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深圳资讯>>城事资讯>>正文

奇瑞转战港股,估值缩水三分之二?

等了20年的上市,奇瑞终于要圆梦了?

近日有消息称,奇瑞控股有限公司正在考虑使其汽车部门在香港上市,估值可能达到约71亿美元(约合人民币502.25亿元)。目前奇瑞正在寻求银行的支持,以帮助进行公司的首次公开募股,但讨论仍在继续,IPO的具体规模等细节可能会有所变动。

对于该消息,奇瑞方面尚未作出回应。不过想必不是空穴来风,毕竟未能上市一直是奇瑞的“心病”。在国有汽车集团里,奇瑞是仅剩的未上市“独苗”。从2004年第一次被曝谋划上市算起,20年间有关其IPO的新进展虽断断续续一直有传出,却始终未见落地。

在去年底,还有媒体报道,IDG资本考虑从现有股东手中收购奇瑞控股集团的股票。子公司奇瑞汽车也将考虑最早2024年提交IPO申请,估值或达1500亿元。而对比最新的消息来看,当时看向A股市场的奇瑞如今可能要转战港股,估值也缩水到三分之一。

即便如此,对于奇瑞来说,推进IPO上市都是公司谋求加速扩张的首选,只是这一次不知道又会等多久。

1 20年上市长跑

在国内几大传统车企“巨头”中,奇瑞算是比较特别的存在。除了出口占据销量半壁江山之外,还有个原因就是,即使其一度扛起中国自主汽车品牌崛起的大旗,却在上市这条路上屡屡碰壁。

相关资料显示,奇瑞的上市谋划可以追溯到2004年。根据彼时第一财经日报的报道,当年初,奇瑞就已萌发上市意愿,安徽省政府也曾力促奇瑞上市融资,国元证券和国泰君安亦参与其中。

但由于早期的奇瑞为了拿到“准生证”,跟上汽集团有过一段畸形的“婚姻”,导致背后股权问题复杂,再加上那会汽车行业步入低迷,奇瑞的上市计划只能暂时搁置。

不过这并没有让奇瑞放弃。2007年8月,在奇瑞100万辆新车下线仪式上,奇瑞控股集团董事长尹同跃公开表示,奇瑞将尽快启动上市融资计划。只是这一次又以失败告终,原因是第二年底金融危机爆发。

接着到了2009年6月,奇瑞作价29亿元向华融资产、鼎晖投资、渤海产投、深圳中科创和融德资产5家企业出售20%股权。在引入这些战略投资者后,市场一度认为奇瑞重启IPO进入了倒计时,没曾想最后不仅又是一场空,还直接磨灭了尹同跃的信心。2011年他改口称,由于存在一些关联交易等问题,奇瑞暂不考虑上市。

然后时间一晃来到了2016年。当年奇瑞新能源想“借壳”海螺型材上市,最终计划因奇瑞新能源尚未取得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告吹。

2018年,奇瑞开始上演混改“连续剧”。第二年,奇瑞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与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的增资扩股项目完成,投资方青岛五道口新能源汽车产业基金企业(有限合伙)合计出资144.5亿元入主奇瑞。

本以为这次通过增资扩股,终于可以让上市一事尘埃落定,遗憾的是,变故又出现了。由于青岛五道口后来自身资金的问题,其与奇瑞的混改并未彻底完成,上市也未能有实质性的进展。

直至2022年的瑶光战略发布会上,尹同跃再次提及上市:要在2025年之前完成IPO;去年底,IDG资本的身影在媒体报道中出现;以及10月7日,奇瑞被爆考虑赴香港IPO,其一波三折的上市进展再次受到关注。

可以说,过去20年间,“上市”对于奇瑞和尹同跃来说都像是一个可望而不可即的美梦,奈何苦苦追寻却始终没能“上岸”。

2 估值大幅缩水

企业追求上市无可厚非,不仅能够解决发展所需要的资金,获得稳定的长期的融资渠道,还可以借此形成良性的资金循环,为行业更为激烈的市场竞争增添保障。不过我们注意到,相比以往传出的消息,这一次奇瑞转向了港股市场。

这背后的原因或是今年内A股IPO的阶段性趋严。今年4月以来,伴随着“国九条” 的公布,一系列配套政策相继出台,资本市场“1+N”政策体系加速落地,IPO市场新生态正在逐步形成。

在严把上市准入关、首发企业现场检查、优化减持制度等一系列密集释放的严监管信号下,A股IPO呈现阶段性收窄的趋势,因而助推了很多内地企业海外上市需求高涨。

而由于香港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金融地位,以及与内地的特殊关系,港交所便成为很多中国企业在A股之外最佳的选择之一。并且相比于A股,港交所的上市门槛更低,上市成功率也更高,且隐性成本投入更少。

转向港股,对于奇瑞来说是急于登陆资本市场的一个好选择。毕竟按照尹同跃2022年在瑶光战略发布会上所说的,“奇瑞汽车要在2025年之前完成IPO”,时间已经非常紧张。

只是如果在港股成功上市,后续会有怎样的股价表现目前还不好说。长期以来,港股都有个问题,那就是流动性较差且受市场因素影响较大,港股IPO给的估值也普遍较低。

就拿这次的消息来说,奇瑞控股有限公司近期正在考虑使其汽车部门在香港上市,估值可能为约人民币502.25亿元。可去年底的消息是,IDG资本正考虑从现有股东手中收购奇瑞控股集团的股票,子公司奇瑞汽车将考虑最早2024年提交IPO申请,估值或达1500亿元。

显然,与去年底传出上市的估值金额相比,这一次奇瑞赴港IPO消息的估值竟然大幅缩水了三分之二。

如果再与其他几个汽车巨头相比,奇瑞的这一估值也偏低。比如,目前吉利汽车港股的市值是1297亿港元,长安汽车的市值为1144亿元,广汽集团市值为686亿元。至于为何奇瑞的网传融资规模会大幅缩水,可能与当前汽车市场的竞争程度超过预期有关。

3 时机已经成熟

尽管对于赴港上市的消息尚未有官方回应,但市场普遍认为,奇瑞重启上市时机已经成熟,其销量走势、财务状况和技术积累都处于正向发展通道上。

在销量和业绩方面,奇瑞控股2022年累计销售汽车达到历史性的123.27万辆,同比增长28.2%。其中,出口45.13万辆,同比增长67.7%,连续20年位居中国品牌乘用车出口第一;新能源汽车销量23.28万辆,同比增长112.9%。

奇瑞控股在新闻稿中写道:2022年集团变革突破实现逆势增长,各项主要经营指标实现历史最好水平,创造了4个“历史首次”突破——年营业收入首次突破2000亿元大关、年销量首次迈过100万辆台阶、年出口首次抵达45万辆新坐标、新能源年销量首次超过20万辆。

进入2023年,奇瑞的表现更上一层楼。奇瑞控股全年实现销量“十二连涨”,累计销售汽车达到188.13万辆,同比增长52.6%。年出口汽车93.72万辆,同比增长101.1%,连续21年位居中国品牌乘用车出口第一。

其中,奇瑞品牌、星途品牌、捷途品牌的全销量均实现了同比高速的增长,累计销量分别增长47.6%、134.9%、75%至134.13万辆、12.56万辆、31.52万辆。

良好的市场表现也助力奇瑞控股在去年获得很好的营收增长,年营收首次突破3000亿元,同比增长超过50%,实现一年增长1000亿的“大跨越”。

值得庆祝的是,今年奇瑞的表现依然可圈可点。前三季度,奇瑞控股累计销量175.28万辆,同比增速39.9%。并且前三季度连续成为全行业唯一实现新能源、燃油车赛道“双增长”,国内、海外赛道“双增长”的汽车企业。

此外,在技术和新能源方面的布局或许也将有利于奇瑞更快地打开资本市场的大门。依托“技术奇瑞”底座,其坚持“油电协同、优势融合”的产品策略,燃油、混动、增程、纯电新产品密集上市。接连推出了风云A8、iCAR 03、捷途山海T2、星纪元ET、2025款星纪元ES、风云T10、智界R7等车型。

今年以来,奇瑞更在全球化发展历程中增添了两座新“里程碑”:集团首次登入《财富》世界500强,位列第385位;累计全球用户超过1490万,其中海外用户累计突破410万大关,成为第一个海外累计销量突破400万的中国品牌。

在这些成绩之下,奇瑞离拿下IPO似乎更近了一步。这一次,漫漫20年的上市路能迎来转机吗?



温馨提示:微信搜索公众号【深圳之窗】,关注后在对话框内回复【资讯】即可获取深圳的各种资讯内容,包含深圳入户,深圳天气,深圳交通,深圳人文,同时,扫描关注文下企微号,可以了解深圳近期的各种福利活动优惠等信息



版权与免责声明:

感谢您访问我们的网站。请在阅读本免责声明之前注意以下内容:

1.该文章主要收集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2.本网站的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形式的建议或指导。用户应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信息的风险。

3.该文章主要来源于互联网,如发现本网站上的文章涉及侵权问题时,建议您立即联系本网站的站长或管理员进行删除处理。

相关推荐

不考实际操作就领白酒品酒师证书?业内:等于不路考拿驾照

Oct 13, 2024

是骗子还是大神?中本聪身份揭秘,但结果还重要吗?

Oct 13, 2024

价格低过萨莉亚,必胜客三个月开出百家WOW店

Oct 13, 2024

零售游戏规则变了,经销商成了最受伤的群体

Oct 13, 2024

昔日港交所“股王”,花4亿布局电商后,宣布回归线下

Oct 13, 2024

两场飓风会打乱美联储降息计划吗?

Oct 13, 2024

繁荣的养老市场, 一套“行走的神器”爆红

Oct 13, 2024

职场中,被质疑能力时,应该如何回应?

Oct 13, 2024

这家大厂陷入一起“造假丑闻”,股价下跌5%,公司回应:纯属误导

Oct 13,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