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深圳资讯>>城事资讯>>正文

这家给300万农民放贷的信贷公司,又冲刺上市了

在面向中国农村市场的普惠信贷公司中,排名第一的中和农信,再次向港交所递表。

数据显示,中和农信已累计向超10万个村庄的300万农民发放过1618亿元小额贷款。

不过,打着“普惠”的口号,中和农信给小农户贷款的实际利率却大多在17.5%以上,但即便如此,其盈利能力却不强。

那么,这家以“熟人经济”模式开展业务的公司,成色究竟几何?

上半年贷款利率达17.8%

中和农信最早可追溯至1996年,当时还是一个公益性的小额信贷扶贫试点项目。

2000年,该项目由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全面接管。2008年,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组建了中和农信农业集团有限公司,即中和农信的主要营运主体。

天眼查最新的信息显示,中和农信的法定代表人为刘冬文,注册资本19.5亿元。

中和农信成立后,吸引了诸多有影响力的基金的投资,像淡马锡、中金公司、蚂蚁集团、TPG等。

其中,2018年及2020年,TPG(德太资本)旗下2家联署公司The Rise Fund和NewQuest通过增资等方式合计持有中和农信28.66%股权,为其第一大股东。

蚂蚁集团为其第二大股东。资料显示,其全资附属公司上海云鑫创业投资有限公司早在2017-2018年就通过增资及股权转让等方式,以7.98亿元入股中和农信,获得27.36%的股份。2020年,该股权转至蚂蚁集团全资子公司API名下。

从收入上看,招股书显示,2021年至2023年及2024年上半年(也称报告期内),中和农信分别实现营收22.24亿元、24.29亿元、31.81亿元、14.82亿元。

收入来源上,招股书显示,中和农信专注于中国农村市场,通过提供技术驱动的综合性产品和服务:包括农村普惠信贷服务、农业生产服务、农村消费品及服务和农村清洁能源服务等,赋能小农户和农村小微企业主。

这其中,农村普惠信贷业务是其主要收入来源。报告期内,中和农信该项业务分别实现收入16.61亿元、18.35亿元、20.23亿元及11.6亿元,占总营收的比重分别为74.7%、75.5%、63.6%及60.7%。

且农村普惠信贷业务的收入主要来自表内贷款、客户垫款的利息和佣金收入。截至今年6月末,公司该业务有累计300万客户,通过平台获得约760万单、1618亿元的小额贷款。

另外,从信贷客户画像中也可以看出,小农户占比89.2%,初中及以下学历占比64.4%。

这些客户在获得贷款后,有89.7%用于生产经营,其中,用于农业生产、批发零售、生产加工的比例分别为48.1%、14.5%及7.9%。

通俗来说,背靠众多国内外明星投资机构的中和农信做的是向农民放贷的生意。

众所周知,因为贷款抵押物缺乏,信用和担保体系不完善,对于农民来说,贷款并非易事。

而中和农信通过30年的深耕,却建立了完善的直达乡村的线下服务网络和深厚的数智化服务能力。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的业务覆盖全国23个省份的550余个县域,扎根超过10万个村庄,辐射近2亿农村人口。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报告,中和农信是面向中国农村市场的最大非传统金融机构,市场份额约为8.6% (按截至2023年12月31日总贷款余额计)。

依赖“熟人经济”成本高企

这背后是其建立的行之有效的“熟人经济”放贷模式。其农村放贷员,大多是当地农村的“能人”,比如退休教师、乡派出所所长等,这些人在本地有威信且对本地人情较为熟悉。

正是这种“熟人经济”,中和农信的逾期率不高。截至今年上半年末,中和农信促成的贷款余额中逾期30天以上及90天以上的风险贷款率分别为2.08%及1.52%。

招股书也披露,中和农信自从事信贷业务至2024年6月30日,农村信贷服务的整体累计实际信贷损失率为0.51%。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这一风控水平仍然低于同业。

与此同时,中和农信的放贷利率不低。在上述报告期内,中和农信为农户提供贷款的实际年利率分别为17.5%、17.9%、17.7%及17.8%。而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8月最高法宣布民间借贷利率上限不超一年期LPR的4倍。而据今年8月份市场最新报价,该上限为13.4%。

在逾期率低、放贷利率高这种一高一低的乐观指标之下,按理说中和农信的盈利能力应该很强。事实并非如此,与A股上市小贷公司近三年资产回报率普遍在6%以上,不少公司超过10%相比,中和农信的这一数据仅在4%左右。

从净利润上看,报告期内对应的年内利润分别为-3643.8万元、-1.99亿元、2.06亿元及7909.1万元,即2023年才扭亏。

刘冬文在2019年接受媒体采访时即表示,实际上公司运营只是“保本、微利、可持续”。

这主要与其庞大的运营成本有关。因为主要依赖“熟人经济”,中和农信设立了550个农村本地服务网点,派驻超7200名服务团队成员,发展了12.7万人村级合作伙伴。近三年来其销售及营销开支、一般及行政开支合计占了总收入均超过40%。

反映在数据上,以销售成本为例,这一数据从2021年的4.89亿元逐步增长至2023年的10.08亿元,今年上半年,该数据又同比增加41.76%至6.45亿元。

另外,中和农信单个借款人的贷款需求平均仅为5.39万元,单笔贷款规模平均则仅有2.12万元。换言之,农户们的平均贷款额度较低。这也一定程度上推高了运营成本。

因此,此次二次递表,中和农信能否赢得投资者的青睐,让我们拭目以待。



温馨提示:微信搜索公众号【深圳之窗】,关注后在对话框内回复【资讯】即可获取深圳的各种资讯内容,包含深圳入户,深圳天气,深圳交通,深圳人文,同时,扫描关注文下企微号,可以了解深圳近期的各种福利活动优惠等信息



版权与免责声明:

感谢您访问我们的网站。请在阅读本免责声明之前注意以下内容:

1.该文章主要收集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2.本网站的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形式的建议或指导。用户应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信息的风险。

3.该文章主要来源于互联网,如发现本网站上的文章涉及侵权问题时,建议您立即联系本网站的站长或管理员进行删除处理。

相关推荐

爱豆“下海”团播,拿偶像滤镜换财富自由

Oct 11, 2024

给新股民最真诚的六点忠告,建议收藏

Oct 11, 2024

多地晒小长假“成绩单”,这个省游客接待量第一

Oct 11, 2024

马斯克再画「无人车」大饼,Party 开完特斯拉股票就跌了

Oct 11, 2024

山姆要学盒马营销之道,盒马要学山姆供应链之精

Oct 11, 2024

星巴克短剧大火,品牌营销从“大时代”走进“小时代”

Oct 11, 2024

永辉超市将连带起诉王健林,究竟咋回事?

Oct 11, 2024

跑步进入AI时代,汽车产业呈现“三个加速”趋势

Oct 11, 2024

备战京东11.11,京东白条全面降低商家免息服务费率

Oct 11,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