能导致电池组损坏,王雨辰不由握紧了方向盘,放慢速度,小心翼翼地碾过去。

程依依也有同样的焦虑,在她的认知里,电池如果损坏需要整包更换,最近,她甚至犹豫要不要安装电池护板。

“害怕电车容易坏”的担忧,一方面涉及安全,一方面也与昂贵的维修费用有关。

据《界面新闻》报道,有车主在网上发布了Model 3更换电池的价格明细,仅电池组价格就高达11.2万元,算上工时费等费用后超过了13万元。不只是特斯拉,其余电车品牌更换电池的费用也差不多在同一价格线。

程依依卖保险的朋友叮嘱她“买个量大的品牌”。因为电车损坏通常是大问题,经常理赔的车型,“保险费贵不说,还可能被拒保”。

另一个绕不开的残酷现实是,即使到了2024年,补能也依旧让村里人发愁。这并非一概而论的粗放难题,因地区不同,解决起来要更细致,复杂。

农村并不是家家户户都有可以停车的小院,程依依有位亲戚便面临这样的窘境,“没有车库安充电桩,要找公共充电桩”。摆在他们眼前的现实是,目前农村充电桩覆盖率依然很低。

4月,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公布了一组数据,我国县级以下公共充电桩总数仅占全国公共充电桩总数的11.28%,也就是说,约9成的公用充电桩还是要去市里才找得到。

李简阳在一座四线城市当公务员,他见证了城区充电配置越来越多,日渐完善,但去年买车时仍在纯电和混动之间纠结。出于工作需要,李简阳常去下属县市出差,连轴辗转几个县,他留心观察过,有两个邻县至少相隔200公里,“国道上只有一个充电站”。

王雨辰能理解县城公用充电桩为何那么少,县城3个充电站,平均每个站配置4个充电桩,除了节假日,返乡的人使用,“平日多数时候都是油车占着车位”。需求低,在县城铺充电桩注定不是一门好生意。

到了用电量巨大的夏季,村里的电车车主又会遇到新的难题。

程依依所在的村子,以做石雕出名,已经形成一定规模,电压够稳。但她表哥就没那么幸运了,8月秋收开始,大型机械在田间隆隆运转,加上秋老虎热得厉害,一回屋,空调不间断,开到23度往下,电压不够,紧跟着就是限电。这种时候,电车的优先级被不断挤兑,“几乎充不了一点(电)”。表哥只能时刻关注电表,盘算路程,驱车10公里,到公用充电桩排队充电。

补能受限的电车车主们,无奈地生出一些应对之策。

每逢返乡假期,一大批电车车主们回到老家,发现附近充电桩不够用时,便熟练地掏出“随身充”,到处搜寻铜线、花盆与泥土。

原来,农村的插排通常没有接地线,考虑到用电安全,不能给电车充电。人们只好利用铜线连接花盆、泥土,以此来骗过充电器。社交媒体上,类似的返乡充电攻略层出不穷,有人贴心地嘱咐别忘了给花盆浇点水,“这样能导电”。这样的“段子攻略”搞笑之余,也难免有些心酸。

车企盯上县城中产

中国有1874个县域,常驻人口约7.48亿,其中包含4万多个乡镇级行政区,居住着5亿人口,庞大的市场支撑起车企挖掘下沉市场的野心。

相比乡村,新能源车企下沉,首先要开拓的是消费力更强的县城市场,受众群体的画像已很清晰。他们通常是公务员、老师、医生,有稳定的收入,年轻,受过良好的教育,更愿意接受新鲜事物,往往还对生活品质有一定要求,同时看重性价比,不接受过高的品牌溢价。

当一二线城市的中产,在为公司降本增效、百万房贷、高企的教育开支等发愁,县城中产过着更安逸的生活。经济学家管清友在一次采访中简明扼要地概括,“县城中产更能抗风险。”

重庆某乡镇的一位老师胡依娜就有份令人艳羡的工作,单位的五险一金顶格交,每月到手能有“7000元左右”,奖金、各类补贴算上,月均收入能到万元水平。县城房租一年不足3000元,“钱很容易攒下来”。当然,不同区域的收入水平各异,但是开销小是这部分人群的共同特点,他们有实力消费大宗商品。

于是,新能源车企,默契地瞄准了县城中产。

华泰证券在一份研报中指出,低线城市消费者购车时,性价比是核心因素。三线及以下城市的消费者购车偏好集中在10万-15万元以及15万-20万元两个价格带。

新势力车企有意推出了更平价的车型。8月,小鹏旗下MONA系列,首款车型M03,直接把价格打到了12万;9月,蔚来第二品牌乐道首款车型L60,价格来到了15万元(BaaS方案)。

要下沉,光是价格下探还不够,提升村里车主的用车体验,别再让他们与电车艰难奔赴,更为重要。

首要解决的是补能难题。8月20日,蔚来开启了“加电县县通”计划。按照规划,在2027年蔚来要将换电站铺到每一个县城,充电桩将先一步在2025年中实现充电县县通。

第二,要让下沉市场的消费者买车更方便。不过,县与县之间差别巨大,对于汽车品牌来说,决定他们是否开店的因素是当地的消费能力。目前看,车企在三线及以下城市的店面主要集中在浙江、江苏等富裕省份,这里人口密集,不缺商业圈,县城与大城市交往密切,视野开阔。

在中国北部以及西部,县城是另一种模样,地广人稀,车道窄,道路两三个月就要翻新一次,买车的人就认准一点,“结实,耐造”。这些能力新势力们还没有充分证明自我,对于他们擅长的智能驾驶、零重力座椅、车里K歌,下沉市场并未流露出太多兴趣。反而是脱胎于传统车企的创二代,在下沉市场的优势更明显一些。

姚清所在的县市人口快70万,市区两家主要的商超都还没有新势力品牌入驻,但是机场附近的传统4S店已抢先一步推广起新能源车来。上汽大众吆喝起ID.系列,长安的门店主推深蓝,同学聚会的时候,“还真有人开来”。

姚清曾开电车返乡数次,面对老家亲戚的苦口婆心劝退电车,从未动摇过。但她经历过一个令她哑口无言的瞬间,至今难忘。饭桌上,长辈们听她介绍完“电车取代油车的大趋势”,抛出一个灵魂拷问,“有哪个电车像油车一样,经历完10年生命周期吗?”

随着电车向更广阔的下沉市场蔓延,市场规模反哺技术研发,电车产品势必走向更成熟的形态。姚清被问到的这一刻,或许不会太远。

(文中人物均为化名)



温馨提示:微信搜索公众号【深圳之窗】,关注后在对话框内回复【资讯】即可获取深圳的各种资讯内容,包含深圳入户,深圳天气,深圳交通,深圳人文,同时,扫描关注文下企微号,可以了解深圳近期的各种福利活动优惠等信息



版权与免责声明:

感谢您访问我们的网站。请在阅读本免责声明之前注意以下内容:

1.该文章主要收集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2.本网站的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形式的建议或指导。用户应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信息的风险。

3.该文章主要来源于互联网,如发现本网站上的文章涉及侵权问题时,建议您立即联系本网站的站长或管理员进行删除处理。

相关推荐

Perplexity掉进钱眼,AI搜索新贵要重塑数字广告

Oct 9, 2024

饭菜都凉了,电视广告居然还没结束?

Oct 9, 2024

停产Quest Pro、力推Quest 3S,Meta要让VR更下沉

Oct 9, 2024

美国在世前总统离开白宫后都赚了多少?

Oct 9, 2024

奈雪,撑不住了?

Oct 9, 2024

融了11轮的货拉拉,再闯IPO

Oct 9, 2024

深圳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补贴问题解答

Oct 9, 2024

10年海外收入涨了400%,中国游戏全球淘金

Oct 9, 2024

南山半马直通选手条件+直通名单查询

Oct 9,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