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深圳资讯>>城事资讯>>正文

“AI教父”获诺奖之前,曾对AI说“后悔”

202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让许多人惊呼——物理学不存在了!因为它颁给了约翰‧霍普菲尔德(John J. Hopfield)和杰弗里‧辛顿(Geoffrey E. Hinton),理由是他们为机器学习奠定了基础,为今天包括ChatGPT在内的人工智能铺平了道路。

虽然成就斐然,而且可以预期,必将深刻影响人类文明的未来,然而……会不会有那么一点不太“物理”啊?

难怪就连诺贝尔奖官X都发了一条试图往回找补——

01 霍普菲尔德,真正的物理学家

要说不够物理,获奖者约翰·霍普菲尔德可未必同意——他本人就是物理学出身,虽然跨界生物学和神经科学研究多年,但2006年还担任了美国物理学会的主席。

霍普菲尔德出生于1933年,爸妈都是物理学家,从小就在物理学的世界里长大。他喜欢拆解家中的物品,如电视机、收音机,甚至是他的自行车和模型飞机,来观察它们的工作原理。于是,他从小就建立起了一个意识:这个世界是可以理解的,你可以拆开任何的东西,理解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并通过做实验建立起定量的理解。

年轻时的霍普菲尔德丨古根海姆基金会

尽管他的父亲因为经济大萧条被迫改行,但这并未影响霍普菲尔德对物理学的热情。他在斯沃斯莫尔学院选择了物理学专业,并最终走上了科学研究的道路。

起初,霍普菲尔德对固体物理学感兴趣,并因此去了康奈尔读博士,毕业后又去了贝尔实验室,之后还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和普林斯顿大学工作。然而,据霍普菲尔德本人说,他在科学问题上的注意力持续时间相对较短,总是在寻找更有趣的问题。

霍普菲尔德挂在普林斯顿大学官网的照片|pni.princeton.edu

后来他转向了生物物理学,之后又转向了生物动力学,还发表了两篇论文。在霍普菲尔德看来,物理学和生物化学的思路不一样:对于不会发生的事,生物化学基本不考虑;但物理学认为,大多数化学反应在室温下都是可能的。这种思维上的区别,让他能够以不同的角度看待生物学问题。也因为那两项研究,他离开了普林斯顿的物理学院,进入加州理工学院化学和生物学学院工作。

此时的霍普菲尔德已经40多岁了,但他还没进入最终让他获得诺奖的那个研究领域。

1977年,麻省理工的生物学教授弗朗西斯·奥托·施密特(Francis O. Schmitt)邀请他加入一个神经科学研究项目。霍普菲尔德不知道别人为什么推荐他,而且根据他自己所说,他当时在会议上讲了关于生物分子精确性的研究,在场40名不同领域的专家都没听懂——然而,他还是以物理学家的身份进入了这个研究项目。

然后他就对神经科学着迷了。

1988年的一次讲座丨john hopfield@youtube

1979年,他开始研究简单网络中二元神经元的计算动力学。1982年,年近五旬的他发表论文,介绍了一种现在被称为霍普菲尔德网络的递归神经网络,这也是今天为他带来获得诺奖荣誉的研究。

今天,他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如今他91岁。

霍普菲尔德获奖后的第一张照片,摄于当地时间早上6点20分丨普林斯顿

有趣的是,今天的另外一位获奖人,杰弗里‧辛顿,搞了一辈子神经网络,却没有一种网络被称为辛顿网络。霍普菲尔德一个搞物理的,反倒创造了用自己名字命名的霍普菲尔德网络——还真是造化弄人。

02 辛顿:家庭不允许我当学渣

辛顿家绝对是标准的书香门第。杰弗里的曾祖父,查尔斯·辛顿,娶了乔治·布尔的的女儿Mary Ellen——此布尔是英国著名数学家,提出了“布尔代数”。布尔的妻子Mary Ellen Boole是一位自学成才的数学家,帮助丈夫编纂了数学著作。

玛丽的叔叔乔治·埃弗勒斯,是著名探险家、地理学家,他的学生用“埃弗勒斯”给珠穆朗玛峰做了英文名(而埃弗勒斯本人表示反对)。玛丽的妹妹Ethel,更被中国人熟知的身份是《牛虻》的作者伏尼契夫人——伏尼契是她的夫姓。

曾祖父查尔斯本人也是数学家,同时创作科幻小说。

著名的《麦克白夫人》绿色戏服,是杰弗里·辛顿曾祖父的妹妹设计的

杰弗里的父亲是昆虫学家、皇家学会成员。杰弗里的堂姑是寒春(Joan Hinton)。寒春是物理学博士,曾参与曼哈顿计划,后与未婚夫阳早来到中国,从事农业相关工作。寒春的哥哥韩丁(William Hinton)也与中国有很深的渊源,著有《翻身——中国一个村庄的革命纪实》。

辛顿家的各种血亲姻亲里,还包括:查尔斯·霍顿,数学家,首次提出四维超正方体;塞巴斯蒂安·霍顿,户外攀爬架的发明者;露西·埃弗勒斯,第一位被选入皇家化学学会的女性……

书香门第,外加严厉的父母,令杰弗里从小就倍受压力。妈妈给他的童年教育是:做不成学者,就是个渣渣(Be an academic, or be a failure)。爸爸说:“你要是像我一样努力,等你到了我现在年纪的两倍时,估摸着能达到我现在的成就!”在彭博社的采访里,杰弗里说:“大概在7岁的时候,我就意识到一件事:我不读个博士是不行的。”

03 辛顿曾对AI说“后悔”

对于他亲自奠定了基础、如今正在飞速发展的AI,辛顿感到了“后悔”。

2023年5月离开谷歌后,辛顿终于能毫无顾忌地警示“AI的风险”了。而在10年之前,辛顿与两名学生创立了深度神经网络研究公司DNN-research,在ImageNet图像识别竞赛中取得了突破性成绩,从而引起了科技巨头们的注意。谷歌收购了该公司,辛顿随即加入,负责Google Brain的部分研究工作。

Geoffrey Hinton Alex Krizhevsky Ilya Sutskever |The University of Toronto

离开谷歌后,辛顿在多个场合表达了自己的担忧:

今年2月,在牛津大学Romanes讲座上,他说“如果数字超级智能真的想要控制世界,我们不太可能阻止它”;

他越是使用ChatGPT,越是感到不安,他说它的理解水平似乎代表了人工智能的一个新时代。当辛顿开始他的研究时,没人认为他所从事的方向会成功,即使开始成功,也没有人想到会这么快成功。所以辛顿既期待它在很多领域做出贡献,也担心技术由于发展太快会被滥用。

Geoffrey Hinton outside Google HQ|The Spectator

他担心AI可能会取代人类的工作,导致大量失业,尤其是在那些涉及例行任务的职位上,如律师助理、个人助理和翻译;辛顿认为AI创造的财富可能会加剧全球贫富差距,因为新增的财富可能会流向已经富有的人群,而不是穷人,等等。

辛顿曾在社交媒体上这样写道,毛毛虫吸取营养,而后化茧成蝶。人们已经提取了数十亿个理解的金块,而GPT-4就是人类的蝴蝶——很多人看到过这句话。

是辛顿开创的技术,导致了这种蜕变的发生,但按他现在的想法,蜕变还远没结束。辛顿在积极推动建设AI监管框架和建立AI安全共识,以免AI通向人类无法控制的未来。

不过,得知自己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之后,老爷子倒是没有再次表示“后悔”,而是顺手——取消了核磁共振检查。

鉴于老爷子的高龄,这边建议还是按时做完身体检查呢……

参考文献

[1] https://analyticsindiamag.com/intellectual-ai-discussions/geoffrey-hinton-its-all-in-the-family-tree/

[2] https://www.newyorker.com/magazine/2023/11/20/geoffrey-hinton-profile-ai

[3] https://www.britannica.com/biography/Geoffrey-Hinton

[4]John J. Hopfield. 2014. Whatever Happened to Solid State Physics? Annual Review of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Vol. 5:1-13. https://doi.org/10.1146/annurev-conmatphys-031113-133924



温馨提示:微信搜索公众号【深圳之窗】,关注后在对话框内回复【资讯】即可获取深圳的各种资讯内容,包含深圳入户,深圳天气,深圳交通,深圳人文,同时,扫描关注文下企微号,可以了解深圳近期的各种福利活动优惠等信息



版权与免责声明:

感谢您访问我们的网站。请在阅读本免责声明之前注意以下内容:

1.该文章主要收集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2.本网站的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形式的建议或指导。用户应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信息的风险。

3.该文章主要来源于互联网,如发现本网站上的文章涉及侵权问题时,建议您立即联系本网站的站长或管理员进行删除处理。

相关推荐

A股疯涨,半导体企业赢麻了

Oct 14, 2024

一键式赎回债基,换了权益又跌了,多少基民这波搞错节奏?

Oct 14, 2024

“金九银十”回来了,车企忙推新车,销售加班到凌晨,直言“忙疯了”

Oct 14, 2024

新造车,得混动者得天下

Oct 14, 2024

马斯克的饼,画到了2026年

Oct 14, 2024

被马斯克称作“魔鬼”,OpenAI终于露出了它的“獠牙”

Oct 14, 2024

小屏手机乱战,难逃小众宿命?

Oct 14, 2024

第一波牛市教育来了

Oct 14, 2024

常年霸榜食品饮料圈的柑橘属水果,还能玩出哪些新花样?

Oct 14,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