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深圳资讯>>城事资讯>>正文

「跳海」酒馆完成数千万元天使轮融资,还要开酒店和长租公寓|独家

跳海酒馆

作者 | 杨亚飞

编辑 | 乔芊

获悉,社区酒馆品牌「跳海」已完成数千万元天使轮融资,本轮投资方为挑战者创投。跳海创始人梁二狗(本名“梁优”)告诉 36 氪,这笔钱计划用于主营业务拓展、会员体系搭建以及酒店公寓新业务的探索。

跳海是近些年快速长大的现象级酒馆品牌,规模在行业并不突出,目前仅有 30 多家店,但他们是小红书平台上被讨论最多的酒馆品牌,尽管他们从没有在三大平台(抖音、小红书、大众点评)打过广告。

跳海最早诞生于北京胡同里的home bar,梁二狗在家做啤酒,另一位合伙人随易做鸡尾酒,每周开放 1-2 天,交 100 多块钱随便喝,微信群最早只有 2、30 人,一年后变成了 500 人大群。

在群友的怂恿下,梁二狗 2019 年在后海边开了第一家店,一周后便登上了西城地区酒吧第一名,这让这之前从未干过酒馆生意、自嘲“互联网创业狗”的梁二狗,从中嗅到了机会。

跳海如今已经在北京开出 10 家店,但他们最开始并没有遵循常规的加密开店策略,第二家店直接扎到离北京两千多公里的广州,这么做是为了验证他们的模式,放到一个新市场能否成立。

“广州店如果开折了,我就回北京接着开,”梁二狗说,他深受精益创业理念影响,要通过最小的试错成本去验证一个业务。他们最近还在筹划到新加坡开店,验证是否会受到国别的限制。

梁二狗的总结里,跳海的模式核心是两点,一是“先有人再有店”,尽可能把私域流量做大,把流量掌握在自己手里。二是吧台开源,招募兼职打酒师,由他们决定店里放什么歌,办什么活动。

跳海是一个“偏文科生创业的团队”,梁二狗学的是法律,合伙人随易是媒体人转型创业,他们 95% 以上的员工都不是酒吧行业,有书店店长、牙医、幼师等等。截止目前,他们积累有上万名打酒师,但全职人员只有 100 多人。

跳海自定位是一家社区酒馆,他们希望给门店周边 5km 的都市人,提供一个进行泛社交、表达自我的公共空间,且在管理上,给一线人员赋予高度的权限,不仅是经营者,也是“居委会大妈”,负责维系社区的连接感、归属感。

今年是跳海扩张最快的一年,上半年他们门店数翻了一倍,覆盖的城市从去年的 7 座,扩大到 15 座。在酒馆之外,跳海也在尝试往年轻人“住”的业务延伸。

梁二狗说,跳海模式是围绕人群做生意,酒馆只是先跑出来的业态,是一个社交和内容发生的地方,但城市年轻人对住也有普遍焦虑,他们希望打造长租公寓和目的地酒店,让年轻人可以住得开心,但仍然会采用轻资产模式,输出他们专长的运营能力。

跳海酒馆

以下为 36 氪与梁二狗的对话精简:

跳海不是一家“老板店”

36 氪:跳海的打酒师是一群什么样的人?

梁二狗:跳海的模式创新类似古典互联网。在美团骑手角色出现之前,商家要自己送外卖,但美团把这个角色开源掉了。在跳海打酒师角色出现前,酒吧要自己雇服务员,跳海把这个角色给开源掉了。

现在报名的有超过1万名打酒师,每个店每天额定要排1~2个新的打酒师,同时还有线上新增报名。这1万多人还没有完全上岗。

比较典型的是25岁到35岁城市白领,主要是媒体、互联网、金融、自由职业者,还有一部分大学生。90%以上的人不是为了赚钱。很多人有做酒吧或者咖啡店老板的梦想,跳海让大家至少有一天来体验。上岗三次后可以转正,就会有薪水,底薪加提成。

36 氪:这样是为了控成本吗?

梁二狗:一方面是降低成本,我们人力成本在15%以内,比行业头部少10~15个点。同时也扩大了宣传,我们没有在三大平台花钱投放,基本没有Marketing的费用。另外,也能塑造多元的品牌调性和内容。传统的市场部需要每天做用户洞察,是处理数据的 CPU,跳海是用相对去中心化的方式做。

36 氪:打酒师为什么能够开源?

梁二狗:最主要的原因是产品交付门槛低,只有产品交付门槛低,更多的人才能参与进来,一旦我们是卖调酒的就不行了。让更多人进来,是为了打造个性化场景。来店里喝酒,喝的是场景,所有的线下业态,在前端都有个性化阐述的机会,个性化阐述带来附加值。

跳海的打酒师模式,从商业层面的考量,是从大的意见领袖到身边小的 KOC,同样提供影响力,还能建立某种信任关系,跳海至少有一半用户是靠朋友或者口碑推荐。

从第一性原理倒推,我们的运营相对去中心化,重视一线的个性化运营经验,市场和运营中台主要抓到大家的信息,了解每家店今天发生了什么,你觉得值得讨论的东西是什么?尽量不干预一线的做法,这反而能带来社区感。

36 氪:雇佣大量兼职打酒师,给他们很高权限,怎么统一社区共识且保证参与感?

梁二狗:我们内部说法是“ios+安卓”,ios 是社区共识,我们有三条价值观,站在背面、反对经验以及分享和共创。我们现在有1000多个微信群,通过电子日历、月刊、年度颁奖等不同方法强调价值观,这是 ios 的部分。安卓其实是开源,所有墙面都是开源的,结合每个店的空间配套做开源,让新人能不断参与进来,同时通过反复的物料和活动确认价值观。

围绕人群做生意

36 氪:做社区酒馆开到全国,怎么融入到不同的社区?

梁二狗: 我们内部店铺类型分两种,一种叫主题店,像village店、stage店、park店、base店,在地性没那么强,一种是社区店,我们 70%-80% 都是社区酒馆,人是有公共性的诉求的,而很多人尤其是新进入一个城市,客厅空间是比较缺失的。

跳海跟海伦司不在一个行业,跟阿那亚在一个行业,本质还是围绕人群做生意。酒馆天然很有意思,一切都是夜间的,是人的b面。坚持吧台开源,会让我们跟当地 5 公里范围内的客群一起,塑造出一家个性化的店。

36 氪:第二家店为什么就选择异地进到广州?

梁二狗: 我想试试我们总结的吧台开源、先有人再有店这种理论,放到一个新的市场能不能成立,我的任务就是保证试错不会疼。如果广州店开折了,就回北京接着开。我深受精益创业影响,通过最小的试错成本去验证一个业务,新加坡如果能验证成,说明我们至少不会受到国别的限制。

36 氪:怎么落地下来的?

梁二狗: 从选址开始,我把我有限的认识的二三十个广州朋友,跟当地的一位朋友,现在他是跳海整个品牌的合伙人,我们俩怼了一个50人群,告诉大家要开店了,从选铺位,到吧台造型、马桶选择,都在群里投票,到开业时,一个半月,群从50个人变成两个500人群。这一套变成了我们新城启动的标准方法。

36 氪:因为社群的原因,顾客对你们的一些新尝试也会有更高的耐心?

梁二狗: 对于一个用户来讲,他了解的跳海不是全国有很多家店的跳海,只是家旁边或者跟朋友去的那一晚的跳海。人不可能每天在酒吧喝酒,这就是线下的好处,做不好顶多骂你,做好了对内部是有认知提升的,内部认知很重要,能帮助最小成本试错。

36 氪:星巴克新任 CEO 最近也重申“社区咖啡馆”定位,跳海跟他们的区别是什么?

梁二狗: 社区是人最顶层的需求,关于归属感,跳海英文名叫 Pub而并不是 bar,在西方社会,Pub 扮演的是人的社会关系在当地的一个总结。

线下氛围感是不可替代的,我们跟星巴克的区别在于时间段的不同,白天天然属于主业,夜晚属于工作之外的生活,我一直强调的价值观“站在背面”,是让大家在8小时工作之内没法得到社会承认的身份,在这里得到承认,交到朋友。

今年是最快的一年,但还不够

36 氪:上半年餐饮消费比较疲软,你们这种酒馆生意是否会更受影响?

梁二狗:我们没有降价,流水也在随着店铺的扩张还在涨,我们相信用户真正有价值的需求,是不需要降级的。不只是吃饱喝足,也有身份认同,这是真正的能够经受考验。

我们坚定看好消费,不然我们今年上半年这个行情不可能一直以自己的钱来投入,今年是我们最快的一年,城市数跟门店数都翻了一倍,而且是在逆势的状况下,上了自己所有的筹码扩张。

36 氪:这是跳海第一次拿机构的钱,是什么时候考虑这件事的?

梁二狗:我们跟很多机构聊过,大家也很感兴趣,并不费劲促成了这件事。跟挑战者创投认识很久, 2020 年只有一家店的时候大家就聊过,有相互信任基础。

我们自己有不错的利润,但是扩张不够快,没办法支撑今年的发展计划。300 家的跳海酒馆这个事已经在我心里验证完了,但酒店和公寓新业务待验证。

36 氪:是什么时候开始考虑做酒馆之外的新业态的?

梁二狗:在21年开始琢磨这件事,在我心里跳海模式大概能开到两、三百家,千店万店不太现实,因为我们非标。但是用户粘性高,30多家店在小红书上干到酒馆第一,而且没花过钱。这里面的商业能量,我后来想,还是在社群,在人与人之间的连接。



温馨提示:微信搜索公众号【深圳之窗】,关注后在对话框内回复【资讯】即可获取深圳的各种资讯内容,包含深圳入户,深圳天气,深圳交通,深圳人文,同时,扫描关注文下企微号,可以了解深圳近期的各种福利活动优惠等信息



版权与免责声明:

感谢您访问我们的网站。请在阅读本免责声明之前注意以下内容:

1.该文章主要收集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2.本网站的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形式的建议或指导。用户应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信息的风险。

3.该文章主要来源于互联网,如发现本网站上的文章涉及侵权问题时,建议您立即联系本网站的站长或管理员进行删除处理。

相关推荐

CIS,新竞赛

Oct 11, 2024

字节跳动卖耳机送“豆包”,但它还不够有竞争力

Oct 11, 2024

酒店退房好像一夜之间都不查房了?为啥酒店规则大变了?

Oct 11, 2024

9.9元的价格战不香了,品牌种草新咖啡,国庆卖爆了

Oct 11, 2024

1小时拿下千万GMV,郭有才“改头换面”了

Oct 11, 2024

火爆的银河E5和小鹏M03,挤走了谁?

Oct 11, 2024

日系车在中国陷苦战,加码发力印度

Oct 11, 2024

神车帕萨特降价搏命

Oct 11, 2024

一个价值千亿的命题,中国化妆品如何对抗医美蚕食?

Oct 11,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