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深圳资讯>>城事资讯>>正文

AI PC大爆发,下一个超级风口来了

IFA(柏林国际电子消费品展览会)与云栖大会——在9月接连参加的两个重要活动上,AI PC都成为焦点话题。比如联想在IFA一口气发布10多款AI PC且将价格线拉到800美元,在云栖大会上又带来了包括AI PC在内的“全栈AI”解决方案。按照Canalys的最新统计,联想AI PC出货量环比增长高达228%。在AI PC驱动下,联想二季度取得强劲的业绩,营收1119亿元,同比增长20%。

吃到AI PC红利的,不只是联想。来自Canalys的报告显示,2024年第二季度,全球PC出货量达6280万台,同比增长3.4%,这是多年下跌后的首次反弹,其中AI PC的出货量为880万台,已占本季度PC总出货量的14%。

AI PC成为PC甚至硬件行业的现象级增长点。为什么率先吃到AI红利的是PC而不是手机或其他设备?对企业来说,AI PC又将带来什么、改变什么?回答这些问题,我们需要了解清楚AI PC的前世今生。

AI PC的前世:从深度学习到大模型的“AI+PC”

AI技术已出现多年,2016年,随着AlphaGo在围棋比赛中战胜李世石,深度学习技术迎来爆发。不过这一阶段AI最理想的承载设备是移动终端,比如搭载语音助理的智能音箱、智能手机、智能家居;再比如实现“千人千面”内容推荐的短视频、信息流应用。PC也没有置身事外,“AI+PC”早已发生。2014年微软就发布了Cortana(小娜)并整合到Windows中,2016年苹果将OS X更名为MacOS并首次引入Siri,百度、360、谷歌、搜狗等PC互联网巨头推出了以图搜图等AI应用。

2022年底,ChatGPT面世,大模型技术爆发,AI的核心价值从深度学习的“感知与交互”,升级到大模型的“认知与决策”,这使得机器可以接替人类完成大量任务,如创作、统计、办公等等。AI内涵的变化,也使得PC成为其核心载体。年初360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周鸿祎就指出这一点:

“AI作为新的生产力,其产品功能在PC上实现和使用更加方便。在国外一些新兴的AI应用场景中,产品的首个版本也都是基于PC ,这对国内PC行业发展意味着一个机会。”

周鸿祎的判断已被市场验证。来自similarweb的数据显示,5月全球AI产业来自PC屏的流量占比47%,环比增长8%,PC成了大模型落地的主要载体。用户在PC上使用生成式AI软件创作视频图片等娱乐内容,但更多则是在用AI软件工作与学习,比如创作、设计、编程、搜索以及数据处理。

于是头部AI大模型软件开发者都将PC作为核心渠道去做推广。在云栖大会我跟大模型头部公司月之暗面(Kimi开发者)交流时,他们强调Kimi“在PC端用户规模是行业第一”;无独有偶,字节旗下的豆包在这几天推出了PC版……家家都在强化PC端布局,将PC当核心渠道去做推广。

这一趋势也从360相关数据中得到印证。2024年1月-7月,360商服行业AI业务客户的数量及消费都有大幅增长,其中Q2季度同比23年涨幅达341%,PC搜索则是AI业务客户投放最多的产品,占比高达98%以上。

360商业化行业三部总经理于世俊指出,面对PC端AI用户的高速增长,除了传统的搜索、展示类广告之外,通过打通360软件管家可以实现软件一键调起和下载,极大缩短了转化链路。而360AI甄选平台、360AI大会员等产品,在为AI应用开发者和用户搭建桥梁的同时,也为AI工具类产品的营销推广抢占了场景布局先机。

“AI+PC”正在加速,不过随着PC端的AI需求愈发强劲,AI+PC很难从根本上满足企业、个人的大模型应用需求。

一方面,PC上的AI应用,不论是WEB网页版,抑或是客户端软件,都还太少。来自秒针的调查显示,还有近8成用户期待AI功能可融入PC。

另一方面,传统PC在爆发式的AI需求前已捉襟见肘。在今年年初,周鸿祎在展望2024年AI大模型发展趋势时就指出,“在把大模型做「大」的同时,做「小」也是一个重要的趋势,使大模型能够搭载在手机、电脑,各种物联网设备上。”且从企业信息安全、隐私保护角度来说,需要把大模型私有化,在PC上应用也有更大优势。当用户希望将更多数据放在端侧处理时,PC算力已越来越难以满足端侧大模型的部署需求。

于是,在“AI+PC”的基础上,AI PC应运而生。

应用生态正在壮大,品牌营销先干为敬

AI PC的定义并无标准。在算力层面,微软对AI PC提出了要求:Windows 11 AI PC的核心标准就是 NPU 拥有至少 40TOPS 的 AI 算力。在这一基准下,Intel、高通、AMD、英伟达等芯片巨头,以及联想、戴尔、惠普、华硕、华为、小米、荣耀等硬件巨头不谋而合,共同推动AI PC普及。今年3月,苹果也推出了自称“最佳的AI消费级笔记本”的MacBook Air (M3版)跑步入场AI PC;前几天的IFA上,高通最新发布的骁龙X Plus(8核)移动平台将AI PC的硬件门槛进一步降低。

(联想在IFA期间发布的AI PC产品,图源:雷科技)

但AI PC并不等于“高性能PC”,真正让AI PC超越传统PC体验与价值的,是应用生态。iPhone或者安卓手机只是智能手机,开发者们开发的数百万计的App才是移动互联网。同理,如果没有繁荣的应用生态,AI PC就是沙上之塔,无源之水。

构建AI PC应用生态,软件巨头已在行动。微软要用copilot颠覆用户使用操作系统以及Office等办公软件的体验,其使命从“要让每个桌面拥有电脑”升级成“要让每个人拥有copilot”,而Adobe、WPS、钉钉等等头部办公软件巨头也都在All in AI。

积极给AI PC应用生态添砖加瓦的,还有互联网巨头。

比如“AI搜索”就以全新的交互逻辑与产品价值,得到越来越多用户青睐。谷歌、百度、360、天工、秘塔、微信、讯飞星火等玩家都在加码AI搜索,其中来自“AI产品榜”的数据显示,2024年8月,360AI搜索蝉联全球访问量最大AI原生搜索引擎,结合Similarweb公开数据,360AI搜索用户访问量已超2亿。

再比如,AI让浏览器从“网页浏览工具”变为“智能助理引擎”,嵌入AI大模型以及AI助理的浏览器,可满足用户专业场景下的个性化服务需求。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AI PC催生的AI应用生态,大部分可“向下兼容”,即适配传统PC,特别是基于云端的AI应用,比如AI搜索、AI浏览器、AI办公、AIGC创作等等,均可在传统PC上运行。鉴于AI PC渗透率超过50%仍需几年时间,可预见,AI PC将与“AI+(传统)PC”长时间并轨发展,PC端的AI应用生态爆发,则是共同的结果。

而对企业来说,不论是“AI+(传统)PC”抑或是AI PC,当前最大的机会均是品牌营销。

第一,AI驱动PC大盘反弹,更多的PC,更多的用户、时长与流量。

PC流量正在成为新的价值洼地。AI的出现,正在让PC这片草原,再度水草丰沛。Canalys预测,2024年PC出货量将增长8%,重返增长的动力主要来自AI PC,预计AI PC出货量在27年所有PC中的占比将达到60%。PC正在成为不多的有增量的媒体形态,对品牌营销来说,重返或重注PC正当时。

第二,PC具有独特的营销价值,可与移动、线下、电视等设备互补。

1、PC具备特定人群最强的触达能力。一类是典型的PC高度使用人群,如中青年、一线城市、高知人群、高收入、高消费力人群;二类是AI应用“先锋人群”,如IT从业者、大学生、白领、设计类人群、新媒体从业者等。如果品牌想要抓住以上人群,可重点关注PC场景。

2、PC具备更深度的决策影响能力。用户在PC做消费决策往往是理性驱动的长链路决策,比如买数码3C家电,买房买车,买保险,报培训班,长途旅游等等。对于这些理性长链路决策消费,PC具有极强影响力,且不可替代。

3、PC具备更强势的存在感以及可见性。简单地说就是广告可以更大,出现可以更久/更高频,因此PC屏对营销内容的传播和渗透效果优于移动端,而区别于户外、电梯、电视等大屏,PC屏又具有可交互的能力。

第三,AI应用爆发,PC营销升级得天独厚。

AI大模型正在重塑营销的方方面面。具体实践上,PC将是AI营销的关键阵地。在AI技术加持下,不论是“AI+PC”还是AI PC,都让PC在用户洞察、“千人千面”的个性化营销、交互体验等层面拥有独特的AI营销能力。

比如360智慧商业推出的“AI品直”广告,就基于大模型技术与AIGC数字人,重新定义了搜索行业常见的品牌直达广告,让用户在搜索相关品牌词、产品词时,可与数字人多轮互动,还可在多轮引导问答后助力转化。可预见,在AI PC以及更多完成AI化升级的终端上,这一类AI营销都将变得更加普及。

未来,手机、平板、电视、汽车等所有智能设备都将变为AI设备。面对AI无处不在的时代,品牌必须要做好准备,而做好AI时代的PC营销,是第一步,也是关键一步。

AI PC的未来:AI PC+,将成下一个超级风口?

AI应用生态的繁荣,不是AI PC发展的终点。比硬件更重要的是软件生态,比软件生态更重要的是背后的产业。

如果用互联网的发展来类比,从“+互联网”到“互联网+”,随着互联网技术应用的深入,催生了新服务、新模式、新业态,推动了行业和经济发展的的黄金十年。沿着这样的逻辑思考,AI PC也将从“AI应用生态”进一步深入到各行各业,形成“AI PC+”的新浪潮。AI PC将通过集成海量智能体,彻底变革企业的经营模式与用户的生活/工作/学习方式。

当 “AI PC+”重塑不同行业的服务流程与体验时,企业的经营将迎来变革,比如产品形态、商业模式、服务形式……其中品牌营销也面临新的挑战与机会,比如如何在智能体与用户的交互中进行见缝插针的“引导转化”?如果未来人手都有一个AI个人助理,那么品牌究竟该和用户还是和AI“搞好关系”?都值得品牌思考。

此外,在“AI PC+”阶段,AI PC也将与不同硬件更加深入地融合。如今包括苹果、华为、三星、联想、小米在内的所有厂商都在强调多屏协同,让数据可流转、应用可协同、内容可分享,让用户在全场景下拥有平滑一致的体验。比如小米力推的“人车家生态”,再比如微软、苹果、华为则在“爆改”OS以迎接AI时代的多屏联动趋势。

在多屏协同场景下,AI PC既是绕不过的枢纽节点,也是全新的价值锚点,它在营销层面,可与手机、PAD、汽车甚至家电等深度协同,基于数据、场景与内容的融通,对用户进行全场景覆盖加深记忆,高效传递品牌信息。

总之,品牌可抓住PC在AI时代的独特价值与差异定位,在破解线上流量枯竭难题的同时,拿到通往AI营销与AI PC+时代的船票。一些有前瞻性的互联网营销平台也已推出AI营销解决方案,比如360智能营销云AI产品矩阵可助力企业提升服务效率及质量,被应用在教育、政务、会展等行业。

写在最后:

我认为,AI PC关乎重大,PC本身已被重新定义:不再是个人电脑,而是个人计算。早在2009年,时任英特尔CEO欧德宁就提出,世界正从个人电脑时代(Personal Computer Era)演进到个人计算时代(Personal Computing Era),这一概念在当时十分超前。

现在看来,今天爆发的AI PC,就是“个人计算”的终极形态:基于AI对硬件、软件进行重新定义,PC将成为装满智能体的设备,将真正以用户为中心去处理各种任务:作为生产力工具时,不断提高工作与创作效率;作为娱乐与生活计算设备时,持续提升用户体验。AI PC将作为每个人的随身计算“魔盒”,以每个人最忠实的个人助理身份,服务于其工作与生活的方方面面。在AI PC服务好每一个人时,深入到产业,为企业所用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



温馨提示:微信搜索公众号【深圳之窗】,关注后在对话框内回复【资讯】即可获取深圳的各种资讯内容,包含深圳入户,深圳天气,深圳交通,深圳人文,同时,扫描关注文下企微号,可以了解深圳近期的各种福利活动优惠等信息



版权与免责声明:

感谢您访问我们的网站。请在阅读本免责声明之前注意以下内容:

1.该文章主要收集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2.本网站的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形式的建议或指导。用户应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信息的风险。

3.该文章主要来源于互联网,如发现本网站上的文章涉及侵权问题时,建议您立即联系本网站的站长或管理员进行删除处理。

相关推荐

刘强东,将收获第6家上市公司

Oct 10, 2024

股权投资新范式

Oct 10, 2024

为什么很多富豪看起来很“抠门”?

Oct 10, 2024

估值4亿美元的AI代码编辑器,OpenAI和Midjourney都在用

Oct 10, 2024

这个国庆,AI混成了“地头蛇”

Oct 10, 2024

新一轮运河建设热潮重塑经济版图

Oct 10, 2024

后流量时代,代言拼什么?

Oct 10, 2024

OpenAI 突然推送推送高级语音模式「Her」,又抢了谷歌风头

Oct 10, 2024

在地化拯救不了高星酒店

Oct 10,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