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深圳资讯>>城事资讯>>正文

国庆档只有一部回本?

国庆档已经过去,但关于国庆档的话题却依然还在延续。

其中,话题最大的一个,便是据说国庆档上映的十余部电影中,仅有一部电影完成了回本,这个犀牛娱乐无从考证,毕竟每部电影的成本都不是公开透明的,但就国庆档市场表现来看,仅有一部电影回本还是有一定的道理。要知道国庆档可是大片云集的时刻,可如此的市场回报,还是很伤害投资人的。

来看看国庆档的收益情况

仅有一部电影完成回本,很可能是有调研和推算的,当然也可能只是一股情绪,也印证了当下市场大环境的真实情况,那就是市场萎靡不振,行业亦是举步维艰。这波情绪对于行业无疑是极为不利的,外加国庆档电影也是真的不争气,在全国经济回暖、国庆档一系列数据亮眼的基础上,电影市场竟然开起了倒车。

(今年国庆档电影表现情况)

先来看一下数据,如果真的拉开了片单,分析起数据来,今年国庆档仅有一部回本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在多达10部新片的角逐中,当然还有不少的老片,在如此鱼龙混杂的竞争下,几乎是一个多输的局面。同时,走出这么惨烈的结局,10部新片几乎“团灭”的悲壮,亦是往年很少见到的。

今年国庆档盈利不行,但亏损却异常惊人,同时,国庆档种子选手还有一个大前提,那就是宣发费用几乎都在5000万的级别,因此大量电影甚至宣发费都无法收回。而扣除这巨额的宣发费用之后,究竟还有谁能够完成回本呢?

逐一来看。

科幻巨制《749局》长达8年的筹备制作周期,想必成本已经叠加的非常之高,最终预计票房回收1.3亿+。可以想象亏损将是一个天文数字,配上豆瓣4.1分的成绩,《749局》确实是年度最受争议的电影之一。

《危机航线》作为空中灾难题材,涉及大量的特效和场面,因此预计回收的1.2亿+分账显然是无法填补高额成本的。

成龙新片《熊猫计划》其实表现已经超出了预期,尤其是假期连续的逆跌,亦是成为了儿童、合家欢观影的首选,最终预计拿到3亿票房体量,也超过了成龙近期大部分电影的表现。可即便如此,距离成本线也是有不小的距离。国庆档小黑马《只此青绿》作为歌舞题材,成本和宣发费用都相对较低,在回收2000万分账的基础上,可能会接近回本。

宁浩新片《爆款好人》预计最终回收1000万分账级别,这个成绩显然连宣发费都无法填平,属于国庆档亏损的重灾区。同时刘江江新电影《出入平安》已经早早撤档,最终拿到2000万票房出头,也是距离收回宣发费有着巨大的距离,这意味着所有的制作成本都将完全亏损掉。这两部影片无疑是国庆档最为惨烈的。

两部动画的命运也没能好到哪去。《新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能够出这么多续集,靠的是连续能够输出八九千万票房的体量,但这一次预计仅拿到3000多万票房,不仅亏损严重,怕是后面续集也难了。经典IP《皮皮鲁和鲁西西》甚至仅拿到300多万票房就不得不撤档,亏损也是尤为惊人。

最后,《志愿军2》单从纸面数字来看,预计回收4.5亿分帐款,是有望回收成本的。但作为一部系列电影,包括首部8亿+的票房,以及后面是否有续集都存在变数,以系列电影来看,目前回收成本的压力还是挺大的。而《浴火之路》预计回收1.8亿+,考虑到现实题材成本相对可控,可能是最有希望完成回本的,当然也不会有太多的利润。

电影行业究竟怎么了?

正如前面所说,这可是堂堂国庆档,是国内首屈一指的大档期,这可是行业里头部的种子选手,是众星云集的大片,可最终却迎来这种下场。那么其他小档期、小片子的命运可想而知。行业真的要好好复盘思考了,究竟是哪个环节出现了问题,这个行业为何就不赚钱了?今天抛开老生常谈的选题、剧本等维度,单从行业内部生态的角度来看,依然存在以下几大问题。

首先,电影赚不赚钱是相对的,拿国庆档10部电影来说,主创们肯定会赚钱,他们会拿到劳务、片酬等,而且有的会是天价。至于票房方面,有利润就分红,亏损也不用主创来承担。包括一些宣发方、营销方等下游,几乎也是旱涝保收,当然像今年国庆档这种宣发费都回不来的情况例外。

其次,投资方亏钱,不见得项目方亏钱。内地市场独有的“溢价”大法,几乎能够保证项目发起方始终处于不败之地。通过溢价的方法,项目方已经转移了风险,将自己的利益提前锁定,极端者甚至不用等票房的收益就已经开始赚钱。因此,回到前面的话题,国庆档10部电影几乎都在亏,但有人赚有人亏。

比如一部电影成本1亿,落到投资方就不好说了,1.2亿、1.5亿、2亿都有可能,一部电影十几家、几十家投资方,投入的成本几乎都不尽相同,这些接盘侠是最有可能亏损的。对于国庆档来说,如果从投资方的角度来看,可能是真的“团灭”了,因为哪怕电影纸面赚钱了,他也不一定赚到钱。

这里就引出了一个话题,有时候真的不能怪如今行业资金少了、不愿投电影了,都是一步一步被坑怕了。行业里那些码盘子搞溢价的,那些不靠票房赚钱的,他们连自己都不敢赌最后的票房,都没有信心把赌注押到最后,凭什么让投资方来接盘并认可这个逻辑。时间一长,投资自然都外流了。

于这个国庆档来说,菜也是真的菜,品质不行是导致亏损最大的原因,但基于此,要重新梳理行业关于溢价的态度,毕竟连好莱坞大片也从未听说会有溢价。作为制片方来说,尤其对于创作者,真的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剧本、拍摄、制作等,别操心什么金融运作、溢价赚钱的生意了。



温馨提示:微信搜索公众号【深圳之窗】,关注后在对话框内回复【资讯】即可获取深圳的各种资讯内容,包含深圳入户,深圳天气,深圳交通,深圳人文,同时,扫描关注文下企微号,可以了解深圳近期的各种福利活动优惠等信息



版权与免责声明:

感谢您访问我们的网站。请在阅读本免责声明之前注意以下内容:

1.该文章主要收集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2.本网站的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形式的建议或指导。用户应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信息的风险。

3.该文章主要来源于互联网,如发现本网站上的文章涉及侵权问题时,建议您立即联系本网站的站长或管理员进行删除处理。

相关推荐

险资巨头投了上海AI芯片独角兽

Oct 12, 2024

“真还传”的阳谋,又被罗永浩赚到了一波流量

Oct 12, 2024

“人均花3万”,年轻人爱上非洲游

Oct 12, 2024

00后捧红「人类猫条」,半年爆卖14亿,成「高铁零食之王」

Oct 12, 2024

创纪录的出海预付款,与乳腺癌新变局

Oct 12, 2024

2024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报告出炉 互联网行业研发投入领先

Oct 12, 2024

又有股民贷款炒股,转账1小时被通知违规

Oct 12, 2024

百亿富豪汪建国牵手辛巴,孩子王能否破局?

Oct 12, 2024

网红博主“盯上”哀牢山?官方出手紧急 “灭火”

Oct 12,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