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类”不仅是现代社会一种文明的生活方式,也是城市文明程度的标志之一。盐田区自2012年正式启动垃圾减量分类试点改革以来,构建了“源头分类、专车专运、分类处理和智能监管”的垃圾减量分类处理完整链条,形成了“四个全覆盖”的生活垃圾分类管理体系,在探索和实践中形成了一套可推广复制、可持续发展的生活垃圾分类“盐田模式”。
2019年底,盐田区所有住宅小区(城中村)完成“撤桶并桶”,全面推行“集中分类投放+定时定点督导”的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模式,至此,盐田区在全市率先实现生活垃圾集中分类投放全区域覆盖,率先实现了住宅小区(城中村)厨余垃圾分类收集全覆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创新举措,有效调动了辖区居民参与垃圾分类的积极性,强化了居民主动参与垃圾分类的意识,使得居民生活垃圾分类整体参与率、生活垃圾分类减量率得到明显提升,在全区范围内形成了一种“全民参与引领垃圾分类”的文明新风尚。
建立完整智能管理体系
近年来,盐田区重点构建生活垃圾分类系统,通过完善分类设施设备、分类分流体系、处理基地及监管网络,探索建立了“前端分类投放全覆盖、中端分类收运全覆盖、末端分类处理全覆盖、全程智能监管全覆盖”的管理体系。
前端科学有效的分类是开展垃圾分类的基础和前提。盐田区先后投入618台智能分类收集设备,在辖区内所有的物业小区(含城中村)推行生活垃圾“集中分类投放+定时定点督导”的模式,从源头发力,让垃圾各进各“家”。为有效避免“先分后混”而造成的“二次污染”,盐田区进一步规范中端分类收运流程,针对餐厨、大件、园林绿化、有毒有害等不同类型的垃圾,按照类别实行专项专车回收,实现了对各类生活垃圾的有序分流回收。在末端分类处理方面,盐田区还建成并运营了循环利用示范基地,将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统一集中进行,包括餐厨垃圾油水分离、废旧家具拆解、绿化垃圾粉碎、低价可回收物分拣、有毒有害垃圾暂存等。与此同时,盐田区还建成了覆盖前、中、后端的智能化物联网监管系统,构建了全链条、无死角、全覆盖的智能监管网络平台,确保垃圾分类系统推进。
据了解,为提高垃圾分类的效率和质量,盐田区把分类收集、收运、处理等工作统一打包,聘请专业公司进行一体化运营,打通日常各运转环节,使分类系统各环节协同一致、无缝连接,实现了分类系统的高效运转,推动了垃圾分类管理逐步规范化。
开展系列宣教活动营造良好氛围
让垃圾分类理念深入人心,广泛的宣传也必不可少。在盐田各小区内的宣传栏,可以看到关于垃圾分类的政策解读、分类标准等内容。同时为了提高居民对“垃圾分类”的知晓率,智能分类收集设备上均粘贴有应投放的垃圾种类和操作流程,居民在使用过程中,只需根据流程操作,就能够快速分类投放垃圾。
此外,盐田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各成员单位充分利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站、所)平台,广泛开展“蒲公英计划”和“资源回收日”等系列宣教活动,加大对垃圾分类意识的培养,营造了浓厚的宣传舆论氛围。
培养民众养成垃圾分类好习惯
“厨余垃圾放在这个箱,垃圾袋放在隔壁的垃圾箱就行了,谢谢你参与垃圾分类。”在盐田区暗径新村的垃圾分类点,文明微友陈雪梅正引导居民正确投放垃圾。陈雪梅2018年3月加入文明微友以来,一直积极参与垃圾分类活动,她表示,在参与引导居民垃圾分类过程中,能明显感受到居民开始主动参与到践行垃圾分类的行动中。
培养民众生活垃圾分类习惯,吸引民众参与生活垃圾分类,也是关系生活垃圾分类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据了解,盐田区以1∶1的比例聘用督导员、5∶1的比例配备指导员,每天于早晚居民垃圾投放“高峰时段”进行督导,培养民众生活垃圾分类良好习惯。在盐田,像陈雪梅这样的微友还有很多,他们身着红马甲,每天定时出现在负责的垃圾分类定点处,引导居民正确参与生活垃圾分类。
据悉,早在2018年4月,盐田各小区开始推广垃圾定点分类投放,将原本设立在楼宇中的楼层垃圾桶拆走,增添了安置在小区内的智能垃圾分类机,并联合“督导员”“指导员”推出“碳币”等一系列生态文明计划,激发全民动能,共建绿色家园。“我们除了在资源回收站设备旁边引导居民投放之外,平时还会开展蒲公英计划和周六资源回收等系列宣传活动,同时还会对积极参与垃圾分类的居民赠送碳币和小礼品,从而提高居民参与垃圾分类的积极性。”督导员王青香说。
除此之外,盐田区构建的生态文明“碳币”体系也是盐田推进垃圾分类工作的一大创新之举。据了解,盐田区每年投入专项资金,对参与分类的民众赠送“碳币”和小礼物,引导居民自觉参与、源头分类、家庭分拣、精确投放,养成垃圾分类良好习惯,激发居民参与生活垃圾分类的积极性。
搜索或扫描文末二维码,关注【深圳之窗】微信公众号,了解深圳最新生活资讯,回复【福利】,更有深窗粉丝福利领取
深圳之窗 微信公众号一大波便民功能上线啦!扫面下方二维码,关注后在微信对话框中回复“ 摇号 ” 即可实时获取申请最新结果;回复“ 电费 ” 即可在线查询用电信息以及缴费!