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深圳资讯>>城事资讯>>正文

西南顶级985,排队宣布融资

10月12日,重庆大学迎来了属于自己的95岁生日。

1929年10月12日,重庆大学首期预科两个班级在菜园坝杨家花园举行开学仪式,宣告重庆大学成立。当日发布的《重庆大学宣言》字字珠玑,笔笔难书——“人类之文野,国家之理乱,悉以人才为其主要之因。必人才日出,然后事业日新,然后生机永畅。世界所以进化无疆,国家所以长存不敝,胥赖于此。”

穿越95年峥嵘岁月,重庆大学一直秉持“研究学术、造就人才、佑启乡邦、振导社会”的办学宗旨,勇担“国家队”使命,将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地方发展放在学校工作的重要位置。自建校起近百年间,“复兴民族,誓作前锋”的重大精神,影响了一代代重大学子,为祖国繁荣昌盛和人类社会进步作出了卓越贡献。

放眼望去今日之中国商界,重大校友的身影谈不上常见。诸多“校友富豪榜”中,也难以寻觅到重庆大学的踪迹,但如今,这种观点有被打破的迹象——一级市场近年来活跃着一群“誓作前锋”的重大人。

最引人关注的一幕发生在今年毕业季。

今年6月,重庆大学卓越工程师学院2024届毕业典礼如约而至,关注点在于,学院首届明月科创实验班(以下简称“明月班”)的本科毕业生——首届明月班毕业生共28人,有5个团队获得50万元探索期投资。其中“无界启航”团队研发的盲文阅读器和“起源未来”团队研发的智能制冰机分别获得300万元天使轮投资,“无界启航”团队的公司估值更是达到3000万元。

眼下,站在世界百年大变局的新起点上,高质量创新创业教育也正成为高等教育的一项重要使命。而伴随着硬科技之风吹遍祖国大地,以工科见长的重庆大学培育出的一批批掌握着关键技术的重大学子,也正通过自己的方式发光发热。

未来,创投圈将有越来越多重大人,汇聚成一股强大的“重大”力量。

重大孵化的两个3000万创业项目

先从两个3000万创业项目说起,“盲文阅读器”和“智能制冰机”。

显而易见,这是两个截然不同的赛道,但却有着如出一辙的发展轨迹。两个创业项目的创始人都是00后,且都是重庆大学“明月班”首届毕业生,都获得百万元天使轮投资,公司现估值都达3000万元。

先从最早开始投身创业的“起源未来”团队说起。

2022年7月,正值大二升大三那年暑假,“明月班”的刘震宇和王梓昂决定创业。但彼时,决心投入创业大军的两人还没有一套完整的商业计划,甚至两人在那个暑假一直是“线上”联系,因为那个暑假王梓昂留在重庆,而刘震宇则在宁波实习。好在互联网打破的时空界限,白天忙着实习工作的两人每天晚上就在电话里商量创业的各种点子。

暂时没有头绪的两人,在电话里频繁进行着“头脑风暴”,想法就是“把市面上已有的产品去赋予一些智能化的功能”。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接连打了十多天电话,记录了200多个想法后,两人才逐渐将方向聚焦到“制冰机”上。

“如何制作出晶莹剔透的冰块”,带着这个问题,刘震宇和王梓昂两人回到学校后便着手研发智能制冰机,想着尽快把问题解决。在大三那一年寒假,两人也全身心地投入到研发当中,一直打磨产品定义和用户研究。

2022年12月,在“智能制冰机”项目进行的同时期,“明月班”的郦铖和三位同学启动了“盲文阅读器”的研究计划。

尽管在2022年底才开始筹备项目,但做“盲文阅读器”的想法,在郦铖还是大一学生时便在心中埋下了种子。

2021年8月,大一学生郦铖在暑假期间的科创训练营中,认识了重庆盲人合唱团的盲人朋友。一次,郦铖受邀到一对盲人夫妇家中做客,进屋后便被他们家中满满一书架的盲文书籍所震撼。但细问了解后,郦铖惊讶地发现,眼前书籍只是一本普通书的内容,但转换成盲文后,体积和成本都大大增加了。

也是此刻,郦铖意识到,盲人阅读的成本是常人的几十倍,而且很多他们想看的书根本没有盲文版本。这次经历深深触动了郦铖,他开始思考如何让盲人能够像普通人一样方便地阅读。与此同时,尽管盲人也可以通过听书来获取信息,但听书的体验与阅读文字的感受是完全不同的。

基于种种原因,郦铖想要创造一种“盲文kindle”,让盲人能够自由地阅读他们想看的任何书籍。时间转瞬来到了2022年12月,“盲文阅读器”项目正式启动。

进入到2023年,对于两个确定的创业项目而言,“资金”是首当其冲的问题。

郦铖先是将自己的想法和计划上报给学院,并得到了学院的支持,在学院立项委员会审批通过后,他们拿到了第一笔5万元的启动资金。

除了学院支持外,由重庆两江新区和香港科技大学李泽湘教授发起成立“明月湖国际智能产业科创基地”也为两个项目的孵化提供了许多帮助。

刘震宇和王梓昂团队的“起源未来”是在2023年,开始正式接触到明月湖国际智能产业科创基地,并围绕制冰机做了一轮为期两个月的大规模用户研究,渐渐从用户需求出发梳理产品的发展方向,并在明月湖立项;近乎同期,郦铖创办的“无界启航”也成功拿到了明月湖国际智能产业科创基地的50万元孵化经费,并把办公室搬到了明月湖。

如今,两个项目的估值更是齐齐迈向3000万元。

放眼创投圈,百万天使轮融资和千万估值或许不值得一提。但对于两位00后创业者而言,这代表的是创投行业一股新起的新生力量。

透过他们,还能看到一群“重大人”陆续走来,正在为创投行业注入更多活力。

“创投教父”李泽湘在重大抢人才

上述提及的“明月湖国际智能产业科创基地”,来头不小。

官网记载,明月湖国际智能产业科创基地,由重庆两江新区和香港科技大学李泽湘教授发起成立,专注于硬科技企业“0-1”的孵化、培育与投资,由重庆明月湖智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负责市场化运营。

作为李泽湘教授XbotPark科创生态体系在中国西部地区的唯一布局,基地围绕重庆优势及重点产业,依托重庆及两江协同创新区优质资源,开展创新型人才培育和创业项目孵化,帮助年轻的创新创业人才快速成长,早日创立发展潜力大、市场竞争力强、改变人们生活的科技型公司。

基地发起人“李泽湘”的大名,在创投圈可谓家喻户晓。

香港科技大学电子与计算机工程学系教授李泽湘,过去主要从事机器人、运动控制和制造科学等领域的研究。近年来,他不断投资创新人才创办的高科技企业,联合发起打造松山湖国际机器人产业基地,先后与学生创办大疆创新、李群自动化、逸动科技等知名企业。从这片基地里,更跑出了云鲸智能、正浩创新等一批独角兽公司。

业内称之为“大疆教父”,还有人称之为“硬科技创业教父”,李泽湘于创投圈的影响力不言而喻。

在粤港澳数战成名的李泽湘,于2020年带着整套方法论来到重庆。如其所言,“科创基地的使命是通过科创训练营和新工科教育,把协同创新区各大学和科研院所的年轻人培养成优秀的创业者和产品经理,再通过整合和融合协同创新区周边的供应链资源、本地的市场资源资本以及协同创新区良好的配套和生态资源,帮助年轻的科技创业者快速成长,早日成为改变世界的科技公司。”

同年,依托重庆大学、重庆两江新区、明月湖国际智能产业科创基地三方共同构建的科创生态体系而设立的“明月科创实验班”,揭牌仪式举行。

据悉,“明月班”是重庆大学新工科建设的“实验田”,也是国内率先突破以专业为背景的人才培养模式,打破传统学科分类界限、实施以项目为驱动的教学范式改革的新工科教育试点。旨在促进学生跨界思考以产生新的知识和创意,并能够在学习、思考和实践中突破现有学科领域边界,形成设计思维、工程思维和系统思维等创新核心能力,成为适应“新经济、新业态、新产业、新技术”的未来产业创新领军人才。

“明月班”走出的“无界启航”和“起源未来”,获得明月湖国际智能产业科创基地扶持,是双方双向奔赴的最好验证。

而几年前踏足重庆的李泽湘,近年来也投了不少“重大校友”项目。

最新一幕发生在今年8月。

8月15日,机器人公司恒之未来官宣完成一轮千万级天使+融资,“此次融资由李泽湘教授的XbotPark机器人基地旗下基金清水湾二期基金领投,香港X科技基金(HKX基金)、高秉强教授及Brizan Ventures Ⅱ L.P.、未来科技基金、甘洁教授旗下知行一号基金、华业天成跟投,将为公司的产品研发、市场拓展、加强团队建设及支持日常运营提供强大动力。”

值得一提,恒之未来的创始人宋佩恒同样毕业于重庆大学,在2021年年底还参加了明月湖国际智能产业科创基地举办的2022冬季科创训练营,并入驻基地开展创业探索。

作为一所以工见长的高校,重庆大学在过去多年中异常低调,而如今,伴随着新能源及储能科学与工程、智能无人系统科学与技术等新兴交叉学科专业和量子材料与器件、跨尺度多孔材料、先进电能源化学等前沿交叉学科逐渐成为资本追逐的风口,重庆大学也逐渐向舞台中心靠近。

重大身后站着“创投新高地”重庆

人文与科学相济而衍重大,嘉陵与长江相汇而生重庆。

和“重大系”在创投圈地位一样,早些年,重庆的创新创业氛围历来不显。特别在互联网才是资本宠儿的早年前,创投圈的目光鲜少注意到重庆,但近年来,弯道超车的硬科技赛道吸引了VC/PE的视野,有着百年制造业沉淀的重庆也正从昔日“创投洼地”成长为“新高地”。

重庆深谙“创投兴则产业兴,基金强则产业强”之道。

早在2004年,重庆市国资委就成立了“重庆渝富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后者既是目前重庆市最大的国资投资平台,也是全国首家地方国有独资综合性资产经营管理公司。2009年5月,渝富控股集团旗下的渝富资产管理公司与亿泰证券,合资组建了重庆亿泰股权投资基金管理公司。而后者则是当时重庆,乃至整个西部地区第一家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管理金额达50亿元人民币。

最近几年,重庆的出手更是频频吸人眼球。

2020年10月,重庆产业引导基金、重庆天使引导基金、重庆渝富控股集团、重庆高新区就分别与IDG资本、松禾资本、领航新界、招商国际、京东方集团等机构和企业签署15份合作协议,签约金额高达675.55亿元。一时间,创投圈掀起了组团去重庆的小潮流。

2022年1月,由重庆市财政局、市科学技术局、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共同出台《重庆市科技创新股权投资引导基金管理办法》,成立科技创新股权投资引导基金。截至目前,该基金已累计参与出资70余支子基金、总规模超过600亿元。主要投向重庆扶持和鼓励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如人工智能、大数据、智能制造、生物医药、新材料、节能环保等。

随后,《2022年重庆市产业投资基金申报指南》紧接出炉,重庆开始面向社会招募优秀GP。据悉,该基金总规模400亿元,首批认缴出资额为280亿元。子基金主要投向新能源汽车和智能汽车领域或主投专精特新企业,主投领域的投资总额不低于子基金规模的70%。

2023年,重庆开始构建“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以集群化、全链条思路推进产业培育,持续“外引内育”,完善产业生态。

在成渝地区产业转型升级这条路上,重大与重庆历来是相辅相成的。

针对重庆发展壮大“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重庆大学聚焦“先进制造”“智慧能源”“低碳技术”“先进材料”“电子器件”“人工智能”等现代制造业重点领域,与重庆高新区、沙坪坝区共同打造环重庆大学创新生态圈,与重庆高新区共建产业技术研究院,与重庆两江新区联合共建重庆新型储能材料与装备研究院等,推动科技创新赋能企业提质增效,打造支撑重庆现代制造业发展的创新高地。

针对重庆打造万亿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重大构建“1+1+5”产教融合平台,与长安汽车、赛力斯集团、西部智联、中国汽研和 Csoft共建联合研究中心,围绕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先进制造、汽车碳中和等领域联合攻关,共同培养卓越工程师。

针对重庆数智科技产业发展,与华为公司深化全面战略合作,成立 OpenHarmony 技术俱乐部,深度推进开源理念传播、开源人才培养以及技术难题攻克;与百度公司成立智能云联合创新中心,聚焦自动驾驶、大模型应用、信息安全等前沿关键领域开展深度合作,推动以数字化赋能区域产业转型升级。

如其所言,“重庆大学充分发挥高水平研究型综合性大学优势,深度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在西部(重庆)科学城打造引领和支撑重庆及西部地区发展的创新高地。”

无论是创投圈的“重大”,还是“重庆”,都备受期待。



温馨提示:微信搜索公众号【深圳之窗】,关注后在对话框内回复【资讯】即可获取深圳的各种资讯内容,包含深圳入户,深圳天气,深圳交通,深圳人文,同时,扫描关注文下企微号,可以了解深圳近期的各种福利活动优惠等信息



版权与免责声明:

感谢您访问我们的网站。请在阅读本免责声明之前注意以下内容:

1.该文章主要收集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2.本网站的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形式的建议或指导。用户应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信息的风险。

3.该文章主要来源于互联网,如发现本网站上的文章涉及侵权问题时,建议您立即联系本网站的站长或管理员进行删除处理。

相关推荐

21亿收官,2024年国庆档没有抱怨市场的资格

Oct 12, 2024

国庆档只有一部回本?

Oct 12, 2024

险资巨头投了上海AI芯片独角兽

Oct 12, 2024

“真还传”的阳谋,又被罗永浩赚到了一波流量

Oct 12, 2024

“人均花3万”,年轻人爱上非洲游

Oct 12, 2024

00后捧红「人类猫条」,半年爆卖14亿,成「高铁零食之王」

Oct 12, 2024

创纪录的出海预付款,与乳腺癌新变局

Oct 12, 2024

2024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报告出炉 互联网行业研发投入领先

Oct 12, 2024

又有股民贷款炒股,转账1小时被通知违规

Oct 12,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