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深圳资讯>>城事资讯>>正文

大厂职级越来越隐蔽,腾讯也“隐身”

图源:时代财经摄

腾讯(00700.HK)再次调整了内部的职级管理体系。

时代财经从腾讯内部人士处确认,9月27日,腾讯组织与人才发展部对内发布全员邮件,宣布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公司发展进入新的阶段,为适应新形势对于人力资源管理的要求,将对《腾讯员工职业发展管理制度》做出重要更新。

据上述内部人士透露,腾讯的此次调整首先是在公司内部隐藏了职级外显。其次,做出了职级发展的调整,将目标职级为8级及以下的职级停留时间要求从半年延长至1年,与更高职级保持一致。但对于表现优异的年轻员工,腾讯放宽了绿色通道的申报资格,帮助其实现跨级或破格晋升。职级发展调整后,对应的薪酬区间也会配套调整。

其三,鼓励员工横向发展,在管理路径和专业路径两条发展道路之间进行切换。其中,11级及以下的跨通道/职位发展,原则上无需额外的评审申请,跨族群或者12级及以上的转通道申请,公司将介入协调简化流程;其四,严格执行职级评审阳光准则,将职级评估管理与公司的《腾讯阳光行为准则》打通。

时代财经就此次调整及相关细节向腾讯方面进行进一步了解,截至发稿未获回应。

在互联网行业分析师丁道师看来,这种职级管理体系的变化,本质上仍是互联网大厂简化层级,降低成本,提高沟通、运营效率的策略体现。

“此前已有多家大厂进行过类似的调整。在移动互联网行业高速发展的阶段,互联网企业的规模迅速扩大,组织结构一度变得极为繁复庞杂。但近年来,面对日益增长的业务压力,大厂不得不重新聚焦于业务本身,裁减冗余,并围绕业务需求调整内部管理,减少不必要的内部消耗和形式主义,以提升企业的战斗力和市场适应性。”丁道师说。

近年来,多家互联网大厂进行了职级管理体系的调整,其薪酬和职级正在变得越来越隐蔽。

以取消职级外显为例,阿里巴巴(BABA.NYSE,09988.HK)就曾在2020年取消了内部系统专家向“P”序列的职级显示,员工在邮件、钉钉、内网等系统中已无法再看到彼此的职级,只能看到所属集团部门。

而字节跳动,更是自创立起就采取措施淡化阶级概念,内部不显示职级,同事之间互称同学,以此打造更平等的沟通协作氛围。

在丁道师看来,这样可以减少内部员工对职级的过度关注和攀比,让员工不再被“职级对等”之类的官僚陋习和形式主义捆住手脚,塑造更平等的职场文化。

另据报道,腾讯内部此前已经有不少业务团队在进行试点。此前,组织架构中管理者,一般直接显示管理职级,经过调整后,管理者不再显示职级,而是称呼为“相应组织或业务的负责人”。

过去一年时间里,为适应新的发展需要,各家互联网大厂仍在积极调整职级管理体系,并呈现出削去专业晋升路线的共性。

比如小红书。据报道,8月16日,小红书也曾发布全员信宣布调整组织职级管理体系,即日起将不再设置被视为专家方向发展路径的R序列,并简化管理层级,对各级管理者采取任命制。同时,小红书员工的薪酬将更直接地和工作难度挂钩,奖金则和工作成果挂钩。

又比如淘天集团和快手。去年7月,淘天集团也同样取消P序列的存在,改为14-28级,对应原P4-P8,每三个层级对应一个P级;同时,原P8以上员工走组织任命的形式,不再有职级的晋升和降级,而根据业务规模和团队规模来决定薪资和奖金。

一个月后,2023年8月,快手(01024.HK)也发布了全员信,对推行4年多的职级体系进行调整,将专业类的“K”序列和管理类的“M”序列合并,命名为“E”,职级总数也从 14 档变为 10 档。快手对管理者的要求也因此提升,想要晋升的员工专业和管理不能“偏科”。

在丁道师看来,腾讯鼓励员工跨通道横向发展,应被视为一种“活水计划”的延伸或升级。“在互联网行业增速放缓的当下,员工的晋升速度势必受到影响。鼓励横向发展的策略不仅为员工提供成长的更多可能性,也能更好的保留住企业内部的人才。”



温馨提示:微信搜索公众号【深圳之窗】,关注后在对话框内回复【资讯】即可获取深圳的各种资讯内容,包含深圳入户,深圳天气,深圳交通,深圳人文,同时,扫描关注文下企微号,可以了解深圳近期的各种福利活动优惠等信息



版权与免责声明:

感谢您访问我们的网站。请在阅读本免责声明之前注意以下内容:

1.该文章主要收集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2.本网站的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形式的建议或指导。用户应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信息的风险。

3.该文章主要来源于互联网,如发现本网站上的文章涉及侵权问题时,建议您立即联系本网站的站长或管理员进行删除处理。

相关推荐

草根网文终于迎来“精英商战”:阅文与番茄“双雄对决”

Oct 7, 2024

从珀莱雅到上海家化,“流量霸权”正成为中国化妆品头号威胁

Oct 7, 2024

Meta画的大饼,是科技界最本格的理想

Oct 7, 2024

债基单月大缩水4500亿,谁在巨额赎回?

Oct 7, 2024

从张大奕到周扬青,网红女装店为何纷纷倒在了双十一前?

Oct 7, 2024

港股、中概股集体沸腾,有望带动新股市场升温

Oct 7, 2024

野球帝之后,又一顶流厂牌解散

Oct 7, 2024

国货美妆,没有大牌命?

Oct 7, 2024

这届00后,开始为爱做“扎男”

Oct 7,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