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魅力深圳>>文化教育>>正文

2020年深圳学前教育有这些新变化

今年5月12日,龙城街道乐天幼儿园与龙岗区教育局顺利完成民办幼儿园转为公办园的回收交接仪式,成为龙岗区首家完成转型的民办幼儿园,紧接着,一周后,宝安区同样举行了民办幼儿园转型补偿协议签约仪式,签约幼儿园达36所。截至目前,南山区公办幼儿园总数达65所,今年还将建成30多所公办园。

今年以来,随着深圳各区公办园建设的大步迈开,公办园相关话题不断进入大众视野。深圳为何大力推进公办园建设?公办园比例大幅提升好不好?部分地区为何出现学位紧张问题,是否由民办园转型为公办园所导致?深圳学前教育未来将如何发展?这些都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问题。针对相关问题,日前笔者对深圳多所相关幼儿园进行了实地探访。

落实国家政策公办园建设大提速

“这面墙可以考虑打通”“那边的玻璃窗应该更换”……即便已是7月暑期,位于龙华区清湖社区的龙华区教育科学研究院附属幼儿园花半里分园(下称“花半里分园”)内却仍是一派繁忙景象,园长与老师频繁交换意见,讨论着改造幼儿园空间的最优方案。

去年9月,花半里分园作为龙华区由民办园转型的公办园之一,迎来龙华区教育科学研究院附属幼儿园行政人员接管,彼时,该幼儿园并未得到周边家长青睐。经过近一年的发展,今年花半里分园报名人数从正式接管时小班报名人数的88人猛增至270人,报名人数翻了近3倍。

“也正因为入园人数陡增,幼儿园开始在暑期争分夺秒地改造园内教学空间。”花半里分园执行园长陈丽娜说,作为民办园转型为公办园的初试者之一,大家都不知道这个幼儿园将如何转,因此周围家长大都选择了观望,而在转型后的一年内,幼儿园改善环境、改善伙食、改善教学,呈现出的全新面貌,使得家长认可度与日俱增,不少家长更是感慨,早点实行民办转公办就好了。

事实上,像花半里分园这样的幼儿园在转型后得到显著改善的不在少数,而这则得益于国家政策在公办园上的要求与深圳因地制宜地大力推进。
2018年,教育部在解读《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中强调,学前教育要构建以普惠性资源为主体的办园体系,坚决扭转高收费民办园占比偏高的局面,大力发展公办园,逐步提高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到2020年全国原则上达到50%。

也因此,针对现有公办幼儿园比例偏低、学位偏少的问题,深圳市委、市政府大力开展公办园建设和小区配套园治理等专项工作,力度空前。去年,出台的《深圳市小区配套幼儿园治理工作实施方案》中就指出,各区政府应回收政府部门、事业单位或群团组织用于承办、承包或出租的政府产权小区配套幼儿园及其他幼儿园,转为公办幼儿园或移交给所在区教育行政部门。同时规定,不仅是新建小区要配套建设幼儿园,还要回收回购配套幼儿园,对明确为政府产权但未移交的已建成小区配套幼儿园,以及明确政府应以成本价回购的已建成小区配套幼儿园,都由各区政府予以回购。而上述方式也成为深圳提高公办幼儿园在园儿童占比的主要方式。

师生皆有保障,公办园品质更受青睐

以宝安区新城幼儿园凯旋城分园为例,实现转型为公办园后,幼儿园的木地板午睡房变身多功能室,室内活动空间翻倍。杂乱无章的树丛被清理干净后设置了孩子们最爱的泳池、沙坑、滑梯、攀爬墙、大型玩具。通过对校园空间的改造,不断提高在园儿童可活动的生均面积。

事实上,为保障和促进深圳市公办幼儿园健康发展,规范公办幼儿园管理,2019年深圳市教育局印发了《深圳市公办幼儿园管理办法》,其中对公办幼儿园的园舍条件、玩教具、幼儿图书和师资配备均提出了相关要求。如公办幼儿园应当合理安排幼儿一日生活,为幼儿提供均衡营养,保证充足睡眠和适宜的锻炼;坚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创设激发幼儿探究兴趣、强健体魄、自主游戏的教育环境;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尊重个体差异,建立良好师幼关系,引导家长树立科学育儿理念,促进幼儿快乐健康成长等。

为全力提高公办园办园水平,深圳各区在幼教质量提高上同样展开了探索。为吸引更多幼教人才,罗湖区制定了《罗湖区区属公办幼儿园2019年临聘人员工资调整方案》;出台幼儿园教师学历奖补政策,补贴最高可达每人每年2万元;同时,优化了保教人员长期从教津贴,补贴最高可达每人每年3.6万元,为教职工安心长期从教提供了经费保障。福田区则率先成立学前教育发展中心,落实学前教育专业化管理。通过优化学前教育管理模式,将学前教育发展中心设为区教育局直属七级事业单位,配备相应编制,为公办园教育教研、教育培训等工作落实提供组织保障。

在深圳公办园数量增多的背景下,也涌现出一批成功转型的示范园。深圳宝安区机关幼儿园幸福海岸分园于2018年暑期被政府顺利回收并挂牌,如今,已经在通过以“优”带“新”,引领后续公办园规范管理、高标准建设。

“在课程方面非常明显,以往家长开放日就是听课、观看表演,家长旁听;但转为公办园后的近一年里都变成了亲子互动教学。”宝安区机关幼儿园幸福海岸分园大(1)班学生家长林女士和孩子是民办园转型为公办园的亲历者,更是幼儿园升级发展的受益者。在她看来,幼儿园的细节变化让人感受到管理更规范、课程在升级、老师有提升。

学前教育转型,公办园入读诉求强烈

由于公办园收费不高、办园质量有保障,深圳家长入读公办园的诉求强烈,今年不少公办园报名人数更是普遍远超招生计划,导致了部分地区存在结构性、区域性供需矛盾。

据家长介绍,光明区白花幼儿园(原白花童童乐幼儿园)今年计划招生70人,但截至6月23日报名人数已达168人;龙华区世纪春城小区转型为公办园后,三期幼儿园只设3个班90个生源,家长称三期仅1类小班生源就接近200人。

“其实,可以将部分区域公办幼儿园学位供应不足理解为深圳正处于公办园建设的‘阵痛期’。”陈丽娜介绍,各级政府一直都在想方设法解决学位问题,花半里分园今年计划小班招生人数80人,但实际报名人数达到270人,在报审龙华区教育局后,根据实际情况,将计划招生数进行了调整,以幼儿园现有面积核定了最大接收量,最终将符合条件的130名儿童全部纳入新收班级,“小班人数虽增加了50人,但区教育局也同样加大投入,按要求为我们增配了相匹配的教师数量。”陈丽娜说。

虽然部分地区存在结构性、区域性供需矛盾。但根据深圳市教育局此前数据显示,今年全市报名需要接受学前教育的儿童约24万人,经过扩班扩容等多方努力,深圳学前教育目前可提供24.3万个小班学位,总体已能满足学位需求。

公办园数量增加,将实现公办民办并举

2018年,北上广深四大一线城市的公办园比例分别是:北京63%、上海62%、广州30%、深圳仅为3.8%,但深圳在园儿童52.4万人,居一线城市之首。因此,近两年来,深圳学前教育不断加大投入筹码,公共投入大幅度增长,全市财政公共预算学前教育投入从2018年初的20.79亿元,增长至2020年初的72.14亿元,年均增长率达86.28%。

在高投入下,2019年以来,深圳公办园数量大幅增加,截至2020年6月底,深圳全市公办幼儿园和普惠性幼儿园在园儿童占比达82.35%,公办园在园儿童占比达37.9%,预计年底公办园在园儿童占比达50%。深圳市人大代表杨勤表示,推进公办园建设是深圳学前教育规范化的重要举措,应该看到政府依法规范学前教育办学和提高学前教育水准的努力。

不少公办幼儿园负责人表示,在政府的引领下,深圳学前教育的未来是充满希望的。不过,目前深圳学前教育虽整体供需平衡,但持续猛增的常住人口所带来的资源高度紧缺依然提醒着深圳:学前教育仍面临严峻的挑战。

根据深圳市最新印发实施的《关于进一步深化改革促进学前教育普惠优质发展的意见》,调整办园结构、提高普惠性学前教育质量是当前和未来几年学前教育改革的重点任务。今后,深圳将以创新发展公办园、提升普惠性民办园办学品质为抓手,对营利性民办园将进一步引导和支持,通过公办民办并举,整体提升学前教育公共服务水平。深圳市教育局学前教育处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深圳学前教育将以公办园和普惠性民办园为主体,同时鼓励20%的民办幼儿园为市民提供学前教育个性化选择。   

来源:南方日报


微信搜索或扫描文末二维码,关注【深圳之窗】公众号。对话框发送关键词【幼儿园】即可获取深圳市教育局直属幼儿园2020年秋季学期招生网上报名入口及相关招生信息。

深圳之窗 微信公众号一大波便民功能上线啦!扫面下方二维码,关注后在微信对话框中回复 摇号 即可实时获取申请最新结果;回复“ 电费 即可在线查询用电信息以及缴费!

qrcode_for_gh_04f6adc5f733_430

相关推荐

2020年深圳学前教育有这些新变化

2020-07-29

2020年广东高考志愿填报热点问答汇总

2020-07-27

2020年广东高考成绩分段排名(文+理+艺术+体育)

2020-07-26

2020年广东高考专科招生录取最低分数

2020-07-23

2020广东高考招生本科录取最低分数线是多少(附成绩查询入口)

2020-07-23

2020年广东高考成绩证书打印指南

2020-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