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赤字率拟按3.6%以上安排,财政赤字规模比去年增加1万亿元,同时发行1万亿元抗疫特别国债。这是特殊时期的特殊举措。
上述2万亿元全部转给地方,建立特殊转移支付机制,资金直达市县基层、直接惠企利民。
2020国家1万亿元特别国债详情
什么是特别国债?
顾名思义,抗疫特别国债不是一般国债,而是为了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由中央财政统一发行的特殊国债,是不计入财政赤字的。
这是特殊时期的特殊举措。抗疫特别国债主要用于地方公共卫生等基础设施建设和抗疫相关支出。
特别国债是服务于特定政策、支持特定项目需要,具有用途特定、规模大、期限长、政策灵活等优势。
为什么要发行?
通俗来说,财政收入下降,但支出变多,所以需要发行特别国债,弥补资金缺口。
财政部的数据显示,受疫情冲击、减税降费等因素影响,今年1-4月财政收入同比大幅下降14.5%。财政部部长刘昆预计,今年地方财政减收增支8000亿到9000亿元。
目前,企业经营仍在恢复中,各地税收大幅度下滑,同时抗疫、救助企业和贫困家庭、发放消费券等大量的刚性支出增加,财政存在较大收支缺口,发行特别国债是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风险挑战的必然选择。
1万亿元怎么花?
这笔钱很重要。它要用来保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包括支持减税降费、减租降息、扩大消费和投资等。
而且,这笔钱的用法也有特别的要求。按照政府工作报告,建立特殊转移支付机制,资金直达市县基层、直接惠企利民。
也就是说,这1万亿元坐“直通车”全部转给地方,中央一点不留,省里也只做“过路财神”,企业和老百姓收到实实在在的“真金白银”。
具体怎么发行?
根据《关于2019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20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抗疫特别国债发行规模为10000亿元,发行期限以10年期为主,与中央国债统筹发行。抗疫特别国债利息由中央财政全额负担,本金由中央财政偿还3000亿元,地方财政偿还7000亿元。
目前,具体的发行方式尚未明确,但是可以参考前两次特别国债的发行方式。
第一次是在1998年,中国发行了2700亿元的特别国债,面向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定向发行,所筹资金全部用于补充四家银行的资本金。
第二次是在2007年,中国发行了1.55万亿元的特别国债,旨在给成立国家外汇投资公司筹措资本金,采用的是定向发行和公开发行相结合,其中0.2万亿元向社会公众发行。
相关内容
微信搜索或扫描文末二维码,关注【深圳之窗】微信公众号,回复关键词【肺炎】,获取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最新消息。回复关键词【口罩】,获取深圳口罩预约购买入口及最新消息
深圳之窗 微信公众号一大波便民功能上线啦!扫面下方二维码,关注后在微信对话框中回复“ 摇号 ” 即可实时获取申请最新结果;回复“ 电费 ” 即可在线查询用电信息以及缴费!
分享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