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深圳资讯>>城事资讯>>正文

上市首日破发的七牛智能,背靠阿里也“无济于事”?

继2021年赴美上市“夭折”后,今年9月,七牛智能第四次向资本市场发起冲击。如今终于如愿登陆港股市场。

10月16日,里程碑时刻,上市港交所的第一天,七牛智能最想收到的却不是一则好消息。发行价2.75港元,今日开盘价仅为1.6港元,较发行价下跌41.8%。

据悉,七牛智能成立于2011年,是国内最早提供音视频云服务的平台之一。其主要提供音视频PaaS服务(MPaaS),应用平台即服务(APaaS),是国内为数不多的拥有开发全面且高性能的MPaaS产品、拥有集成且覆盖音视频业务各环节技术能力的公司之一。

那么,最早入局又有技术傍身的七牛智能为何未能收获资本市场青睐?

持续亏损,是目前最大的难题

招股书显示,2021年至2023年,七牛智能分别实现营收14.71亿元、11.47亿元、13.34亿元。2024年第一季度营收为3.42亿元,较上年同期的2.71亿元增长26.2%。

图源来自招股书

按收入计算,艾瑞咨询数据显示,2023年,七牛智能总收入占整个音视频云服务市场的1.5%。同时也是中国第三大音视频PaaS服务商,市场份额为5.8%;中国第二大音视频APaaS服务商,市场份额为14.1%。

尽管营收表现相对稳定,且在细分领域占据龙头地位,但盈利能力上的短板却较为明显。2021年至2023年、2024年一季度,七牛智能分别实现毛利分别为2.91亿元、2.29亿元、2.8亿元、7054万元;毛利率分别为19.8%、19.9%、21%、20.6%。

毛利率在增加,但同时也因亏损“消耗殆尽”。招股书显示,2021年至2023年,七牛智能分别亏损2.2亿元、2.13亿元、3.24亿元;经调整亏损分别为1.06亿元、1.19亿元、1.16亿元。

2024年第一季度,七牛智能的期内亏损甚至达到1.48亿元,亏损率为43.2%,相比去年同期的期内亏损9833万元,期内亏损率36.3%,明显有所增高。

此外,七牛智能公平值亏损的增长也较为显著。2023年达到1.56亿元,同比增长86.2%;再到今年一季度,该数值已经攀升至1.11亿元,占比高达32.6%。

亏损持续增长的背后,销售成本高企或为主要原因。招股书显示,2021年至2024年一季度,七牛智能销售成本分别为11.79亿元、9.18亿元、10.53亿元、2.72亿元,分别占总收入的80.2%、80.1%、79%、79.4%,占比一直居高不下。

这其中,销售及营销费用虽然在逐年走低,已从2021年的1.93亿元下滑至2023年1.39亿元,占比也由13.1%下滑至10.4%,但行政费用也在同步增长,由2021年的1.19亿元增长至2023年1.35亿元,占比由8.1%增长至10.2%。

尤为值得注意的是,销售成本居高不下的同时,研发投入也在悄悄缩水。已从2021年的1.43亿元下滑至2023年1.28亿元。

综合来看,七牛智能的亏损难关仍需下苦功夫来克服。尽管,当下的股价表现,是对过去业绩表现和未来业绩走势的一种反馈和预测,但长远来看,七牛智能未来的路不会太难。

用户留存率超90%,七牛智能“厚积薄发”?

作为云计算解决方案领域的“先驱”,七云智能早已突破总营收10亿的门槛,足以揽下“独角兽”之名。

从业务分布来看,七牛智能的主要产品和服务分为两大板块,一个是面向具备较强开发能力的客户的MPaaS业务,另一个是适用于开发小白快速入局的APaaS业务。

图源来自招股书

这其中,MPaaS业务占据主导地位。招股书显示,2021年至2023年,MPaaS业务收入占比分别为93.1%、76.3%、73.1%。

据悉,截至目前,七牛智能已累计推出4大MPaaS音视频解决方案,分别为加速内容分发的专有内容分发网络QCDN,存储内容的对象存储平台Kodo,互动直播产品和智媒数据分析平台Dora。

不仅如此,今年一季度,七牛智能过半的MPaaS业务客户同时购买了两种或以上的MPaaS音视频解决方案。由此可见,七牛智能MPaaS业务板块后续的增长潜力不容小觑。

图源来自招股书

深入来看,MPaaS业务主要由QCDN、Kodo、Dora、互动直播四大项目支撑,这其中QCDN和Kodo是最坚实的中流砥柱,今年一季度,两大项目的合计营收占该业务总营收的比例为96.5%。

据招股书介绍,MPaaS的毛利率由2022年的17.3%增至2023年的19.3%,也主要因为公司调整基础设施布局及重新部署部分服务器后,QCDN及Kodo业务效率提升所致。而且,公司今年一季度总收入同比增26.4%,也有MPaaS产品(尤其是QCDN及Kodo)的一份功劳。

再来看APaaS业务,其APaaS音视频解决方案主要采用“1+N”模式,即通过一个平台灵活应用于多样化的场景。该方案主要聚焦于五大应用场景:社交娱乐、视频营销、视联网、智能新媒体以及元宇宙。

目前,APaaS业务的收入来源主要集中于社交娱乐和视频营销这两个项目。今年第一季度,两个项目的合计营收占据该板块业务总营收的87.7%。从2021年至2023年,视频营销和视聊网项目在总营收中的占比持续增长。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2023年,七牛智能的APaaS付费客户数量实现了大幅增长,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135%。同年,该业务的付费客户留存率也高达87.9%,并且在今年第一季度进一步上升至93.7%。

报告期内,从原MPaaS业务客户升级而来的新APaaS业务客户的数量分别为159名、322名、459名及275名,逐年增多。采用APaaS音视频解决方案的APaaS业务新客户数量逐渐增加,平均收入贡献也在大幅增加。

两大核心业务“争先恐后”,均展现了后劲十足的势头。或许,七牛智能的“重头戏”还未开场。

“复杂”关系,成就更好的“前程”

除核心业务发力做支撑外,七牛智能还有一座强大的“靠山”。细看招股书后,我们会发现,在一众投资股东中,也“阿里系”的存在,那就是淘宝中国。

从目前的股权结构来看,淘宝中国为七牛智能的第二大股东,持股比例为17.69%,仅次于公司创始人许式伟(持有七牛云17.96%的股份)。

作为互联网巨头之一,淘宝背后的阿里本身也涉猎云业务,旗下阿里云目前就是国内最大的云服务商之一。

双方既是竞争关系,又是合作关系。正所谓“近水楼台先得月”,双方的来往也十分密切。淘宝中国既是七牛智能的客户,也是供应商。

2021年,淘宝中国正是七牛智能的大客户之一,贡献收益3090.1万元,占总收益2.1%。同期,淘宝中国也是七牛智能的主要供应商之一,采购交易额累计达3.74亿元。

只是,考虑到上市等多重因素,双方的交易金额在近两年出现明显下滑。七牛智能向阿里云销售的金额由2021年的3090.1万元下滑至2023年的42.1万元;从阿里云采购的交易金额也由2021年的3.74亿元下滑至2023年的3739.8万元。

对此,七牛智能也表示,自2017年起,双方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多年来对彼此的运作、质量控制及具体要求相互了解。预计这份合作关系仍将持续进行下去。

在这份“复杂关系”的加持下,七牛智能炼就了一身好本领。

据悉,七牛智能推出的4大MPaaS音视频解决方案,在今年前三个月里,日均音视频播放量已经超过46亿分钟,远高于10亿分钟的行业水准。

截至今年3月,七牛智能的注册用户数累计超151万,活跃用户更是超过64万。此外,在2023年中国音视频应用下载量排行榜的前20名中,使用七牛智能的应用运营商多达15名,近乎“霸榜”。

而且,据招股书介绍,七牛智能此次IPO所集资净额中约38%将用于渗透及夯实APaaS业务中应用场景的占有率及发展与扩大客户群。这意味着核心业务在后续资金的支持下还将有长足的进步。

时隔四年,七牛智能终于登陆资本市场,这是它的第一步,也是接下来万里征途的起点。后续,七牛智能能否扭转乾坤,转亏为盈,我们拭目以待。



温馨提示:微信搜索公众号【深圳之窗】,关注后在对话框内回复【资讯】即可获取深圳的各种资讯内容,包含深圳入户,深圳天气,深圳交通,深圳人文,同时,扫描关注文下企微号,可以了解深圳近期的各种福利活动优惠等信息



版权与免责声明:

感谢您访问我们的网站。请在阅读本免责声明之前注意以下内容:

1.该文章主要收集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2.本网站的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形式的建议或指导。用户应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信息的风险。

3.该文章主要来源于互联网,如发现本网站上的文章涉及侵权问题时,建议您立即联系本网站的站长或管理员进行删除处理。

相关推荐

“双十一”快到了,直播间如何破解女装退货难题?

Oct 18, 2024

折叠屏迎来形态创新,但现阶段软件生态更关键

Oct 18, 2024

130亿收购育碧?腾讯出海得学米哈游

Oct 18, 2024

北京超级独角兽即将IPO,估值超600亿

Oct 18, 2024

美国总统选后美元要走强?

Oct 18, 2024

“做饭小游戏应该纳入电竞比赛?”

Oct 18, 2024

又一个40亿级的国货品牌要来了

Oct 18, 2024

步步高,被申请破产了

Oct 18, 2024

48岁接手千亿蒙牛,他开打翻身仗

Oct 18,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