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深圳资讯>>城事资讯>>正文

“黑马”郑州,离新能源汽车之都还有多远?

9月23日,2024中国(郑州)新能源汽车生态伙伴大会暨智能网联汽车大赛开幕式在郑州举办。

会上,郑州主政领导展望,2025年,郑州市整车产能力争达到300万辆,新能源汽车产量达到150万辆。

郑州凭什么能成为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黑马”?

冲刺新能源汽车之都,郑州有何底气?

黑马

2023年,我国新能源汽车的产销量分别达到了958.7万辆和949.5万辆,销量连续九年位居全球第一位。

今年上半年,我国汽车产销量分别完成1389.1万辆和1404.7万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势头。

城市孕育产业,产业驱动城市。

汽车产业规模大、链条长、创造就业和税收多、带动创新能力强,长期以来都是很多城市的支柱产业。

新能源汽车,抢占了燃油车的市场份额,也悄然改变了中国汽车产业的城市格局。

一些传统汽车重镇,转型不及时,行业存在感逐渐下滑。

一些城市,抢占先机、积极布局,晋升为产业新星。

谁是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之都?

我们来看下面这组数据。

要说明的是,因为统计口径不同,这组数据并非完全准确,但也基本上粗略概括了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城市格局。

2023年新能源汽车产量十强

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深圳以178.6万的产量位居全国之首。

本文的主角郑州,以31.6万辆排名第十。

虽然勉强挤进前十,但要知道,2022年,郑州新能源汽车产量还只有6.98万辆。

短短一年,增长了3.5倍,郑州堪称一匹黑马。

郑州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汽车产量43.07万辆,增长77%,其中新能源汽车21.87万辆,增长10.42倍。

预计全年,郑州新能源车产量将再上一个台阶。

新能源汽车赛道上,郑州狂飙突进,其他城市也不甘居后。

合肥,新能源汽车产量高达51.5万辆,同比增长67.3%,大象也能跳舞,让人惊叹。

重庆,华为加持下的赛力斯异军突起,带动新能源汽车产量达39.14万辆,同比增长150%。

重庆赛力斯工厂

柳州,新能源汽车产量同比增长131.8%。

西安,新能源汽车产量约50万辆,增长13.5%,速度也不算慢。

如果再对比一下数据,我们会发现,郑州与“前辈”们的差距不小。

要想往前进位,难度颇大。

郑州冲刺新能源汽车之都的底气是什么?

底气

郑州的底气来自于家底。

在传统汽车重镇中,郑州并不显眼,但汽车工业基础并不弱。

目前,郑州已集聚宇通客车、上汽、郑州日产、东风日产、海马汽车、比亚迪、少林客车等七大整车厂。

郑州汽车产业的优势在商用车领域,尤以客车最为突出。

总部位于郑州的宇通客车,是我国首屈一指的6米以上大型客车制造商。

2023年,宇通客车销售总量为36518辆,全球市场占有率超过10%,在大中型客车领域连续21年保持国内销量领先。

今年上半年,我国客车出口总量为27551辆。

其中,宇通客车以6500辆的出口量稳居行业第一,同比增长58.27%,市场份额为23.59%。

郑州宇通客车工厂

有“中巴王”之誉的少林客车,破产重整后已恢复正常经营,重回市场。

海马汽车,主要生产面包车。

郑州日产,主打产品为皮卡。

从这四家整车企业可以看出,郑州的传统汽车产业在客车、面包车、皮卡等商用车型占有一席之地。

但是,受限于商用车型的市场规模,郑州汽车产业在全国格局中存在感不强。

转折点,出现在2023年4月。

这个月,比亚迪郑州生产基地正式投产。

比亚迪郑州基地,2021年9月签约,37天内实现项目开工,17个月顺利投产,创造了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新的“河南速度”。

比亚迪郑州生产基地

投产当年,完成产值334.7亿元,生产整车超20万辆,生产动力电池及储能7GWh。

比亚迪以一己之力,将郑州送上了新能源汽车的赛道。

几乎同时,上汽集团乘用车郑州基地整车二厂也正式投产。

郑州基地是上汽集团旗下自主品牌汽车的最大生产基地,拥有60万辆整车及60万台发动机的生产能力。

部分整车厂商现有产能

据不完全统计,这七家整车企业的现有产能合计超过了200万辆。

这给了郑州冲刺新能源之都极大的底气。

但也要看到,产能≠产量,汽车≠新能源汽车。

正解局注意到,郑州的七家整车企业,除了比亚迪外,都以传统的燃油车为主。

像海马汽车、郑州日产、东风日产,虽然产能很大,销量却不好,这些车企的产能利用率不会很高。

真正有把握的产能,也就是比亚迪的40万辆。

郑州能在2025年实现新能源汽车产量150万辆的目标吗?

机遇

现在,我们就来分析一下,郑州达成150万辆目标的路径。

参考上海、西安、合肥等城市可知,这些城市的新能源汽车产业格局,要么是一超,要么是多强。

上海是典型的“一超”格局,即主要靠特斯拉一家超级企业,一年产量超过了94万辆。

合肥是典型的“多强”格局,即靠多家企业,比亚迪合肥基地产量为50万辆,蔚来工厂产量接近20万辆。

要达到150万辆的目标,郑州必须“两条腿走路”。

一是做大比亚迪基地。比亚迪郑州基地的规划年产能达到了100万辆,只要将比亚迪的产能拉满,就能贡献出100万辆。

二是推动其他车企转型。

上汽乘用车郑州基地,产能60万台,是上汽集团乘用车全国最大的生产基地。

继整车工厂、发动机工厂之后,上汽集团在郑州又落下“关键一子”——新能源电池工厂。

上汽新能源动力生产基地及配套设施项目,总投资20亿元,规划建设30万台(套)动力电池产能。

项目投产后,将助力上汽乘用车郑州基地向新能源转型。

上汽乘用车郑州基地

此外,一汽解放正在郑州投资建设一个年产10万台的中重型新能源卡车生产基地。

这样看来,150万辆的目标,并非不可能。

除了产业基础外,背靠河南腹地,也是郑州的底气。

2022年,河南省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加快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以郑州为中心发展整车产业,努力建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

2023年,河南将新能源汽车纳入重点培育的7个万亿级先进制造业集群、28条重点产业链倾力打造,印发实施《河南省培育壮大新能源汽车产业链行动方案(2023—2025年)》。

在河南,郑州承载着全省的希望,也必然将获得全省的鼎力相助。

也就是说,河南将以全省之力支持郑州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

产业发展,离不开健全的产业生态。

近年来,郑州坚持“整车+零部件”产业协同发展,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形成了涵盖传统燃油车、纯电动汽车、氢燃料电池汽车、智能网联汽车的多元化产品体系和制造、研发、检测、后市场等全产业链体系。

正解局更感兴趣的是,郑州在消费端的优势。

第三方机构发布的相关分析显示,郑州上榜2024年上半年全国城市汽车销量前十。

来自河南省汽车行业协会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郑州市累计销售新车25.75万辆,占全省的36%。

旺盛的消费需求,也将拉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

前段时间,“富士康撤离郑州”的话题引起热议。

郑州的富士康工厂是全球最大的苹果手机加工厂,巅峰时期年产手机2.95亿台。

2018年开始,郑州手机产量显著下滑,2023年只有1.43亿台,不及2017年一半。

2014-2023年郑州手机产量

受此影响,2024年上半年,郑州进出口总额为1978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20.7%,其中出口额同比下降幅度达到26.4%。

手机产量下滑导致外贸失速,郑州必须找到新的产业“引擎”。

目前看,这个新“引擎”,就是新能源汽车产业。

值得关注的是,今年7月24日,富士康母公司鸿海公告称,富士康科技集团将在郑州建设新事业总部大楼,一期投资约10亿元,布局电动车制造和固态电池项目。

手机代工商富士康,也在郑州布局新能源汽车产业。

这也可以看作是郑州新旧引擎转换的一个标志性事件。

郑州,要为飞行中的飞机更换引擎。

这是一次机遇,也是一场挑战。



温馨提示:微信搜索公众号【深圳之窗】,关注后在对话框内回复【资讯】即可获取深圳的各种资讯内容,包含深圳入户,深圳天气,深圳交通,深圳人文,同时,扫描关注文下企微号,可以了解深圳近期的各种福利活动优惠等信息



版权与免责声明:

感谢您访问我们的网站。请在阅读本免责声明之前注意以下内容:

1.该文章主要收集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2.本网站的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形式的建议或指导。用户应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信息的风险。

3.该文章主要来源于互联网,如发现本网站上的文章涉及侵权问题时,建议您立即联系本网站的站长或管理员进行删除处理。

相关推荐

儿童电话手表为何被“围攻”?

Oct 5, 2024

董事长跑路?永辉超市紧急辟谣

Oct 5, 2024

券商叫停员工朋友圈挂开户链接,监管有红线,不得委托,不得公开

Oct 5, 2024

价格拉平之后,电商平台新一轮暗战已经开始

Oct 5, 2024

老年玛丽苏,短剧的新蓝海?

Oct 5, 2024

超级利好后股指冲高回落,大资金正借道ETF入市?

Oct 5, 2024

00后吹爆,喜茶、霸王茶姬成为“婚礼酒水的神”

Oct 5, 2024

暴涨之后,然后呢

Oct 5, 2024

行业观察丨延迟退休正式落定,适老家具终迎大爆发!

Oct 5,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