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深圳资讯>>城事资讯>>正文

马斯克的30万亿美梦

特斯拉的WE.ROBOT发布会召开之前,期待值被拉到了顶峰,成为了科技和汽车行业都翘首期盼的盛会。

发布会前夕,一位网友评论:“这将是特斯拉发布Model3以来,最重要的时刻。”马斯克亲自回复了这条评论“YES”,同时他多次在社媒上强调,这将是载入史册的一天。

10月11日上午,发布会由于现场意外推迟了近50分钟,仅在等待期间,特斯拉官方直播间的访问人数就突破了百万。

漫长的等待后,马斯克终于在机器人陪同下亮相,并乘坐最新的特斯拉无人驾驶出租车Cybercab前往现场,开启了这场万众瞩目的科技盛会。

或许是时断时续的直播观感太差,或许是没能身临其境感受现场的科技氛围,又或许是那些关于未来出行的“大饼”已经被百度等中国企业画了很多遍,而马斯克也没有去呈现更细节的实现路径……

总之,看完了发布会之后,笔者和编辑部的同事们都不约而同 地感叹:“就这?”

不过冷醒下来想想,如果说有谁能够把这些大饼一一变成现实的话,特斯拉是目前最有希望的那个。

NO.1 [“饼王”马斯克?]

WE.ROBOT不仅是发布会的名字,也展示了特斯拉的定位。马斯克强调:“Autonomy(包括自动驾驶和人形机器人的自主移动)是特斯拉公司最主要的价值所在,它的重要性远高于特斯拉的其他方面。”

在发布会上,马斯克围绕着Autonomy画了很多“大饼”,这些饼的共同前提是实现完全无人自动驾驶。他认为这一天不会太远,“2025年无人监督的FSD将在德州和加州两个地区推出。”

无人监督的FSD若如期落地,马斯克今天搭乘的坐骑Cybercab就能在2027年实现规模量产,这也意味着Cybercab将成为世界上第一台量产的没有方向盘以及加减速踏板的汽车。

除了Cybercab,特斯拉还展示了无人驾驶巴士Robovan,同样没有方向盘和踏板,可以容纳20人,也可以装载货物。

Cybercab(小)和Robovan(大)

在马斯克的设想中,Cybercab和Robovan以及特斯拉现有的量产车,可以共同组成特斯拉Robotaxi车队,除了提供公共服务之外,他还有巨大的价值商业和社会价值可以挖掘。

比如私人购买的特斯拉可以在闲置时间出门拉客或者送外卖,大幅度提升使用率,降低拥车成本。“现在平均每台车一周使用时间只有10小时左右,如果车辆能够自动驾驶,使用率可以提升5-10倍。而且如果Robotaxi全面铺开,今天的一个网约车司机可以经营十辆、二十辆甚至更多的车。”

另外,每辆特斯拉都具备约1千瓦的推理计算算力,在充电等非运营时间段可以成为分布式计算资源对外服务,有非常可观的市场前景。

总之“让你的车挣钱养你”在不久的将来就可能实现,但特斯拉的野心还不止于此。

特斯拉在电动车领域的积累,包括三电系统、软件系统、人工智能计算机,都可以为人形机器人赋能,技术是同源的。

发布会现场,特斯拉展示了新一代人形机器人(Tesla Bot),他们在现场充当服务员、调酒师、灯光师,可以顺畅的和人类对话,完成基础工作,它们甚至接受媒体访问还拍了马斯克的马屁。

“这些人形机器人会成为高度智能的家庭服务员,并且未来成本能够控制在2-3万美元之间,每一个家庭都会需要它们。”马斯克说道。

以上,基本概括了本次发布会的要点内容,马斯克相信在AI的帮助下人类的生产效率可以提高到极致;相信Robotaxi 和机器人业务,可以让特斯拉成为一家 30 万亿美元市值的公司。

30万亿美元,苹果市值的10倍,超过了美国2023年全年的GDP,这是非常宏大而美好的愿景。

但这些似乎暂时不足以改变当下特斯拉产品竞争力相对下滑的现状,尤其是在竞争激烈的中国市场。

NO.2 [“Model 2”为何迟迟不来?]

特斯拉很强,但没有过去那么强了,大多数人应该都会对这句话表示赞同。

大约从去年开始,Model 3就已经逐步失去了在高端新能源轿车市场的统治地位。9月份成都车展期间,乐道L60、极氪7X、智界R7、智己LS6等国产新能源SUV又组团发起了对特斯拉Model Y的冲击。

十一国庆期间,车市大热,挑战者们争相宣布了订单暴涨的消息,Model Y的对手也正在变得越来越强。

整体来看,特斯拉的市场份额面临着被蚕食的风险,但他们却迟迟没有在产品上做出足够有效的改进来应对激烈的竞争。

原本大家期待更便宜的“Model 2”能够帮助特斯拉挽回局面,但这次发布会依然没有任何关于这台车的消息。

迟迟不见下文的“ Model 2”

事实上,今年上半年路透社就爆料:特斯拉将取消生产廉价型汽车计划,转而专注于在现有平台上开发自动驾驶出租车Robotaxi。

马斯克虽然在社交平台上否认了该消息,但特斯拉的股价还是一度大跌了6%,而特斯拉团队也一直没有正面回应过该消息。

业内人士分析,“Model 2”一拖再拖,是因为马斯克认为这台车难以在和比亚迪等国产新能源品牌的低价车型竞争中取得足够的优势,所以决定将研发重心转移到Robotaxi 上。

这样的说法也不是毫无道理,马斯克关于Robotaxi的布局早在2016年就已经开始了。相比搞一台更便宜的车和中国新能源品牌厮杀,Robotaxi确实是更有前景的生意。

以高维度的竞争来达到釜底抽薪的效果,听上去极具诱惑力。可问题是Robotaxi的商业化落地以及变现周期到底多长,实在有太大的不确定性。

今年初,以百度萝卜快跑为代表的Robotaxi业务在武汉等中部城市搞得风生水起。一众营销号的煽动下,大家甚至已经开始担忧被AI抢掉饭碗。

喧嚣过后,尘归尘、土归土,日子一如往常,Robotaxi并没有给社会生产生活带来多少实质性的影响。

同样的事,换了特斯拉来做会有不一样吗?至少现阶段很难。FSD在中国的落地节奏、法律法规的配套支持等都是不确定性,也是巨大的风险。

NO.3 [写在最后]

WE.ROBOT发布会之后。一个外国记者提问马斯克,大意是如果你不幸被一辆非自动驾驶汽车撞了,特斯拉还能实现30万亿美元的美好未来吗?”

后者答:“没有我特斯拉也会有好的未来,但对于技术来说,重要的不只是创新,还有创新的速度。我个人存在最大的意义是加速创新的过程。”

马斯克精准切中了要点,他需要和自己赛跑,在Model 3和Model Y的竞争力完全消散之前跑通Robotaxi的商业模式。

他需要和对手赛跑,萝卜快跑正在抓紧进行全球化布局,小鹏最近也在重金招聘Robotaxi核心团队。至少在中国,他们算得上特斯拉在智驾领域的强劲对手。

不夸张地说,速度就是眼下特斯拉的生命线。如果不够快,就没有30万亿美元的未来。



温馨提示:微信搜索公众号【深圳之窗】,关注后在对话框内回复【资讯】即可获取深圳的各种资讯内容,包含深圳入户,深圳天气,深圳交通,深圳人文,同时,扫描关注文下企微号,可以了解深圳近期的各种福利活动优惠等信息



版权与免责声明:

感谢您访问我们的网站。请在阅读本免责声明之前注意以下内容:

1.该文章主要收集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2.本网站的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形式的建议或指导。用户应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信息的风险。

3.该文章主要来源于互联网,如发现本网站上的文章涉及侵权问题时,建议您立即联系本网站的站长或管理员进行删除处理。

相关推荐

豆包们持续围攻,Kimi越来越难?

Oct 13, 2024

港股国庆期间涨逾9%,A股投资者拭目以待

Oct 13, 2024

“AI教父”获诺奖,背后是时代变天了

Oct 13, 2024

一场对「Made in China」影响很大的事情,正在逼近

Oct 13, 2024

华尔街不再相信马斯克“画饼”

Oct 13, 2024

输球太多后,这支球队用花式赛报火出了圈

Oct 13, 2024

不是所有半导体公司,都配得上这场牛市盛宴

Oct 13, 2024

实测苹果Vision Pro,能否挑起XR大梁?

Oct 13, 2024

解辛巴的封,救快手的命?

Oct 13,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