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深圳资讯>>城事资讯>>正文

小米甩掉“心魔”,雷军走出米粉围城

没有一个手机品牌不梦想着跟苹果过过招,尤其是小米。高端之路,被雷军定义为小米的“必由之路、生死之战”。

起售价4499元的小米15,是检验雷军梦想成色的关键一战。

在11月18日发布的2024年Q3财报中,小米宣布自己的“高端化战略取得显著成效”。报告期内,小米在全球卖出了4310万台手机,其中4000~5000元价位段占比22.6%,5000~6000元价位段占比6.9%,分别同比提升了9.7个和2.4个百分点。

得益于高端化战略的推进,高盛和花旗相继上调了小米的目标股价,光大证券、中银国际等机构也对此持积极态度。海通国际证券分析师蒲得宇告诉雪豹财经社,“目前比较看好小米高端化战略,后续也会关注在AI方面的相关进展。”

但不容忽视,小米智能手机的ASP 仍然没能突破1200元,毛利率则在今年前三个季度一路下滑,分别为14.8%、12.1%、11.7%,创了新低,与苹果差距明显。

生死之战打了5年,小米的高端化之路才刚刚爬到半山腰。

据IDC数据,2023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下降3.2%至11.7亿。同一年,Counterpoint Research的调查报告指出,全球高端智能手机 售价600美元以上 销售量同比增长6%,创历史新高。在竞争激烈的存量市场,这条艰难的攀高之路才是生路。

冲高成功,或成为行业版图上的others,小米没有别的选择。

甩掉3999的“心魔”

对雷军来说,3999元是个心魔。“我们一直要把定价控制在3999元,成本卡得就特别紧,要做得很精致就很难。”他在一次直播中解释道。

这是小米冲高之路上卡脖子的难题之一。

10月29日,搭载骁龙8至尊版处理器、三颗徕卡高速镜头的小米15发布,起售价4499元。

涨了500元,这对小米而言意义重大。毕竟,高端手机公认的价格门槛是600美元,约合人民币4300元。一位接近小米的人士告诉雪豹财经社,小米的高端化“至少先把价格打上去”。

小米15 Pro

图源:小米官网

与之前后脚发生的,是小米汽车高端车型SU7 Ultra的价格冲到了81.49万元。“光看小米15系列的表现还不够,如果SU7 Ultra 80多万的定价能获得不错的销量的话,至少说明现在小米摸索出了一条卖高价的路。”上述人士表示。

为了让消费者接受小米手机的这波涨价,雷军花了长达一年时间铺垫。

去年小米14的发布会上,雷军便明确表示这是“最后一次定价3999元”,呼吁要珍惜。小米15正式发布前,他又专门发微博解释涨价原因:“今年元器件成本上涨非常多,另外我们在研发上投入也非常大,小米15确实需要涨价。谢谢大家理解,我们一定把产品做好!”

从结果来看,今年小米15的涨价并没有影响消费者的热情,反而取得了超过前几代产品的成功。

小米15系列发布后一周,北京朝阳区的一家小米之家,午休时间顾客们排队在小米15系列的展台前观看把玩,并不时询问一些问题。“现在只有特定型号有现货,今年消费者热情实在是太高了,一天能卖几十台。”一位小米之家员工告诉雪豹财经社。

小米手机事业部负责人卢伟冰在一次直播中透露,小米15系列开售9天突破百万销量,而公开资料显示,小米14系列破百万大约花了一个月时间。他还强调,小米15系列有大约20%的新用户是苹果用户。

他对小米15没有发战报的解释是,“小米现在变强大了,更自信也更从容”,“以后发战报的任务就交给Redmi了”。

小米正竭尽全力地试图用高价来营造高端氛围,但高价就一定等于高端吗?

放眼整个高端智能手机市场,小米手机的表现与苹果、华为仍有差距。

据Canalys数据,2024年Q2,高端智能手机 600美元以上 市场份额排名依次为苹果 52% 、华为 30% 、小米 4% 、vivo 4% 、荣耀 4% 。

小米集团副总裁林世伟在Q3财报电话会上透露,2024年前九个月,小米高端智能手机销量占小米手机总销量的21.3%,同比提升了3.9个百分点。财报显示,小米智能手机ASP 为1102.2元,较去同期提升10.6%,但仍然与高端品牌差距悬殊。

更重要的数据是毛利率。分析师蒲得宇认为,毛利率依然是评价智能手机高端化的核心指标。

2024年前三个季度,小米智能手机业务的毛利率呈环比下跌态势,分别为14.8%、12.1%、11.7%。作为对比,2024财年第四财季 自然年2024年第三季度 ,苹果公司硬件端的毛利率为36.3%。

在ASP和毛利率等核心财务数据上,小米的高端化进程似乎并没有看起来那么光鲜亮丽。

2024年Q2的财报中,小米首次宣布高端化战略“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多位业内人告诉雪豹财经社,小米的高端化进程目前仍处于爬坡阶段。

除了把价格打上去、甩掉3999的“心魔”,小米还需要真正建立自身的高端化壁垒。

摸着石头过河

2019年,小米股价一度跌到8.28港元,接近腰斩,雷军受到投资人近一个小时的盘问。他开始思考:为什么小米的收入和份额都在不断增长,就是得不到资本市场的认可?

彼时的小米,凭借一部1999元的智能手机杀出重围,红遍大江南北,但也被深深地烙上了“性价比”的标签。这无疑是把双刃剑。

改变迫在眉睫。

2019年,小米将主打性价比的产品线红米 Redmi 独立出去,专注在中高端和新零售。2020年,最高售价5999元、小米冲高第一款产品小米10推出,来自各大手机厂商的高管被密集引入,组成了“复仇者联盟”——小米摆出一副要打硬仗的姿态。2021年,雷军宣布要在产品品质和规格方面“向苹果学习”。

但冲击高端从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摸着石头过河,深一脚浅一脚才是常态。

2020年,小米高管一句“得屌丝者得天下”,使小米陷入舆论危机。小米11系列出现烧主板、WiFi故障、系统卡顿等一系列问题,部分公司高管相继离职。有网友调侃小米:对标苹果可以,但不要只对标价格。

一位前小米员工向雪豹财经社回忆道,在小米内部,当时高端化并没有形成一个明确的方向,只是被提及和讨论的频率变高了。“当时我们部门领导会让每一个员工思考小米的高端化要怎么做,畅所欲言,大概一两个月就会和我们讨论一次。”

迷茫和困惑,成了雷军2021年主题演讲的关键词。

小米10发布时,他们思考了怎么破圈、怎么影响商务人群、是不是也需要找个跑车联名,但并没有找到明确答案,“同行的方法未必我们用得了,小米只能走自己的道路。”雷军总结道。他还在微博上宣布,过了唯快不破的阶段,小米应该追求的是“稳字当头”。

雷军在2021年年度演讲舞台上

图源:小米公司视频截图

2022年,高端化被正式确定为小米的集团战略,并被提高到了“生死之战”的地位。雷军组建了高端化战略工作组,提出“三年内拿下国产高端手机市场份额第一”的新目标,并将5年500亿的研发费用加码至1000亿元。

雷军2023年年度演讲

图片来源:小米公司视频截图

然而,小米在这一年冲击高端的主要动作仍然是与高端相机品牌徕卡联名,即所谓的影像战略升级。结果仍然不如人意。

2022年Q3,小米由盈转亏,ASP也从Q2的1081.7元降至1058.2元,回到2020年的水平。时任小米总裁王翔解释说,高端市场与品牌需要时间才能逐步达成,小米不期待通过两款产品就完全赢得高端市场。蒲得宇则认为,这种战略合作并不能从根本上帮助小米冲击高端。

“前些年更像是一种探索吧,方向是对的,路径还在摸索。”一位小米前员工告诉雪豹财经社。

转折点发生在2023年。在“规模与利润并重”的经营策略下,小米全面优化运营效率,实现了盈利面的大幅改善。2024年,小米汽车首款车型SU7成为“顶流”,全新操作系统小米澎湃OS发布。

“人车家全生态”,成为小米高端化的最新路径。

“现在集团内部对高端化形成了比较清晰的认知,也很坚定,我大概每半个月都会和销售、市场部的同事进行一次沟通交流,氛围越来越好了。”一位小米员工告诉雪豹财经社。

雷军这次找对路了吗?

什么是“人无我有”?

“很多人问我到底是给小米腾讯的估值还是苹果的估值,我说我要腾讯乘苹果的估值,因为小米是全能型的。”2018年上市前的一场投资者推介会上,雷军说。

但与高端手机“御三家”相比,急于迈向高端的小米欠缺的,恰恰是人无我有的技术和创新壁垒。

苹果拿走了全球智能手机行业约八成的利润。在硬件上,它的A系列芯片和耐摔的康宁大猩猩玻璃长期领先;在软件上,iOS系统的流畅度令消费者印象深刻。软硬件结合的生态,是苹果难以逾越的护城河。

海思麒麟芯片、鸿蒙操作系统 Harmony OS 及5G通信技术,帮助华为建立了核心技术壁垒。相比之下,与豪车和高端相机品牌的联名,只不过是打辅助。

长期在全球市场占据销量第一的三星,自己设计Exynos处理器,自己生产3nm芯片,三星的屏幕面板也一度是智能手机领域最好的屏幕。它们共同塑造和支撑了三星手机的高端形象。

在这三家之外,大多数手机厂商每年秋冬发布会的一大看点,就是谁家能获得高通的年度旗舰芯片首发权,并围绕这一点展开营销战。

“高端化的本质,是能否持续形成独特、唯一、消费者能体验到的核心卖点,芯片、生态,都只是实现路径。”某手机厂商研发人员告诉雪豹财经社。

对小米而言,“人车家全生态”就是那个唯一的具象化载体。

图片来源:雷军公众号

2023年10月26日,小米将集团战略正式升级为“人车家全生态”,软硬件集合能力成为小米差异化竞争的关键。2024年,小米的百万美元技术大奖颁给了小米澎湃OS架构和一体化大压铸技术。雷军表示,他们为小米实现“人车家全生态”闭环作出了重要贡献。

今年2月28日,彭博社消息称,经历十年努力和数十亿美元投入,在与特斯拉的竞争中,苹果正式放弃了电动汽车项目,一些员工将转向生成式人工智能团队。雷军在此后的多个场合表示不理解库克的选择,但同时也有点庆幸,这意味在“人车家”的赛道上,小米是唯一的选手。

“小米的高端化到底能不能成,就看这波‘人车家全生态’是否可以带来实质性改变了。”一位小米员工告诉雪豹财经社。

从2024年Q3财报数据来看,小米汽车业务仍在上升。报告期内,智能电动汽车等创新业务经调整净亏损,由上一季度的18亿元收窄至15亿元;智能电动汽车收入95亿元,毛利率由上季度的15.4%增至17.1%。智能电动车业务ASP由上季度的22.86万元增至23.87万元,当季交付的小米SU7 Pro和小米SU7 Pro Max的占比正在增加。

在2023年年度演讲上,雷军坦言,小米做高端这几年,是他人生中最痛苦的时刻。品牌想从低冲高实在是太难了,因此小米汽车从一开始就瞄准了行业标杆特斯拉,并不遗余力地打造了一款原型车,冲击纽北赛道。售价81.49万元的小米SU7 Ultra,是小米汽车撕开高端化难题的一炳利刃。

在Q3业绩会上,小米集团总裁卢伟冰表示,小米汽车对提升小米品牌形象起到了很大的提升作用,也反哺了小米手机业务。

但找准方向并不代表着已经成功。“现在还不是评论小米高端化是不是做成了的好时机,如果到80多万元定价的车销量直追Model Y的时候,前景就明朗了。”一位小米员工称,“高端一定不是某一个品类的高端,而是全品类的协同,整体组织能力和产品认知的提升也同样重要。”

向高端攀爬的坡又长又陡,小米还在半途摸索。 张晗 刘意默

温馨提示:微信搜索公众号【深圳之窗】,关注后在对话框内回复【资讯】即可获取深圳的各种资讯内容,包含深圳入户,深圳天气,深圳交通,深圳人文,同时,扫描关注文下企微号,可以了解深圳近期的各种福利活动优惠等信息



版权与免责声明:

感谢您访问我们的网站。请在阅读本免责声明之前注意以下内容:

1.该文章主要收集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2.本网站的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形式的建议或指导。用户应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信息的风险。

3.该文章主要来源于互联网,如发现本网站上的文章涉及侵权问题时,建议您立即联系本网站的站长或管理员进行删除处理。

相关推荐

马斯克回应为何不玩LOL:怕沉迷游戏影响太空计划

Nov 28, 2024

字节跳动起诉前实习生索赔800万 因其篡改代码攻击模型训练

Nov 28, 2024

大力支持半导体产业,韩政府明年将提供超14万亿韩元政策性融资

Nov 28, 2024

宁德时代联合体拿下玻利维亚锂矿合同大单

Nov 28, 2024

赛力斯拟82亿元全资收购问界汽车超级工厂 相关申请获受理

Nov 28, 2024

加速出海,长城汽车巴西工厂明年年中启动生产

Nov 28, 2024

马斯克旗下AI初创公司xAI拟推出独立App 挑战ChatGPT

Nov 28, 2024

设计师们心中的好设计是什么?2024站酷百大设计榜揭晓!

Nov 27, 2024

两年投80亿美元!亚马逊云科技客户稳坐Anthropic模型“头等舱”

Nov 27,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