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深圳资讯>>城事资讯>>正文

中国游戏,占领东京

从TGS展会开始到国庆假期结束,葡萄君在东京真是待够了。

我的感想只有一个:飞了四五个小时,结果一觉醒来又给我干回国了?

我们可以用一些例子,说明中国游戏在日本市场的影响力有多大:比如涩谷街头大屏幕上播放的《蛋仔派对》广告、新宿街头小店里摆着《重返未来:1999》立牌、电视上播放的《原神》综艺节目、肯德基店里的《原神》联动活动、以及秋叶原的二手店里贩售的中国二游周边。中国游戏,似乎正在全方面地融入日本玩家的生活。

当然,还有这届TGS——一个有趣的小细节,在这届展会中,除了一部分跨国游戏企业外,来自海外不同国家或地区的产品,大多都有专属展区,例如韩国馆、香港馆等等,可中国大陆却几乎没有一个这样的展区。

这并不是TGS故意为难中国厂商,而是国内产品实在太多了。我在TGS发的展览介绍书上粗略数了一下,作为史上最大、人数最多的一届TGS,这届展会一共有来自44个国家的985家展商参加,而来自中国的就有大约120家(包含港澳台),是海外参展商数量最多的国家。

不仅如此,这些产品还够重量级。往往一款国产游戏的展区面积,就已经相当于一些其他国家或地区一整个馆的水平。如果真把来自国内的产品聚在一起,恐怕能包下TGS会场好几个馆,我要是当地观众,大概也得深感不安了。

但即便如此,似乎仍有很多人并不相信中国产品能在日本市场取得成功,在我们之前的文章下,还有人留言表示:日本人会热衷于我们的游戏,我怎么能信呢?

确实,以上种种,只能说明国内产品在市场营销方面足够给力,那么玩家反响到底如何?我这么说吧:每一个参加了这届展会的人,一定会对于腾讯Level Infinite展台和《鸣潮》展台之间的过道印象深刻。停在这两个展台前的玩家实在太多,以至于只是想从中间路过,都要花费好几分钟的时间。

而且并不只是这两个中国展位够热闹,其他的中国游戏展台也同样非常疯狂。这些玩家的反应,才真正让我意识到,中国游戏在国际市场,究竟有着怎样的影响力。

01 中国游戏有多火?试玩要等一整天

咱们简单聊几款产品作为例子。

首先是堵住我的两位「门神」:《鸣潮》和腾讯Level Infinite展台。

《鸣潮》是真的高调。我们还没入场,就已经在场外看到了BOSS「燎照之骑」模型,场内,他们还升起高高的角色秧秧气球,生怕你看不到展台位置。日本的《鸣潮》玩家也够多,不论何时路过展台,都有大量玩家在参与活动。

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对话声优的环节,驻足的人群直接占据了过道的一半——过道另一半则被隔壁腾讯Level Infinite的观众堵死。在那个时间点,Shift Up CEO金亨泰与《NIKKE:胜利女神》制作人刘亨锡也在举办活动,我也「被迫」看了好一段时间。

对面的腾讯Level Infinite这次带来了多款产品,但显然,主菜还是在日韩市场上大放光彩的二游《NIKKE》。

可能有不少人认为,《NIKKE》是一款纯韩国游戏。但腾讯在这款游戏中的参与度可不低:他们不仅承担了游戏的所有发行工作,在研发侧,他们也为游戏提供了大量技术支持。在游戏研发早期,腾讯不仅派人驻场参与枪械、经济循环、关卡、技能策略等设计,甚至帮助开发了游戏的PC版本。

不光是玩家玩的欢,就连金亨泰和刘亨锡也被现场气氛烘得有些太过兴奋了。二人登场时,本就热闹的Level Infinite展台人流量直接超级加倍,刘亨锡还在众多玩家面前展示了一段热舞。

如果说这两个游戏展台的火热,是因为游戏已经上线,所以拥有足够的粉丝规模,那么一些国游新品,则通过试玩队伍证明了自己对于日本玩家的吸引力。

比如带来《明日方舟:终末地》和《泡姆泡姆》的鹰角,工作人员告诉我,在玩家日第一天(9月28日)上午,一整天的试玩券就已经全部被抢完。

再比如我们在前几日专门发稿报道的西山居《解限机》,我在现场数了一下,他们大约带来约40台试玩设备,可即便如此,人最多的时候,想要试玩到《解限机》也需要等待3个半小时。对于这些排队的玩家来说,他们几乎是抱着「今天别的不看了,也要玩到这款游戏」的觉悟在排队。

有两款国产射击新游的试玩人群也同样令人瞩目。在我的刻板印象中,日本玩家可能更习惯于用手柄玩游戏,对于射击游戏不太感冒,但玩家参与试玩的规模还是超过了我的想象。

一个是创梦天地的《卡拉彼丘》。实际上,《卡拉彼丘》是我们来到TGS举办地幕张之后,第一个看到的游戏。他们的巨大宣传广告,直接就贴在海滨幕张电车站的地板上。由于试玩的人太多,《卡拉彼丘》一度暂停了玩家排队,避免造成场馆过于拥堵的情况。

另一款颠覆我刻板印象的射击游戏是《Fate Trigger:The Novita》。我们在此前已有过具体报道,这款游戏由腾讯全资子公司萨罗斯研发,上个月中旬才刚刚首曝。作为一款「二次元吃鸡」,游戏在现场同样吸引了大量想要试玩的群众。大屏幕上播放的PV视频中,每有新角色登场展示形象和技能,都能引来一些观众情不自禁地轻呼。

继续往场馆里面走,我们看到了完美世界拿出了自己刚刚曝光的新品《异环》。

真没想到,距离首曝才过了两个多月,他们就已经端出了能够现场试玩的版本。这款游戏的试玩规模自然不必多说,还有大量日本当地或海外的KOL专门赶来。我在等待试玩的过程中,还陆续有更多KOL被这款游戏吸引,拿着长枪短炮向展台靠近。

我在逛展的过程中,经常会有人从我身边路过,一边看着这些国产游戏的展台,一边用中/日/英语表达自己的惊叹和疑问「这是谁家的游戏,这么厉害?」于是我也忍不住向路过的各国玩家们嘚瑟一下——它来自中国的哪家公司,又有着怎样的故事。

回忆起来也有些幽默:当时我看着他们惊叹的表情,即便我并非游戏的研发人员,也不由得产生一种莫名的自豪感。

02 接下来考验的,是对游戏的爱意

在东京的这几天,有两件事给了我最深的感触。

一个自然是展会和各种闹市区里频繁出现中国游戏身影。无论去年我前往韩国G-STAR,还是今年我们前往德国科隆展与日本TGS,中国游戏的口碑在海外初步成型,已经是显而易见的事实。

出海是这几年的主旋律,但在中国市场已经变成怪物房的当下,它可能还需要被更认真地对待。出海这条道路已经被前人们越踩越宽,对于未来的中国游戏,无论或大或小,从立项初期就更多地用国际化视野去思考,可能才会给产品带来更多机遇。

这两年,中国市场走出一个爆款似乎越来越难了,即使有重磅新游上市,似乎也不再像以前那样,可以轻易冲进畅销榜前十前五。

对于习惯了跨越式进步的我们来讲,可能会有人认为是国内近两年产品不够好。但当你站在TGS展馆里,横向去看世界各国的产品时,中国游戏的进步速度依然是最快的。浮夸点说,当中国游戏与那些最顶级的日厂欧美厂放在一起时,你会发现那些海外产品也「不过如此」。

另一件事,则关于游戏产业的未来。

这届TGS在展位布置上,有一点值得留意:当人流涌进会场时,映入眼帘的第一批展位,既不是日本本土的知名大厂,也不是国产游戏这些海外新锐,而是几十所院校。

这当中有日本的游戏专科学校,也有一些大学的游戏专业。这些展台上,展示着各种各样的学生作品。它们或许稚嫩,但都有模有样,学生们也非常主动地邀请全世界的业内人士和玩家尝试他们的游戏。

今年,TGS的口号大意是「游戏,敢为天下先」。可往往做出先于天下的事情的,也就是一些愣头青。中国游戏之所以这般高歌猛进,也与产业的年轻气质息息相关。去年我们在韩国与当地大厂制作人交流时,他们就表示,非常钦佩中国游戏公司这种「不服就干」的精神。

但当跑马圈地的市场阶段结束,一飞冲天不再现实之后,中国游戏行业没有了巨大利益的诱惑,能否再冒出更多「敢为天下先」的愣头青?

在我们之前成熟的日本游戏产业,似乎已经告诉了我们答案:纵使游戏行业不再那么赚钱、纵使行业的平均年龄在增长,但只要仍然有年轻人热爱游戏,这个行业的创造力就不会枯竭。或许接下来要考验的,就是中国下一代游戏人,对于游戏的爱意。



温馨提示:微信搜索公众号【深圳之窗】,关注后在对话框内回复【资讯】即可获取深圳的各种资讯内容,包含深圳入户,深圳天气,深圳交通,深圳人文,同时,扫描关注文下企微号,可以了解深圳近期的各种福利活动优惠等信息



版权与免责声明:

感谢您访问我们的网站。请在阅读本免责声明之前注意以下内容:

1.该文章主要收集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2.本网站的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形式的建议或指导。用户应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信息的风险。

3.该文章主要来源于互联网,如发现本网站上的文章涉及侵权问题时,建议您立即联系本网站的站长或管理员进行删除处理。

相关推荐

游戏+文旅彻底出圈,下一步该怎么走?

Oct 13, 2024

“宁王”急了

Oct 13, 2024

2024年9月亚洲(中国)酒店业发展报告

Oct 13, 2024

赛力斯“归零计划”遭热传,暴露企业转型压力

Oct 13, 2024

又有一揽子增量政策拯救房地产

Oct 13, 2024

人民币资产“爆发”的时间与空间

Oct 13, 2024

这个国庆假期,“酒店刺客”都被教做人了

Oct 13, 2024

从张大奕到郑百万,头部女装商家为何纷纷告别双十一?

Oct 13, 2024

二级市场开冲,一级市场什么时候能跟上?

Oct 13,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