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深圳资讯>>城事资讯>>正文

“宁王”急了

曾毓群的确要出来给自己“降降温”了。

9月27日晚,宁德时代创始人曾毓群罕见公开回应媒体报道,表示“暂未考虑收购包括一道新能在内的光伏企业”。

此前,宁德时代背着钱袋子,“着急”入场光伏圈,被传得众人皆知。

9月9日,就有媒体报道这家动力电池巨头欲以40亿元的价格收购一道新能,后者位列国内光伏组件出货量第8名。之后传闻继续升级,潜在收购对象变成了光伏组件四巨头——隆基绿能、晶科能源、天合光能和晶澳科技,甚至有“必取其一”的气势。

即便曾毓群出来辟谣,但光伏行业里“几乎”没人信。记者沟通中发现,行业里有一个基础的共识:宁德时代并未放弃光伏业务,也不可能放弃光伏业务。

因为已经成为宁德时代第二大业务的储能“不容有失”。刚刚发布的2024年半年报,动力电池业务依然是其大头,占总营收的68%,储能业务占比上升到17%。重要的是,动力电池业务营收同比减少了19.2%,储能业务同比却增长了3%。

这还是在它被“围攻”的情况下发生的。几乎所有中型规模以上的光伏企业在2023年开始进军储能市场,在光伏价格极度内卷的背景下,光伏企业把储能作为利润点,疯狂向客户推销“‘光伏+储能’一体化”的概念。

今年开始,国内外储能市场因光伏企业的涌入均迎来爆发式增长。截至8月,国内储能新增装机49.03GWh,市场规模约500亿元,同比增长达到128.9%,美国、欧洲、中东等市场的增速也均超过100%。

而宁德时代没有光伏业务,在市场竞争中“少一块”,很被动,相当于将储能市场“拱手相让”。

在浙江一家锂电池企业的工厂里,工人们在忙着把储能电池放进铁皮柜里,铁皮柜上的品牌标志属于一家光伏企业。该企业业务负责人告诉记者,这批产品是光伏企业订购卖给欧洲市场的,“它们有客户,从我们这里采购储能电池”。

在储能最核心的新市场——中东,宁德时代也在慢慢“离席”。阳光电源之前主要由宁德时代供货,但在其在中东新签订的7.8GWh项目中,变成了与中创新航合作。

“现在的中东市场,基本上是‘结对子’。”被一家光伏企业派去沙特负责项目开发的小吴告诉记者。掌握客户资源的集成商更青睐本身实力较弱的电池企业,以让自己能在合作关系中占据一定的主导地位。

虽然宁德时代管理层并没有公布过多对储能业务的战略目标和规划,但在新能源汽车激烈的价格战,以及增速放缓的当下,储能业务是明确的潜在增长点。其他动力电池公司也早就开始下手,比如比亚迪已经在非洲和南美洲推广自己的光伏业务。

本来面对着一个好的并购机会,光伏行业经过近一年的价格战,一些腰部企业面临市场“出清”。相比于股价高点,很多光伏企业的市值都缩水近九成。但“心急”的宁德时代,手握巨额现金,却没有处在一个好的谈判状态上。

或许真如曾毓群所说,宁德时代不会收购一家光伏企业,但谁都明白,它肯定绕不过光伏。

01 宝座动摇

如果一块电池既能适配新能源汽车,又能适配储能系统,绝大多数电池企业在前两年都会选择前者,它们谁都想不到储能也会成为一个万亿级行业。

储能开始被重视,是在2021年之后。各省逐步印发新能源强制配置储能电站的政策:每建一个光伏电站,就需要配置光伏容量大约15%的储能电站。

海外市场空间也在那时被打开。海外电价在2021年经历了较大波动,投建储能系统可以实现在电价低的时候买入电,电价高的时候卖出电,能极大稳定投资回报率,甚至赚钱。

宁德时代的储能业务也是在2021年开始放量增长。在前一年,这块业务的营收仅约20亿元,占总营收的3.86%,一年之后飙升至136亿元,占总营收约10%。

但那个阶段还处在国内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增长期,电动车销量同比增长都超过100%,锂电池供不应求,宁德时代的市场资源还是极度偏重在动力电池业务上。

即便如此,宁德时代还是稳稳地占据储能市场的头部位置。当时,市面上已经出现了像海辰储能、瑞浦兰钧等专门做储能电池的公司。

宁德时代的储能业务在海外则是绑定了全球最大的经销商——特斯拉。不为人知的是,特斯拉在储能业务上的收入约60亿美元,全球市占率约15%,位居第一。现在储能已经成为特斯拉业绩的一个重要支撑点,今年二季度,特斯拉发电和储能业务营收约30亿美元,同比增长约99.7%,总营收占比约12%。

宁德时代对市场的控制力也体现在电池尺寸上,这甚至决定了国内各个电池工厂和产线的标准。

2020年,宁德时代推出了规格为280Ah(安时,储能电池容量单位)的磷酸铁锂电芯,很多后来进入的电池厂都是第一次造储能电池,只能“照抄”,也做280Ah的电芯。“271、272、273……什么数值都能做,如果不是宁德时代做280,为什么要做280?”曾有某电池公司资深电池工程师向《中国企业家》表示。

但这个“控制”在今年开始松动。

现在市场上客户采购量最多的电芯规格为314Ah,最开始推这个产品规格的就是阳光电源。“一方面314Ah恰好可以组成5MWh电池子阵,另一方面从电池到成组的损耗更少,客户的初始投资成本更低。”阳光电源曾官方解释了这个技术选择的原因。

储能企业纷纷推出“300Ah+”的电池规格,而且具体数值五花八门,完全“打破”了原有的产品格局。

小吴告诉记者,为了满足客户的标准,几个生产车间马上要进行升级改造。“这一年大大小小的改造已经有很多次了,每次就牵扯到之前的设备报废,但是像阳光电源这样的光伏企业手上有客户,得按照人家的要求改造,不改造订单就没了。”

“我们之前还有很多老款电池的库存,没办法,只能低价清库。”他没有明说,但所谓的“老款”很可能就是指象征宁德时代“统治力”的280Ah产品。

02 中东战火

现在储能业务最激烈的战场在中东。

今年7月,阳光电源在沙特中标7.8GWh容量的储能项目,刷新了全球最大储能项目的纪录。沙特官方政策显示,今年沙特将会释放出16GWh容量的储能项目,仅沙特一个国家的储能市场规模,就相当于国内市场一个季度的装机量。

更重要的是,中东的储能项目大多采取一次性大规模招标的形式,如果企业能搞定一个订单,全年销量无忧。“在中东拿下一个订单等于国内几十个订单,但是多花的成本可能就10%,与其费心在国内铺渠道,不如做中东。”小吴说。

而且利润情况更好,国内的招投标规则一般是最低价中标,中东客户却不认低价。“他们要的是一定价格下更好的品质,越给他们开低价,反而越质疑你的产品品质。”小吴说,去年中东客户还会指定电池供应商,“他们只信赖头部企业”。

这有其特殊性。储能系统需要放在户外,而中东地区是世界上最不适合储能电站的地区之一,因为其高温、干燥的天气,储能电池起火风险大。

这也使得“储能集成商”这个角色在中东格外重要。储能电池在生产过程中会有性能差异,厂家只能针对其在实验室情境下做模拟仿真实验,实际运行五年、十年后的性能根本无法保证。而一旦被中东客户检查出来跟投标时承诺的参数不同,会被索赔几亿元甚至十几亿元。因此,需要储能集成商把所有电池检查筛选一遍,才敢去投标,这对应着庞大的工作量。

以至于中东客户在发布招投标需求时,只接受储能集成商投标,而拒绝电池企业单独投标,顶多会指定电池供应商清单。 除了对建设过程有要求之外,更重要的是后续的运维、质保等。

这使得宁德时代在中东的地位就很“尴尬”,因为它很难成为储能集成商。此前基本是直接交付,宁德时代在当地并不具备运营和服务能力。

受到中东客户信任的集成商主要有两类,一类是电力工程公司,比如科华数据、上能电气,一类是光伏相关公司,比如阳光电源、晶科能源。它们通常在中东销售产品很多年了,有当地的关系和渠道。中东客户认为这些企业有一定的专业性并且了解国内企业,经常在招投标时咨询这些企业,还会主动邀请它们参与招投标,帮其“管控”储能电池。

“项目遇到问题客户只会去找储能集成商,让他们解决。”小吴告诉记者。电池企业想要打开中东的储能市场,就必须和这些储能集成商合作,“基本上形成了一家电池厂配一家储能集成商,再去打单的格局。”

这种“强绑定”实际上适合储能业务的生产和交付。“在中东市场,储能集成商和电池企业的合作比国内要更理性一些。绑定之后双方都能放心地拿出真本事,一起搞定项目。”小吴说。

行业都认可宁德时代的电池品质,但除了特斯拉,并没有多少集成商有足够能力绑定它。而特斯拉在国内企业的冲击下,在储能业务上不再“一家独大”。据财报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储能系统累计装机量约20.4GWh,且集中于欧美市场,阳光电源等国内企业的装机量已经没有落后太多。

“从中东市场的报价来看,其他厂商的报价逐步追上了宁德时代,说明它们对自己的产品有信心。另一方面,现在市场上要求电网支撑能力更好,因此非常考验集成设计,并不是产品就能解决所有问题。”小吴说。

目前看,宁德时代的对策是一方面寻找合适的储能集成商做绑定,一方面自己也开始做储能集成业务。去年底,它曾发布了首款储能集成产品,今年也在海外市场大力推广,但是市场接受度一般。

“宁德时代现在的技术路线优势在于整个结构方面更加模组化,安装起来方便,别人需要90天安装,宁德时代只需要60~70天,集成效率也更高。但是成本会高一些,现在主要还是用在对性能要求高的项目中。”一位不愿具名的行业专家告诉记者。

所以,当下传出的收购光伏企业并不是空穴来风。想要保住这块业务,收购事项自然会被列入重要议程。如果能成功并购排名前列的光伏企业,宁德时代就能在市场上打出“最好的‘光伏+储能’系统”,在产品力上会远远甩开对手。

但有点“晚”了,即便光伏企业市值大缩水。

2022年到2023年,头部光伏企业纷纷大力布局储能业务。晶科能源和天合光能建设了自己的储能工厂,阳光电源和华为选择了合作的电芯企业。头部企业中只有通威股份、晶澳科技和一道新能等少数几家企业还未在储能业务上有明确大规模投入,可供宁德时代选择的标的太少了,谈判难度很高。

时间却很紧。海外储能市场逐步从以赚电价差价为主的户用储能转变为以政府、大企业投资为主的电网改造项目,中东的模式很可能会被其他国家借鉴,储能集成商的地位会越来越重。

在这种战局下,当惯了“宁王”的宁德时代,手中的底牌显然不够。



温馨提示:微信搜索公众号【深圳之窗】,关注后在对话框内回复【资讯】即可获取深圳的各种资讯内容,包含深圳入户,深圳天气,深圳交通,深圳人文,同时,扫描关注文下企微号,可以了解深圳近期的各种福利活动优惠等信息



版权与免责声明:

感谢您访问我们的网站。请在阅读本免责声明之前注意以下内容:

1.该文章主要收集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2.本网站的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形式的建议或指导。用户应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信息的风险。

3.该文章主要来源于互联网,如发现本网站上的文章涉及侵权问题时,建议您立即联系本网站的站长或管理员进行删除处理。

相关推荐

2024年9月亚洲(中国)酒店业发展报告

Oct 13, 2024

赛力斯“归零计划”遭热传,暴露企业转型压力

Oct 13, 2024

又有一揽子增量政策拯救房地产

Oct 13, 2024

人民币资产“爆发”的时间与空间

Oct 13, 2024

这个国庆假期,“酒店刺客”都被教做人了

Oct 13, 2024

从张大奕到郑百万,头部女装商家为何纷纷告别双十一?

Oct 13, 2024

二级市场开冲,一级市场什么时候能跟上?

Oct 13, 2024

强制谷歌交出私有AI模型数据?美政府要对谷歌进行重大拆分

Oct 13, 2024

抛弃连锁酒店的中产,开始扎堆“国产老钱”严选

Oct 13,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