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深圳资讯>>城事资讯>>正文

曾被老外抵制,如今狂赚百亿,国庆最“提气”国货,逆风翻盘

太提气了!

假期第二天,中国股市的热还在持续沸腾中。

不少券商交易软件崩溃,开户的热甚至吹到了菜市场大妈群体。不少券商喊出“1分钟极速开户”“假期不打烊 开户不排队”“7*24小时极速开户”。

不少股民一夜扬眉吐气,一早赚52万、赚300万…….有网友调侃,想让股市在国庆也加班。

这股提气劲,不仅体现在中国股市,如今还在国外上演。

今年,有人发现,中亚城市街道跑着中国公交车,巴黎埃菲尔铁塔下也是中国产巴士,就连伦敦的地标双层红色巴士,也将被国产的巴士取而代之。

不仅是欧洲,就连造车大国日本,都被 中国大巴 席卷了。

早在2019年,日本公交系统中超过30%的电动巴士都是比亚迪,要知道,日本人是具有强烈排外意识的,尤其像汽车这种工业化的产品,竟对中国大巴如此“双标”。

曾经的中国大巴,待遇还完全不是如此,不仅被欧洲人嫌弃又土又low,还被美国人集体抵制。

曾被欧美人视为“工业垃圾”的中国大巴,为何突然翻身了?

曾被骂“滚出加州”,

如今成为拉风神器

2013年,刚拿下美国长滩10辆大巴订单的比亚迪,就遭遇到一个晴天霹雳:

洛杉矶劳工局怒斥违反“劳工法”, 甚至突击查处办公楼,组织民众大游行,高喊着要“滚出加州! ”

后来,比亚迪美国公司的高管甚至回忆:

“我们参加2008年车展的时候,所有的中国供应商都被安排在地下室......车展方对中国品牌的尊重度也可见一斑。”

这不是中国大巴第一次受到冷遇了。

2018年,丹麦向全球招标纯电大客车,中国宇通的标书交上去,然而招标方一看是中国品牌,当众质问,为什么要相信一家中国企业?“中国企业,这里没有你们的路!”

甚至,美国阿尔伯克基市还搞出“退货门”闹剧,抨击比亚迪纯电大巴续航不足、电池过热、刹车有故障、车厢有裂缝……

别说在国外,在国内,很多长途大巴也被打上了“没落”的标签。50座的大巴车,上座人数多则10多人,少则几个人,一些长途客运站已从原来的三四十家缩减至现在的二十多家。

为何中国大巴如此不受待见?

首先,还是因为当时根深蒂固的印象。当时,在欧洲人眼里,中国客车就是廉价的“代名词”、耗油的“残次品”。

而且,本地的公交、自驾等出行方式,也更受本地人欢迎。

更重要的是,还有人怕中国企业给当地造成竞争压力。

在欧美地区,中国大巴制造企业被一些政客视为“工业怪兽”,在他们看来,中国客车厂商堪比“工业怪兽”,提出“中国客车威胁论”,就怕当地的企业被取代。

然而短短几年,一切就发生翻天覆地的改变了!

曾被嫌low的宇通,不光占领了丹麦,西班牙的机场,使用的公共摆渡车都成了宇通。

金旅、金龙、比亚迪等也相当争气,在越南、巴基斯坦、新加坡等市场订单不断。

比亚迪更是几乎席卷了伦敦,过去伦敦城的公共交通双层巴士基本都是本国自己产,但现在,全新升级的双层红色巴士几乎都是中国制造。

今年奥运期间,中国大巴在巴黎更是大出风头, 数十辆中国制造的大巴车,整齐划一在巴黎街头刷足存在感。

有数据显示, 我国出口的各类电动巴士超过了30000辆,预计到2027年,这一规模将会增长到70000辆以上。

曾经不受待见的中国土特产,彻底逆天改命了。

见招拆招后,

彻底逆天改命

中国大巴不仅杀出海外,口碑也是彻底翻盘,在海外创造了不少历史:

2019年,宇通向丹麦交付首批客车,丹麦人“试”了一年后评价:提速快、开着顺,绿色环保无噪音。

随着比亚迪工厂落地美国,还让一个市彻底“改了命”,兰开斯特居民失业率显著降低,兰开斯特市长都怒赞,这是“现象级成功”。

据说连工厂门口的马路,都被命名为“BYD Blvd”(比亚迪路)。

从被抵制到吹捧,为何中国大巴们集体开窍了?

第一,是很懂对症下药。

过去,中国大巴虽然在外国有对手,但奈何“对手太不争气”,很多当地人吐槽的体验,大巴都不能很好地反应解决。

于是,这也给了中国大巴们不少“空子”钻。

在巴基斯坦,当地风俗习惯是男女分区、分坐,海格干脆给客车改成中间四开门。

在沙特,为应对高温、干旱、少雨的气候,安凯把整车都涂上阴极电泳,防腐、防锈、耐盐、耐热。

在埃及,甚至为应对老旧的汽油型号,金旅大巴还“入乡随俗”,装上同样被淘汰的化油器发动机和磁带机。在日本,比亚迪也专门针对老人多的特点专门做了改进。

但光在细节上接地气还不够,更要在技术上。

欧美人之所以冒着本土公司被替代的风险,也要欢迎中国大巴,还离不开一点: 新能源。

按照欧盟减排时间表,2035年要禁售燃油车,2040年要减排90%,所以,大排量客车要加速淘汰,导致欧洲对新能源客车的需求飙升。

传统的燃油大巴,显然不符合欧洲如今倡导的环保政策,更关键的是,燃油大巴做不到的优势,新能源大巴却可以做到。

比如司机们最关心的续航,宇通大巴续航里程可以达到180公里左右,比亚迪给伦敦制造的双层巴士,续航里程更是突破了640公里。

电池也很能打,8年运营后电池的衰减不低于70%,比亚迪更是使用了全新的电池和新技术,每一项能力都是外国本土车没有的。

打不过,就只能硬着头皮加入。

第二,是干安全。

过去,中国大巴之所以被轻视,就是因为在工业制造大国日德等面前,质量似乎一直是短板。

想要让对方真的服气, 就必须要在他最在乎的地方上干极致,这也是中国大巴们这些年重点补习提升的功课。

2014 年、2021年,比亚迪电动大巴K9、K8M,分别通过美国交通运输署“炼狱”级Altoona测试。

这个Altoona测试有多变态?2.4万公里,都是强化坏路的耐久测试,K9、K8M不但成功通过,K8M甚至创出Altoona测试有史以来的最高分。

除此之外,中国大巴还通过了全球审查最严的欧盟整车认证(WVTA),经此一战,彻底改变了国产车“质量不行”的认知。

偏见没了,地位也自然高了。很多人想不到,这些年,比亚迪在几十个州跑马圈地,拿下80%的纯电大巴市场份额。

有了安全的底牌,车不仅卖得好,还可以卖得贵。

比亚迪在海外订单的单价水涨船高,在洛杉矶的订单更是达到单价680万,在高端市场站稳脚跟,彻底扭转过去低端的标签。

这是一个赢者通吃的市场,一旦领先,就很难在短期被超越。

终极绝杀:

看得见的技术,看不见的效率

如今,时代彻底变了。

曾经,在车展上趴在地上,对着外国车端详半天的都是中国工程师。

然而现在,日本人、美国人一个接一个的拆中国车,如今又有了新的拆车目标:中国大巴。

其实,在新能源汽车,不管是私家车还是大巴车,中国车都在全球拿下了妥妥的排面。

表面上,是老外们看得见、摸得着甚至花几年也能学得会的技术实力。

但背后,实则是外国同行们难以企及的绝杀技: 中国越来越强的产业链碾压。

众所周知,要想大规模造车,就得有完善的产业链。

这也是过去欧美人垄断汽车制造领域的底气,但如今,随着新能源时代的到来,欧美人却发现,这个曾经自己引以为傲的优势,不知何时来到了中国人的手上。

经过十几年发展,我国的新能源汽车,从产业链再到技术结构,早已完成多轮升级,效率也是相当“夸张”。

比如今年上半年,百路家客车的海外订单就有300辆。中通客车的海外订单,2月份更是一次性向沙特交付了1022辆车。

生产规模和效率起来了,哪怕处于二三梯队的企业,都有机会去占领海外市场。

不仅效率极高,在产业链的优势下,赚钱能力上很多国家也是望尘莫及。

比如成本管控,宇通客车明显好于其他车企。随着电池成本下降叠加规模效应,原材料成本占收入的比重持续下降,2023年已降至50%以下,而一般的客车企业的原材料成本占比均在70%左右。

叠加如此多的利好buff下,据荷兰咨询公司Chatrou CME Solutions数据:2023年,以宇通、比亚迪、中通为代表的中国客车,占据了欧洲1/3的纯电份额。

中国厂商在新能源上的领先,看似是技术之争,其实是路线之争。

以电池为例,当年,面对三元锂和磷酸铁锂的“路线之争”,中国客车厂商选择了能量密度低、安全性高的磷酸铁锂;而欧洲人却选择了三元锂。

在很多国家不看好新能源车而大力发展氢燃料车,国内很多省也全力推动产业链发展,整车、零部件、后市场一体化,最早探索产业链布局,一干就是十几年。

然而现实证明,欧洲人发现自己的路线依然不太行,据说伦敦原本想自己制造新一代大巴,无奈技术不够成熟,最终还是找到了比亚迪。

英国汽车经销商Pelican的总经理理查德更直言不讳, “中国的新能源技术,至少领先欧洲5-10年”。

一个数据更夸张,在中国,从电池到电机,各种零部件的产业链相当成熟。全球排名前十的动力电池厂商,6家在中国,欧美一家都没有,很多新能源车企还没上市就死在烧钱上。

中国大巴能翻盘,靠的不是运气,而是啃下最难的硬骨头。

“每卖三辆就有一辆是比亚迪。”、“每几辆就是宇通”,过去想都不敢想的成就,如今也都在一一实现。

然而赢得订单,并不是终点。

从产品出海到技术与标准出海,从给人代工到全世界建工厂 ……中国大巴还有很多的野心。

更恐怖的是,未来几年,海外新能源客车市场仍是一片蓝海。

据国盛证券统计,海外新能源客车销量从2017年的0.1万辆提升至2023年的1.9万辆,渗透率由不足2%快速提升至2023年的10%以上,未来潜力依然巨大。

可想而知,中国大巴们已经充分占据先机,快速占领市场后,下一阶段又将爆发怎样的威力。

有人说,或许将来国外的人,只会认识中国的品牌。

从吃灰到吃香,大巴的逆袭,也是中国制造的缩影。



温馨提示:微信搜索公众号【深圳之窗】,关注后在对话框内回复【资讯】即可获取深圳的各种资讯内容,包含深圳入户,深圳天气,深圳交通,深圳人文,同时,扫描关注文下企微号,可以了解深圳近期的各种福利活动优惠等信息



版权与免责声明:

感谢您访问我们的网站。请在阅读本免责声明之前注意以下内容:

1.该文章主要收集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2.本网站的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形式的建议或指导。用户应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信息的风险。

3.该文章主要来源于互联网,如发现本网站上的文章涉及侵权问题时,建议您立即联系本网站的站长或管理员进行删除处理。

相关推荐

在北京,年轻人为什么看不上东三环了?

Oct 6, 2024

华尔街大佬Tepper:大力押注中国股票,买入一切

Oct 6, 2024

吸金千亿,10天成交超1400万元,国庆游玩“C位”是它

Oct 6, 2024

作为打工人,我凭什么给老板换位思考?

Oct 6, 2024

亏损的美团,终将缺席AI

Oct 6, 2024

端到端能带来新春天?深扒分裂的无人驾驶行业

Oct 6, 2024

如何为求职者提供更好的应聘体验?

Oct 6, 2024

《日光之城》开播,这一次国剧带领观众看见真实的西藏

Oct 6, 2024

中国金店,开进东南亚

Oct 6,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