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深圳资讯>>城事资讯>>正文

走,去欧洲淘金

药企出海是大趋势,背后的时代命题同样在与时俱进。

新变革下,如何重新审视美国、欧洲、东南亚等出海淘金地?不同国家和地区有着不同市场规模和政策法规,如何审视市场利弊,制定更契合的出海战略打法?一切亟需产业界回答。

眼下,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药企不再像过往只盯着美国市场这一块“肥肉”,欧洲等国家地区正在愈发受到重视。

在屡受FDA打击后,越来越多PD-1转战欧洲并获批上市。今年以来,包括复宏汉霖、齐鲁制药、基石药业、亿帆医药控股子公司亿一生物、科兴制药、君实生物等国内药企,都有产品在欧盟获批上市。

显然,欧洲对国产创新药大门敞开。作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创新药市场,欧洲的药品审评审批还是相对FDA要宽松些。

从近期的审批结果来看,小适应症可以通过中国的临床数据申报上市;包括肺癌等大适应症,在临床对照组为非标准疗法的情况下,也有获批的可能性。关于后者,在美国,几乎毫无可能。

这也为药企带来新的淘金机会。无论如何,欧洲是世界上第二大的创新药市场,国内企业不能错过这一机会。

01 更宽松的审批环境

欧盟市场作为一个整体,也是全球创新药物市场的主要参与者,不仅市场非常成熟,拥有如拜耳、罗氏、阿斯利康等一众知名跨国大药企,且对新型生物技术的接受程度相对较高。

德勤数据显示,自2015年至2020年,biotech推出的新产品在欧洲药品管理局(EMA)一直占据主导地位,平均每年占EMA批准药物总数的33%。

换言之,欧洲是biotech推出新药的重要市场,即使是美国的biotech、biopharma,也都将寻求在欧洲市场的扩张作为它们的重要任务。而在已扩张至欧洲的Biotech中,约52%来自美国,其次是日本或加拿大。

中国药企,正在快速加入这一阵营,尤其是在国产PD-1在美上市遇阻之后。因为,比起美国FDA愈发严格的审核趋势,欧洲展现出不同的态度。

9月24日,君实生物宣布,PD-1单抗特瑞普利近日获得了欧盟委员会批准的两项鼻咽癌适应症。

特瑞普利单抗并不是第一个在欧盟获批上市的国产PD-1。在它之前,百济神州的替雷利珠单抗和基石药业的舒格利单抗均已获得批准。

同时,特瑞普利也不会是最后一个在欧盟获批的国产PD-1单抗。9月20日,复宏汉霖宣布,EMA人用药品委员会(CHMP)已发布推荐斯鲁利单抗获得上市许可的积极意见,建议批准其用于一线治疗广泛期小细胞肺癌(ES-SCLC)适应症。

看起来,欧洲相比美国要宽松不少。一方面,像特瑞普利单抗这样申报的鼻咽癌小适应症,可以通过中国的临床数据申报上市;另一方面,包括肺癌等大适应症,在临床对照组为非标准疗法的情况下,也有获批的可能性。

斯鲁利单抗申报小细胞肺癌适应症的支持性研究是Astrum-005,其对照组是化疗,最终,斯鲁利单抗在总生存率上击败了单独化疗(中位数15.4对10.9个月,HR=0.63,p<0.001)。

不过,欧洲目前一线SCLC的标准治疗方案是Imfinzi加化疗或Tecentriq加化疗。目前,CHMP给出积极意见,斯鲁利单抗获批在即,意味着EMA并没有要求斯鲁利重新开展头对头临床试验。

这也表明欧盟监管机构的态度,比美国FDA更开放。按照FDA的严苛要求,如果之前已经有一个药物获批上市,之后再上市的同类新药,没有头对头的数据,别说是跟其他产品竞争了,连获批上市的可能性都微乎其微。

对于出海企业来说,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信号,毕竟在海外开展头对头临床试验,不仅费时费钱,风险也很高。

当然,监管相对宽松并不足以驱动药企踏上这场出海的探索之旅。更重要的还在于,欧洲市场足够宽广。

02 全球第二大市场

市场流传这样一个说法,整个医药创新药行业,只有3个世界,美国、欧洲和其他。

这足以表明,欧洲的医药市场规模不容小觑。

根据IQVIA数据,2022年,世界药品(处方药)市场按出厂价估计价值1222.921亿欧元(1287.736亿美元)。北美市场(美国和加拿大)是世界上最大的市场,份额为52.3%,远远领先于欧洲、中国和日本。

而欧洲则是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市场,占比达到22.4%。

尽管欧洲各国,以把控药价而闻名。不同于美国的自由定价,自90年代以来,欧洲各国一直是通过各种手段、政策,控制药物定价。比如德国,是最早采取药物参考定价的国家,并通过多种机制控制药价、降低药价。

德国之后,欧洲各国政府开始效仿,制定一系列政策来控制药价,比如价格冻结、固定定价、利润控制和参考定价。

最近几年,由于俄乌冲突、通货膨胀、新冠疫情对各国医保的大量消耗,欧洲对于创新药定价控制还在逐渐趋严。此前,不少企业也在欧洲扩张的尝试中,由于药物定价压力接连败北。典型如蓝鸟生物,在与德国等国家就在欧洲推出其首个基因治疗药物Zynteglo的谈判失败后,公司决定将业务重点放在美国。

严格的控价,伤害了欧洲制药业的发展。但这其实并不影响国内药企淘金,毕竟,这是一个仅次于美国的创新药大市场。

仅从药价层面出发,你也无法在找到一个可媲美美国的市场。据BCG分析,以目前全球最畅销的25个药品为例,如果以美国药价为100%的话,欧洲13国的药价在20%上下,其中药价最贵的德国也只有美国的26%。除了阿联酋(为美国的26%)和日本(为美国的22%),其他国家的药价都低于美国的1/5。

我国的药价更低,只相当于美国的1/10、欧洲13国的40%~66%。对比下来,欧洲仍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好药,就应该到更广阔的天地去。

与此同时,欧洲市场也在做出改变。对于高临床价值创新药,探索符合其国情的价格保护政策。

比如,最为严格控制药价的法国,为了推动创新、促进投资和出口,几年前也对部分药价管控条款进行了大幅修改。比如,在满足公共健康需求的同时,推动某些改良型药品(ASMR 4级)接轨欧盟价格;由于生产费用可能会造成一定的供应问题,允许某个治疗领域整体或部分药品可以维持较高价格;在ASMR5级药品上市的前三年中,固定其价格等等。

03 商业化挑战

无论是对于创新药的监管环境,还是全球第二大市场及正在逐步改善的创新药定价环境,都表明,欧洲是一个值得淘金的市场。

“试水者”也变得越来越多,不过,这并非一路坦途。

简单来说,尽管更加包容,但欧洲各国对药品监管的法律、法规与国内存在差异,国内药企出海需要经历适应的过程。

欧洲各国单一市场并不大,既复杂又分散,涵盖了英国和瑞士在内的31个细分市场,生物制药产品上市需要获得EMA和英国药品和保健品监管机构(MHRA)的监管批准,一些国家(如意大利)需要得到本国地方或地区监管当局的批准。换句话说,药企不能像在美国市场一样,通过复制统一模式就实现药品在欧盟上市与全域覆盖。

即使药企获得EMA的批准上市,还要面临各国药品定价、市场开拓等复杂关卡。

每个市场都有不同的医疗系统、独立的医疗技术评估和报销流程。比如英国政府对药品的利润率水平有严格的控制,瑞士除了正常的社保,还有追加医疗保险,在这个追加医疗保险上,有的药物是可以支付的。

从欧盟各成员国来看,每个国家的医保支付政策都是不一样的,零售和批发的市场也是完全不同的。这意味着,药企出海欧盟的真正难点,还在于商业化挑战。当然,对大部分创新药企来说,很难如百济神州一般在欧美自建商业化团队,因此,找到合适的商业化模式,也是必备的技能。

这种情况下,借船出海成了大多数人的选择,借助合作伙伴海外临床、注册或商业化能力,做得更好。前提则是,自身的技术和产品质量必须过硬。

总的来说,尽管欧洲市场复杂而充满挑战,但这个市场提供了一个抓住巨大商业潜力的机会,同时也为创新药企提供了一个平台,通过提供新疗法来改善患者的疗效。

对于中国创新药来说,每一个志在全球市场的企业,都在探索更好、更适合的方式途径。有惊喜亦有风险,重点在于始终在路上。



温馨提示:微信搜索公众号【深圳之窗】,关注后在对话框内回复【资讯】即可获取深圳的各种资讯内容,包含深圳入户,深圳天气,深圳交通,深圳人文,同时,扫描关注文下企微号,可以了解深圳近期的各种福利活动优惠等信息



版权与免责声明:

感谢您访问我们的网站。请在阅读本免责声明之前注意以下内容:

1.该文章主要收集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2.本网站的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形式的建议或指导。用户应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信息的风险。

3.该文章主要来源于互联网,如发现本网站上的文章涉及侵权问题时,建议您立即联系本网站的站长或管理员进行删除处理。

相关推荐

AI PC大爆发,下一个超级风口来了

Oct 10, 2024

刘强东,将收获第6家上市公司

Oct 10, 2024

股权投资新范式

Oct 10, 2024

为什么很多富豪看起来很“抠门”?

Oct 10, 2024

估值4亿美元的AI代码编辑器,OpenAI和Midjourney都在用

Oct 10, 2024

这个国庆,AI混成了“地头蛇”

Oct 10, 2024

新一轮运河建设热潮重塑经济版图

Oct 10, 2024

后流量时代,代言拼什么?

Oct 10, 2024

OpenAI 突然推送推送高级语音模式「Her」,又抢了谷歌风头

Oct 10,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