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深圳资讯>>城事资讯>>正文

创纪录的出海预付款,与乳腺癌新变局

国产创新药出海的记录不断被刷新。

最新的记录创造者是锐格医药。9月30日,锐格医药宣布已与罗氏集团旗下的基因泰克就下一代CDK抑制剂达成收购协议。

根据协议条款,锐格医药将获得8.5亿美元的预付款,并有资格根据特定的开发、监管和商业里程碑的实现获得额外的现金付款。

这笔交易也刷新了国产创新药出海的预付款记录。之前的记录,由百利天恒的EGFR×HER3双抗ADC BL-B01D1对百时美施贵宝的授权交易保持(8亿美元)。

记录的不断刷新,不仅证明了国产创新药的质量,而且从产业角度来看,也反映了一个趋势:

经过十余年的缠斗,下一代CDK抑制剂的研发正在迈入一个新的高度。

卡位下一代CDK抑制剂

自从发现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CDK)以来,科学家们一直试图以它们为靶点来破坏癌细胞的分裂和增殖。

乳腺癌尤其依赖于这个过程来生长。也正因此,靶向CDK4和CDK6的第一代CDK抑制剂,大获成功。

2015年2月,由辉瑞研发的首款CDK4/6抑制剂哌柏西利在美国获批上市,用于治疗HR+/HER2-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乳腺癌。

乳腺癌患者众多,2020年全球新增乳腺癌患者超230万人,成为全球第一大癌种。基于庞大的患者规模,哌柏西利的销售规模也颇为可观。

2016年,哌柏西利上市首个完整年度的销售额就已经达到21.35亿美元,成为一款当之无愧的重磅炸弹药物。此后,礼来、诺华、勃林殷格翰、恒瑞医药的CDK4/6抑制剂陆续获批上市。

2023年,仅辉瑞、诺华、礼来三家CDK4/6抑制剂,销售总额就接近100亿美元。基于CDK4/6抑制剂在乳腺癌领域的成功商业表现,Nature Reviews Drug Discovery预计,到2029年,CDK4/6抑制剂预计将贡献200亿美元,占乳腺癌药物销售市场份额的42%。

不过,已经上市的CDK4/6抑制剂并非完美,它们都或多或少有一些缺点。首先,困扰CDK4/6抑制剂的一个问题就在于毒性问题。目前,CDK4/6抑制剂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中性粒细胞减少,哌柏西利和瑞波西利出现比例最高,3-4级中性粒细胞减少的比例为60%-66%。

此外,骨髓抑制也是CDK4/6抑制剂最常见的毒性反应,在服用哌柏西利或瑞波西利的女性中出现率高达 80%,在服用阿贝西利时出现率则高达50%。

这些不良反应限制了CDK4/6的给药剂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CDK4/6抑制剂的临床应用。也正因此,下一代CDK抑制剂的研发如火如荼。

备受关注的CDK2

CDK抑制剂的潜力不仅限于靶向CDK4和CDK6。

CDK家族成员众多,目前已发现有20个不同的亚型,根据其功能可分为两类:一类CDK参与细胞周期调控,如CDK1、CDK2、CDK4、CDK6等;另一类CDK参与转录调节,主要包括CDK7、CDK8、CDK9、CDK10、CDK11等。

其中,许多家族成员都是有潜力的药物靶点,CDK2是目前研究的热点之一。

与罗氏达成重要合作的锐格医药,其产品线中有两个在研的CDK抑制剂,均以CDK2为靶点:一款是CDK2/4/6抑制剂RGT-419B,另一款是CDK2抑制剂QR-6401。

同样,去年11月21日,百济神州与昂胜医药合作,获得了后者在研口服CDK2抑制剂ETX-197的全球独家权益。

CDK2受到关注并不意外,关键在于其巨大的潜力。

例如,CDK2可能有助于解决CDK4/6抑制剂的耐药问题。CDK4/6抑制剂作为一线治疗,无论是联合芳香化酶抑制剂还是氟维司群,都有15%-20%的患者会出现原发性耐药,而且在CDK4/6抑制剂使用后期几乎都会发展出继发性耐药。一旦产生耐药,患者的治疗选择将非常有限。

看来,CDK2是一个潜在的突破口。研究表明,在CDK4被抑制后,CDK2会接管其作用并促进癌细胞增殖。这些癌细胞不仅会继续生长,还可能对之前的CDK抑制剂治疗产生耐药。这表明CDK2可能是CDK4/6耐药机制之一。

这一点也得到了辉瑞的初步验证。在临床试验中,16名接受过2线CDK4/6i+内分泌单药治疗的转移性乳腺癌患者,在经过辉瑞研发的CDK2选择性抑制剂PF-07104091治疗后,有3名患者达到部分缓解,6名患者达到疾病稳定。初步结果显示,PF-07104091对CDK4/6抑制剂耐药的HR+/HER2-乳腺癌患者具有良好的疗效。

这意味着,CDK2与CDK4/6联合使用,可能有助于解决耐药问题。

锐格医药进展较快的RGT-419B,其研发目标也是解决对CDK4/6和其他激素受体调节疗法的耐药性问题。临床前数据显示,在对目前批准的CDK4/6抑制剂耐药的ER+乳腺癌细胞中,RGT-419B显示出对癌细胞增殖的完全抑制。在这些实验中,RGT-419B与选择性雌激素受体降解剂或PI3K信号通路抑制剂联合使用时,其对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进一步增强。

站队进行时

面对CDK抑制剂百亿美金市场的巨大诱惑,已经有不少国内外药企开始跃跃欲试。

目前,针对CDK2以及CDK4/6的药企布局已经相当广泛。在国内,辰欣药业、石药集团、齐鲁制药、同源康医药等都在进行CDK2/4/6抑制剂的临床试验。

在海外,辉瑞的研发进展最快,在去年的ASCO大会上,辉瑞已经公布了其候选药物PF-07104091的1/2a期临床数据,并且正在进行为期三年的研究。此外,Incyte的INCB123667、Blueprint的BLU-222等CDK2抑制剂也都处于临床研究阶段。

现在,随着罗氏的加入,围绕新一代CDK抑制剂的竞争无疑将更加激烈。对于生物技术公司来说,在研发更优秀的分子的同时,可能还需要考虑关于战略选择的问题。

毕竟,大型药企的加入会时刻改变竞争格局。一方面,像罗氏这样的巨头引进项目的核心,本质上是利用其“临床开发实力、制造能力和商业影响力”来创造更多价值的交易。在这三个方面,biotech并不占优势。

另一方面,一些大型药企在乳腺癌领域已经形成了生态突破的能力。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罗氏,从HER2到PI3K靶点,罗氏引领了乳腺癌领域靶向药物的研发热潮,并且至今仍在推动这一领域向更高层次发展。换句话说,这些大型药企在这些特定领域的竞争力将进一步得到加强。

对于biotech而言,需要做得更快,也需要确保商业化预期的实现,在这种背景下,战略选择可能是最关键的。

那么,在这一领域,国内biotech是否还会创造新的BD记录呢?



温馨提示:微信搜索公众号【深圳之窗】,关注后在对话框内回复【资讯】即可获取深圳的各种资讯内容,包含深圳入户,深圳天气,深圳交通,深圳人文,同时,扫描关注文下企微号,可以了解深圳近期的各种福利活动优惠等信息



版权与免责声明:

感谢您访问我们的网站。请在阅读本免责声明之前注意以下内容:

1.该文章主要收集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2.本网站的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形式的建议或指导。用户应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信息的风险。

3.该文章主要来源于互联网,如发现本网站上的文章涉及侵权问题时,建议您立即联系本网站的站长或管理员进行删除处理。

相关推荐

2024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报告出炉 互联网行业研发投入领先

Oct 12, 2024

又有股民贷款炒股,转账1小时被通知违规

Oct 12, 2024

百亿富豪汪建国牵手辛巴,孩子王能否破局?

Oct 12, 2024

网红博主“盯上”哀牢山?官方出手紧急 “灭火”

Oct 12, 2024

AI 眼镜的终局会让个人隐私无处遁形吗?

Oct 12, 2024

词典笔卷不动了,网易有道遇增长难题

Oct 12, 2024

超级富豪和名人的终极隐居地

Oct 12, 2024

淘宝再次打出性价比牌,能否避免重蹈覆辙是关键

Oct 12, 2024

踌躇的信托投资者:要安全不要冒险

Oct 12,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