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深圳资讯>>城事资讯>>正文

CIS,新竞赛

根据 YOLE统计数据,全球CIS市场预计将以4.7%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从 2023 年的 218 亿美元增长到2029年的286亿美元。CIS的出货量也将从2023年的68亿个增加到2029年的86亿个。随着市场蛋糕的不断扩大,CIS厂商之间的竞争也日趋白热化,这不仅涉及到CIS技术结构的演进,新兴成像技术的涌现也为更多厂商带来了发展机遇,此外,很重要的一点,国内厂商的崛起也在影响着CIS市场的竞争格局。

向3D堆叠结构迈进

随着智能手机、安防监控、自动驾驶等领域的快速发展,对CMOS图像传感器的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技术革新是推动CMOS图像传感器行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回顾过去二十多年来,CIS的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早在2010年之前,图像传感器主要采用正面照射(FSI, Front-side Illuminated)结构,光线需要通过复杂的金属布线层到达光电二极管,导致光效率较低。

随后在2010年左右,背面照射(BSI, Backside Illuminated)技术得以广泛应用,光线直接进入光电二极管,避开了金属布线,显著提升了传感器的光敏度和信噪比。

到2014年,TSV(硅通孔)堆叠技术的出现,标志着传感器从二维向三维集成的转变。通过将图像传感器芯片与处理芯片垂直堆叠,TSV技术大幅减少了信号传输的延迟,提升了处理速度和性能。

接着在2018年,混合堆叠(Hybrid Stack)技术进一步发展,允许在不同层中集成光电检测和处理功能,增强了图像传感器的整体性能。

到2022年,技术进步推动了三层堆叠(Triple Stack)的出现,增加了处理层或存储层的集成,为传感器提供更多的计算和数据处理能力。在这一领域的佼佼者是索尼,索尼于2022年推出的三层堆叠传感器架构在设计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功,进一步增强了其在高端智能手机市场的领导地位。Omnivision 和 STMicroelectronics 也在探索类似的架构,逻辑堆叠正朝着 22nm 节点发展,并采用全耗尽绝缘体上硅 (FDSOI) 技术,用于超低功耗传感应用。

从背照式(BSI)技术到堆叠式(Stacked)技术,再到最新的三堆叠(Triple Stack)架构,技术的每一次进步都为CIS带来了更高的性能和更广泛的应用。展望未来,预计到2025年及以后,可能会出现连续堆叠(Sequential Stack)技术,通过更复杂的多层集成,进一步提升图像传感器的功能、性能和集成度。

可以预见,围绕堆叠技术的竞争将日益激烈,CIS厂商们将不断推动这一领域的创新和发展。

新的成像方式,正在扩充CIS的边界

随着新兴技术的迅速发展,CMOS图像传感器市场的竞争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除了传统的像素尺寸和分辨率比拼,SWIR(短波红外)成像、基于事件的成像等前沿技术,正逐渐成为企业竞争的新战场。

短波红外 (SWIR) 成像

最近,SWIR成像技术正成为CMOS图像传感器领域的新焦点。先是安森美于2024年7月收购SWIR Vision Systems,后在10月份,法国的一家红外传感器提供商Lynred SA也收购了法国一家短波红外 (SWIR) 成像模块和传感器供应商New Imaging Technologies。让短波红外 (SWIR)成像技术开始走入大众视线。

短波红外(SWIR)成像技术是一种利用波长范围为0.9到1.7微米的电磁波进行成像的技术。与传统的可见光成像相比,SWIR成像具有更好的透过能力。SWIR(短波红外)成像技术扩展了传统CMOS图像传感器的光谱响应范围,使其不仅能够捕捉可见光,还能够探测到近红外至短波红外的波长(0.9到1.7微米)。在某些应用领域,如农业、监控、医疗成像和工业检测,SWIR具有独特优势。例如,它可以透过烟雾、雾霾或某些材料,实现更高的穿透力,从而增强对特定场景的可见性。

图源:Lynred SA官网

SWIR传感器与传统的CIS在技术上互补。传统CIS通常覆盖可见光波段,而SWIR技术可以扩展到红外波段。现在的技术趋势之一是将SWIR传感器与标准CIS传感器集成到同一个成像模块中,通过3D堆叠等技术实现多光谱成像。这种集成方法能够增强成像系统的整体能力,使其能够在更广泛的光谱范围内工作,满足更广泛的应用需求。

2024年7月初,安森美宣布完成收购SWIR Vision Systems。后者的胶体量子点(CQD)技术,能将系统的可视性和检测范围从标准CIS波长扩展到了SWIR波长。通过此次收购,安森美将把硅基CIS和制造专长与CQD技术相结合,以更低的成本和更高的产量提供高度集成的SWIR传感器。这将带来结构更紧凑、成本效益更高的成像系统,具有更宽的光谱,可广泛应用于商业和工业领域。

10月7日,法国红外传感器提供商Lynred SA宣布,将以未公开的价格收购位于法国巴黎的短波红外 (SWIR) 成像模块和传感器供应商 New Imaging Technologies(NIT)。NIT是一家宽动态范围CMOS和InGaAs传感器设计商,也是专业应用相机的供应商。根据其Linkedin信息,该公司成立于2007年,员工人数不足50人。NIT是唯一一家生产和销售像素尺寸为8微米的 SWIR HD1080p 阵列及相关模块的欧洲公司。此次收购将Lynred的产品组合扩展到像素间距较小的大尺寸短波传感器。

Lynred执行主席Hervé Bouaziz表示:“收购NIT是增长的加速器。我们将缩短上市时间,利用协同效应提供尖端的SWIR产品。机器视觉领域的SWIR红外成像全球市场正在快速增长,国防应用,如激光探测和新空间技术也在增长。NIT为Lynred带来了灵活的小型创新组织,以及广泛的产品组合,能够满足我们庞大的客户基础。由于我们共享互补的工业供应链和技术技能,能够为客户提供高度竞争力的SWIR成像传感器和模块。”

基于事件成像

基于事件的成像(Event-based Imaging)是另一种完全不同于帧捕获的图像处理方式。传统CIS在每一帧中捕捉场景的完整图像,而基于事件的成像仅在像素检测到变化(如亮度变化)时才会记录数据。这种方式能极大地降低冗余信息的采集,减少功耗和数据处理负荷,尤其在高速运动场景或低延迟要求的应用中表现出色。

法国的Prophesee和瑞士苏黎世的Alpsentek等公司凭借创新的“基于事件”(EVS)的视觉传感器解决方案吸引了大量投资。从两家公司所宣传的理念来看,几乎大同小异:

Prophesee的系统模拟人眼,由事件所驱动,传感器只记录场景中的变化(事件),例如物体的移动或光线的变化,而忽略静止部分。这就是基于事件的视觉传感器的工作原理。也因此,EVS传感器的功耗要远低于RGB和MONO的传感器,大约要小于10mW。

Alpsentek主攻混合仿生视觉技术,该技术将仿生视觉与传统图像传感器相结合,模仿人眼视网膜神经元的工作原理。信息捕获由事件驱动,响应时间以微秒为单位,覆盖整个事件的时间域。Hybrid Vision 使用单个芯片,但保留了传统图像传感器的技术优势,可实现全分辨率、超高图像质量和无缝事件流。

目前这两家公司都已经有产品出来:

目前Prophesee已经推出了五代EVS传感器产品。第四代传感器具备超快速捕捉瞬息即逝的场景动态能力,其等效时间精度达到高达10,000 fps,并支持超过120 dB的极端照明条件动态范围。而第五代EVS传感器则在尺寸上进一步缩小,裸die尺寸为3mm x 4mm,空间分辨率高达10万像素,这使得它可以在手机等消费类电子、IoT、嵌入式等应用中具备更广泛的应用前景。

Prophesee的GenX320 Metavision(来源:Prophesee)

Alpsentek的高端仿生视觉的ALPIX-Eiger混合传感器,如下图所示,采用高信噪比、高帧率和宽动态范围的事件流来提高传统图像本来就很高的质量。传感器的事件流支持实时处理图像信号的算法,将相机的精度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

ALPIX-Eiger混合传感器

虽然基于事件的成像与传统CIS方式完全不同,但基于事件的成像技术本身并不能完全取代传统的CMOS传感器,它适用于特定的应用场景,如自动驾驶、无人机、机器视觉、机器人以及工业监控等需要快速响应的系统。它的工作原理与CIS有所不同,但可以与CIS技术结合使用,形成一种混合成像系统。这种系统在捕捉静态画面时使用CIS,在快速移动物体或动态场景中使用基于事件的成像,提升整体成像效率和处理速度。

总的来说,SWIR和基于事件的成像代表了成像技术的两个不同方向。它们并不是直接取代CIS的技术。这些新型的成像技术与CIS有着紧密的互补和协同关系。它们并非对传统CIS技术的革命性替代,而是通过技术整合提升了CIS的性能和应用范围。未来的发展趋势可能是多模态传感器的崛起,这些技术将成为图像传感器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并推动CIS技术迈向更广泛的应用场景。

国内CIS厂商:加速进军高价值市场

CIS全球格局中,索尼、三星和国内的韦尔股份(收购豪威科技)稳占全球前三的位置。2023年,据Yole的统计数据,仅索尼一家就占据大约45%的市场份额,前三家共计占据75%的市场份额,安森美、ST、SK海力士、三星、佳能等其他厂商则瓜分剩余市场份额。此前由于zc的原因,索尼市场份额受到了下滑,借此机会,庞大的国内CIS市场也使中国CIS厂商受益,思特威和格科微等CIS企业这几年迅速崛起,迅速在全球安防、手机等CIS领域快速杀出一条血路。

随着手机和安防等市场大趋势的放缓,为了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国内CIS厂商开始向汽车和工业等高价值市场转变。

国内安防CIS龙头思特威,自成立之初便专注于安防监控领域的视觉成像技术与 CIS 产品开发,在安防领域市占率持续占优。近年来,思特威积极扩展产品应用领域,目前聚焦于“智慧安防+智能手机+汽车电子”三大方向。其中,思特威的车载CIS业务发展迅速,已经跻身全球领先阵营。在技术层面,公司建立了符合功能安全最高等级“ASIL D”标准的产品开发流程,成为国内少数具备车规级CIS解决方案能力的厂商。

格科微在中低端手机CIS市场中占据了稳固的领导地位,2023年其手机CIS产品出货量位居全球第二,占全球市场约21%。目前,格科微正积极冲击高端CIS市场。格科微也在积极开拓汽车CIS市场,据其2024年上半年财报中指出,公司产品在后装市场保持稳定发展,并积极开发满足车规要求、适用汽车前装的 CMOS 图像传感器产品,预计下半年实现客户端送测。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格科微公司已成功从Fabless模式向Fab-lite模式转型,凭借自有Fab产线,打通了产品设计、研发、制造、测试、销售的全链条。在全球半导体产能紧缺的背景下,这一战略极大地提升了格科微的产品竞争力。

不过一个事实需要强调的是,在汽车和工业两个领域,安森美稳居第一,也是很难吃下的一块骨头。根据Yole Group的数据报告显示,2023年,安森美在汽车CIS领域占据33%的市场份额,位居第一名。在全球工业/安防CIS领域,安森美以31%的市场份额超越索尼(30%)成为领先者。

总体来看,国内CIS厂商有望逐步蚕食国际厂商的市场份额。目前索尼的客户群体大都在国外,三星的高端CIS产品主要是自用,三星和豪威的客户有很大一部分是在国内。而随着市场的进一步扩展,内部竞争将愈发激烈。这是市场竞争的自然逻辑。目前CIS赛道上还有许多新玩家不断涌入,预计未来3到4年内,整个CIS市场将保持高度活跃,充满竞争与机遇。



温馨提示:微信搜索公众号【深圳之窗】,关注后在对话框内回复【资讯】即可获取深圳的各种资讯内容,包含深圳入户,深圳天气,深圳交通,深圳人文,同时,扫描关注文下企微号,可以了解深圳近期的各种福利活动优惠等信息



版权与免责声明:

感谢您访问我们的网站。请在阅读本免责声明之前注意以下内容:

1.该文章主要收集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2.本网站的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形式的建议或指导。用户应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信息的风险。

3.该文章主要来源于互联网,如发现本网站上的文章涉及侵权问题时,建议您立即联系本网站的站长或管理员进行删除处理。

相关推荐

字节跳动卖耳机送“豆包”,但它还不够有竞争力

Oct 11, 2024

酒店退房好像一夜之间都不查房了?为啥酒店规则大变了?

Oct 11, 2024

9.9元的价格战不香了,品牌种草新咖啡,国庆卖爆了

Oct 11, 2024

1小时拿下千万GMV,郭有才“改头换面”了

Oct 11, 2024

火爆的银河E5和小鹏M03,挤走了谁?

Oct 11, 2024

日系车在中国陷苦战,加码发力印度

Oct 11, 2024

神车帕萨特降价搏命

Oct 11, 2024

一个价值千亿的命题,中国化妆品如何对抗医美蚕食?

Oct 11, 2024

万代卖出28亿个,迎来爆发增长:日本食玩市场有这些动态

Oct 11,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